植樹節關于主題班會的方案
班會活動目標:
重溫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增強環保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創建花香教室活動。
班會活動過程:
一、了解植樹節。投影圖片或視頻片段。
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州長親自規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16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中國的植樹節定于3月12日正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1981年夏天,四川、陜西等地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二、欣賞植樹節節徽。
1.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三、小品表演:
(1)植樹忙
(2)植樹進行曲。
四、暢想(科學幻想)未來綠化家庭、校園、城市什么樣?
五、詩歌朗誦
《春天,我們栽下一棵樹》
六、給世界添一份春意
初中部開展“做雷鋒傳人”月活動,其中有一項創建“花香教室”活動,初一2、3等班早已行動,一盆盆花卉給班級增添了無限生機,使同學們終日沉浸在花香、書香之中。根據規定,如果在養花(植樹)的基礎上能舉辦花卉詩文演講比賽的班級可以榮膺這項殊榮。我們班怎樣爭取也能獲得這一稱號?
養花措施:
詩文演講比賽安排:
演講活動記錄和材料須報送學工處。
七、欣賞歌曲
《我們的田野》
八、班主任寄語
通過今天的聯動班會,我們增強了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希望大家積極投身創建花香教室活動,以實際行動給民興、給世界增添融融春意!
植樹節關于主題班會的方案篇2
活動目標:1、了解綠樹植樹對環境和生活的作用。2、知道3月12是植樹節,并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
活動準備:
請幼兒收集有關樹的資料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老師:我們呼吸的是什么呀,對是空氣,你們知道空氣是從那里來的嗎?對是從大樹上散發出來的,所以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樹木,春天的時候也要植樹。有一個專門植樹的日子,你們知道是那天嗎?
老師小結:因為現在是春天,春天適合植樹,所以大家把3月12日,
指定為植樹節。
2、欣賞兒歌《留住小鳥》。
大樹不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還是小動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
能留住小動物呢?小貓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鳥?為什么沒有留住小鳥?小兔
子用什么樣的方法留住了小鳥?為什么留住了小鳥呢?小鳥為什么喜歡樹
呢?
二、老師分享和談論有關植樹節的資料。
1、老師給幼兒介紹有關植樹節的來歷、日期,并請幼兒討論一同說一說有關樹的作用。(豐富幼兒的知識,了解植樹節的來歷以及意義。)
2、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討論有關于保護樹木的方法。
三、老師讓幼兒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老師請一組幼兒討論的保護樹木的方法,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老師請另一組的幼兒進行設計有關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四、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了解種植花草的步驟。
1、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種花的正確步驟是什么嗎?
2、老師請幼兒思考后回答。
3、老師小結:我們種花的時候,我們要先把土放進花盤里,挖一個洞,然后再把種子撒下去,再用土蓋起來,最后給種子澆點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給種子澆水,吸收陽光和水分,這樣就可以促進種子的生長,讓它可以更快的發芽等。
4、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也要養成愛護花草樹木。
植樹節關于主題班會的方案篇3
活動目標
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境的作用。
在活動中激發幼兒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請幼兒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視頻短片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請幼兒觀看風沙的危害及林木資源缺乏的新聞片斷。
2.教師引導幼兒一起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
二、我知道的樹木
1.分組討論:你喜歡樹嗎?為什么喜歡樹?喜歡什么樹?
幼兒可以用搜集到的樹木圖片資料介紹自己喜歡的樹木。
運用多媒體課件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們認識了解常見樹木的名稱及種類,進一步激發幼兒了解樹木的欲望。
三、我喜歡樹木
1.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樹的作用及好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降噪、防止火災……)
2.教師介紹植樹節的由來及意義,認識植樹節節徽。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四、我保護樹木
請幼兒把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創造性的設計宣傳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報等。
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觀察春天的樹木或參與到種植樹木的活動中,感受植樹的樂趣。
植樹節關于主題班會的方案篇4
◆主題目標
(1)從小樹立“愛綠護綠從我做起”的環保意識。
(2)提升與不同年齡幼兒交往的體驗,增強理解他人、善于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3)了解植樹節的來歷,體驗種植的快樂。
◆主題墻面環境
利用主墻面創設“種植墻”的主題背景墻飾。
互動墻面環境(低矮墻面環境)
(1)“這些你都認識嗎”:粘貼不同植物的圖片,鼓勵幼兒觀察、認識和了解植物。
(2)“我的小花園”:展示幼兒創作的關于植物的美術作品。
◆相關區域融合
建構區:鼓勵幼兒與同伴共同搭建“我的植物園”。
圖書區:投放幼兒和爸爸媽媽制作的植物繪本。
植樹節關于主題班會的方案篇5
活動目的:
結合學校“創新素質實踐行”的活動,教育學生愛護花草樹木和動物,培養學生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形式:
舞蹈、小品、表演唱、朗誦、討論
準備過程:
各種頭飾、繪畫作品
活動過程:
一、班會開始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喜歡綠色嗎?為什么?你們知道我們的周圍有什么是綠色的嗎?
今天我從綠色王國請來了幾位好朋友來參加我們班的主題班會,你們歡迎嗎?
小草:我是綠色的小草,我為大地媽媽披上了綠衣裝,使我們的地球更加美麗。
小樹:我是綠色的小樹,我給人們帶來新鮮的氧氣,防風沙防洪水都有我的一份功勞。
小青蛙:我是綠色的小青蛙,農民的莊稼離不開我,我和我的動物伙伴也離不開你們的愛護。
主持人:今天我還從森林電視臺請來一名大名鼎鼎的小記者。
小記者:大家好!今天我會在主題班會上對你們進行采訪。
二、小草篇
小草:今天我的小伙伴們要給大家說說心里話。
主持人:好!我們一起聽聽他們說些什么。
(詩朗誦《小小草》)
小記者:聽了小草的心里話,你又想對小草說些什么?
(采訪同學)
主持人:小草是我們綠色家園的一員,大家可要記住,路邊的小草是我們的好朋友,千萬別去踩壞它喲!
三、小樹篇
主持人:咦,這幾棵小樹怎么愁眉苦臉的?
小樹:有幾個小朋友不懂得愛護他們,讓他們受到了傷害,我們去看看。
(小品《受傷的小樹》)
小記者:你們認為這幾個小朋友能做的對嗎?為什么?
(采訪同學)
小樹: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小朋友能愛護我們了,給我們澆水,為我們松土,不摘我們的枝葉,不在我們的身上亂刻亂畫,我真高興啊!為了感謝你們,我的松樹伙伴帶來了一個精彩的節目,請大家欣賞。
(舞蹈《小松樹》)
四、青蛙篇
(傳來青蛙的哭聲)
主持人:是什么聲音?我們快去看看。
(小品《快幫我們講講話》)
小青蛙:今天我還帶來了幾位我們的動物朋友,同學們你們認識嗎?
(金絲猴、大熊貓、梅花鹿、小企鵝自我介紹)
小青蛙:誰愿意保護我們,做我們的好朋友?
(表演唱《找朋友》)
五、家園篇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讓這些綠色王國的朋友留在這里呀?那我們就要從今天開始做起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小動物把我們的地球變成綠色的家園,能做到嗎?
(展示綠色家園的繪畫作品)
主持人:請班主任老師講話。
班主任講話
主持人:讓我們和綠色王國的朋友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
(合唱《找朋友》)
主持人、小草、小樹、小青蛙、:一(1)班”綠色家園“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植樹節關于主題班會的方案篇6
班會活動目標:
重溫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增強環保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創建花香教室活動。
班會活動過程:
一、了解植樹節。 投影圖片或視頻片段。
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 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州長親自規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20_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中國的植樹節定于3月12日正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1981年夏天,四川、陜西等地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1981 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 “全民義務植樹”。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二、欣賞植樹節節徽。
1. 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 “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 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三、小品表演:(1)植樹忙(2)植樹進行曲。
四、暢想(科學幻想) 未來綠化家庭、校園、城市什么樣?
幻想1
幻想2
幻想3
五、詩朗誦《春天,我們栽下一棵樹》
六、給世界添一份春意
初中部開展“做雷鋒傳人”月活動,其中有一項創建“花香教室”活動,初一2、3等班早已行動,一盆盆花卉給班級增添了無限生機,使同學們終日沉浸在花香、書香之中。根據規定,如果在養花(植樹)的基礎上能舉辦花卉詩文演講比賽的班級可以榮膺這項殊榮。我們班怎樣爭取也能獲得這一稱號?
養花措施:
詩文演講比賽安排:
演講活動記錄和材料須報送學工處。
七、每周紅歌欣賞歌曲《我們的田野》。
八、班主任寄語:通過今天的聯動班會,我們增強了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希望大家積極投身創建花香教室活動,以實際行動給民興、給世界增添融融春意!
本次班會會徽:
植樹節關于主題班會的方案篇7
一、活動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日益關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境啟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并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為他們長大以后成為具有牢固的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
隨著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為自己的行動,并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
于是我們在植樹節這天,為美化、凈化環境,組織幼兒給樹木澆水,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二、活動目標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
2、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養成保護植物就是保護環境的意識。
3、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耐心、愛心,體驗同伴間相互勞動的喜悅。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以及霧霾天氣的圖片。
2、大水桶一個(裝滿水),幼兒人手一個水壺。
四、活動過程
1、談話。
(1)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節嗎?(植樹節)。
教師用簡單明了的話語向幼兒介紹植樹節的由來。
(2)你知道樹木有什么作用嗎?(幼兒互相討論)。
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風沙的危害”以及霧霾天氣的圖片,讓幼兒知道我們居住的環境污染特別嚴重,對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危害。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教師小結:樹木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調節氣溫、防風遮雨;另外,樹木還可以制成各種家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樹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2、教師與幼兒一起為小樹澆水。
(1)教師提出要求:
①按順序給路邊的小樹澆水并注意不碰斷小樹苗、不踩壞小花朵。
②水壺里的水不要裝太多,以免水灑出來弄濕衣服、鞋子。
③取水時不要擁擠,要按照順序排好隊。
④給樹木澆水只要澆滿就行,不能溢出水。
(2)教師示范給小樹澆水。
(3)幼兒動手給小樹澆水,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
3、教師對幼兒的勞動給予肯定并進行評價。
植樹節關于主題班會的方案篇8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知道植樹節的時間
2.增強學生“愛我學校,美我校園”的意識,讓學生明確校園環保的重要性,讓他們自覺行動起來共創綠色校園,為學校的環境問題出謀獻策,培養主人翁意識。
3.幫助學生認識樹木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培養他們從小學會愛護植物,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詩朗誦《我們住在同一個星球》、《希望》。
2.關于植樹造林的諺語
三、活動過程:
1.教師講解植樹節的來歷,宣布活動開始。
2.請幾位同學談談對校園環境的評價。
3.說說學校在綠化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4.小組討論一下,校園存在著哪些破壞環境的不文明行為以及面對這些不良行為,我們應該怎么做,怎樣保護樹木?
5.詩朗誦《我們住在同一個星球》,說說你的感想。
6.宣讀有關人人們征服地球、利用地球、破壞地球的有關資料。
7.說說森林的好處。為此,我們必須植樹造林,“種下明天的綠色”。
全體學生詩朗誦《希望》。
8.讀讀收集的有關植樹的諺語。
9.動手畫畫自己心中的小樹,給自己的小樹起名字。
鼓勵進行植樹活動(回家與家長一起植樹)。
10.班主任做總結
11.齊唱《春天在哪里》,結束這次主題班會。
四、總結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擴大這個植樹活動的參與度和讓同學們也為環保為綠化出一份力,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我們的環境保護活動中來,從而加大環保綠化的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