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寫方案網 > 學生范文 > 讀書筆記 >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

時間: 新華 讀書筆記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篇1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必須要好好地教育孩子,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不能讓他以后過不好的生活;我要讓他出人頭地。好像只要我們努力了,孩子就能過上想象中的幸福生活。

實際上,兒童是依據內在的理性獨自發展的,這種理性的過程是自然的,而不是大人強硬的灌輸進去的,所以,兒童應當自我去親身體驗,將經驗肉體化,才能構成屬于他自我的概念。

蒙臺梭利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拿著玩具火車玩,他不讓火車在軌道上走,火車必然要在軌道上走,這是成人的規則,而孩子用這個火車在進行其他玩法的時候,爸爸就會說:“兒子,這是不對的,這個東西應當在火車軌道上走。”爸爸給兒子示范怎樣走。他的孩子不想這么做,但爸爸認為應當這樣做,他就不斷地干涉孩子。

我們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做?我們帶回家的玩具,孩子并不按常規的方法來玩,而是用你想不到的方式去玩。

我給陽陽買的玩具汽車,剛拿回家,教他放在地上跑,可是他卻拿起來用手轉動汽車的輪子,專心致志地看著它轉。無論我怎樣示范正確的玩法,他都不為所動,依舊執拗地看輪子轉,并且一玩就能玩很長時間。我遂放棄了教他的想法,任他自由去玩。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能夠讓汽車在地上跑的飛快,比我玩得都溜。我想這或許是他發展到了這一步,或者這只是他研究汽車的一部分。

因為他有時候還會將發動起來的汽車不是讓它向前跑,而是讓他撞到物體上,然后再將汽車拉回來,反復地撞。奶奶著急的喊他:別這樣玩,把汽車就撞壞了!他不聽,照玩。我看了孫教師的《愛和自由》后,認為他是在找尋屬于他自我的獨特的感覺,所以我不去干涉他。

經常受到外力干涉的孩子,在感覺上的發展會有必須的缺陷。孫教師說的“濟濟”小朋友的表現,讓我看了感到十分心疼。一個幼小的孩子,別的小朋友每當按自我的方式去玩玩具的時候,他都要去干涉,讓別的小朋友按他的方式玩,搞得別人壓抑得受不了。而他自我呢?得經受多少次如此的壓抑才能構成這樣的感覺或者說心態?大人那些自以為是的正確方法是多么地傷害孩子的感知本事!

幼兒期是感覺經驗開創期,創造經驗感覺期,感覺知識敏感期。這時,如果是從自我的經驗得出結果,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我的,但別人教給你的東西,那是別人的,那是別人的感覺經驗,感覺經驗是不能代替的!創意是不能教的!

愿我們的孩子都能用自我的感覺來感受屬于他的獨特的世界!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篇2

四年前就看過孫教師的這本《愛和自由》,當時看的時候就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好,可是書看完了就完了,沒有很深入的去執行,概念式的東西在頭腦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以往工作的早教機構雖然也主張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孫教師在書里所說的傳統的觀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條路越走越偏。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總覺得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強烈的無力感,自我和孩子都很痛苦。一向想不明白:作為媽媽自我好像已經盡全力了,可是為什么教育的路還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聽到了孫教師的講座,走入愛如是,參加讀書會,再從新拿起《愛和自由》

《愛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孫教師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話異常的觸動我:人們從不會為一個孩子長不大而擔憂,但卻從不認為精神的種子曾在兒童內心存在過,從不認為兒童內在也有一個自然、有序的成長過程,它只需要我們供給一個適合發展的環境。在兒童的精神上,我們一向在充當一個主角——“造物主”。在傳統教育中我們從不懷疑孩子是教出來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權威自居,我說的都是對的,都是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成人固守著自我的信念,沒辦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觀察孩子,更沒辦法觀察到孩子的內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給孩子供給成長所需要的環境!然后成人就開始抱怨這孩子真不乖,帶孩子真是折磨人啊。這也許就是我前面說到的所謂的“問題”。如果不能了解兒童時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種“灌輸”,而是需要條件的準備,兒童會自我吸收這一規律,那么這些問題就會一向困擾著我們。

我走進愛如是后,我仔細觀察身邊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我喜歡的工作中,教師不會把自我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現出的那種工作時的平靜,游戲時的喜悅,發生沖突時情緒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著我。我從心底覺得在這種環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類的發展中有一個法則,就是愛。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最大的真理就是愛。無愛和非正常成長史這個世界最大的罪惡。”作為媽媽我們總是說自我多愛孩子,可是我們的愛是有條件的,不穩定的,變化莫測的,一切按照我們的計劃進行時我們是愛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們都會滿足;孩子“搗亂”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自我身體很累的時候,心境不好的時候我們都是不愛孩子的。對于這一點我深有感觸,經常會跟孩子說你怎樣這樣,你為什么不能體諒一下媽媽?那種感覺十分的無力也十分的無奈。此刻每當我想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明白那是因為我缺愛。在我有情緒,我不舒服的時候我需要別人的安慰和愛,在得不到的時候我期望從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這種缺愛,不能獨立,依靠帶來的痛苦。我想結束這種痛苦,更加不愿這種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續。隨著自我和寶貝在愛如是一天天的學習,我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們之間微妙的變化,我們開始定規則,開始分享情緒,開始平等的對我們的沖突發表意見,孩子明白媽媽不會再那么情緒化,對媽媽的愛有一種篤定感。我也越來越明白“愛你如是,非我所愿”這八個字的意義。

書還是那本書,看書的人和看書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這是一本需要反復閱讀反復感受的書,相信隨著自我的成長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篇3

正如題目所言,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透過超多的實例來論述自我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我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于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可是,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了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我的意愿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記得以前有位姐姐帶著自我正上幼兒園的女兒來玩,小女孩活潑可愛,新奇地望著周圍的一切。年輕的媽媽告訴女兒:“這位阿姨是教師!”“教師。”聽到這兩個字,小女孩頓時害怕地躲到了媽媽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卻笑不出來:小女孩的教師到底對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教師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光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愛和自由》就有一個教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在玩扔球,教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之后是孩子把球扔給教師,結果,教師也沒接住。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教師想:這回教師沒話說了吧!之后,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教師說:“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樣著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么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并且對什么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我,更不用提什么創造力了!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里,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歡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歡樂、有效率的多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應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篇4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叫做《愛和自由》的書,這是一本關于“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說:“我愛孩子們,始終細心翼翼地仰視他們。

這句話飽含著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明白兒童的想法,了解兒童的心境,感知兒童的苦難。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里,我們應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自我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于這么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本事”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我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自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

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復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能夠采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發揮和擴充自我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

讀了這本書,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發現,原先作為教師,我是那么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內心,缺乏對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從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聽學生的心聲,而不是急于批判學生。聆聽孩子的心聲,是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方式。聆聽是我們對孩子最好的愛!

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恒,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本事,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樣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本事。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做人。”經過閱讀《愛和自由》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會到:同時,也使我清醒地認識到:要教育好一個學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們能夠持之以恒,用我們火熱的愛心去點燃學生心中期望的火花,那么,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個學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著陽光雨露,茁壯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篇5

讀了《愛與自由》,我有三點體會:

一.不要讓家長和教師不由的成了孩子成長的羈絆

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當中,要經過觀察、觸摸、操作、參與、活動來認識世界。家長和教師在孩子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當中,要發揮孩子的主動性,不能壓制、包辦、脅迫。比如孩子不細心受了傷,他哭了起來,家長就說:“你要堅強,不能哭。”這是壓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讓孩子干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是包辦。孩子不愿意上各種興趣班,家長就硬逼著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這就是脅迫。

二.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科學地愛孩子

科學地愛孩子,就是讓我們的愛能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營養。讓孩子體會到我們真正在愛他,如果他會表達,他會由衷的說“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教師,我愛你!”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研究問題,就容易做到科學地愛孩子。在澡堂洗澡時,常見到一些媽媽拿著澡巾給孩子搓背,孩子的肉被搓紅,哇哇大哭,可是媽媽仍不停手,還說:“凈會鬧人!”兒童的皮膚是多么嬌嫩,可是媽媽無情的傷害了孩子卻渾然不知!我們有些學生作業做到很晚卻做不完,這是對學生身體的摧殘。

三.讓孩子成為自我的主人

讓孩子自信、陽光的成長,這樣的孩子抗挫折本事強,善于解決問題。這種有獨立性的、自主性的孩子將來才會成為人類各行各業中的優秀勞動者。正所謂“人各有志,生財有道。”《范進中舉》中的范進之所以最終瘋了,就是他沒有成為自我的主人,成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最終,我用《愛與自由》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分享:你幫忙了他,但他真正的心里過程是由他自我完成的,而你的幫忙中最重要的是:沒有從根本上打擾過他,在關鍵時刻愛過他,你喚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內在的感覺,幫忙他讓他自我建立了清晰準確的概念。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篇6

近些天,翻閱了孫瑞雪的書《愛和自由》,讓我明白了,愛孩子就要給他充分的自由,當然,這樣的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的。

《愛與自由》的一個最具有顛覆性教育觀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論,所謂的“精神坯胎”是說,胎兒在母體中構成的一瞬間,內在就有了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將在兒童一出生就指導兒童的發展,指導兒童該去抓什么,摸什么……這種觀點要求我們相信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這種精神發展模式發展。

基于這種觀點,兒童的成長不需要大人灌輸什么新資料,而只需要為兒童創造成長的環境和條件。如果仔細思考一下我們掌握語言的過程,就不難看出,環境對兒童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歲前,兒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語言,在這個過程無需大人為孩子專設課程,兒童便能在周圍充斥的語言聲音中自行掌握語言,可見,兒童是自我發展的。而這種自我發展基于感覺之上,從感覺中發展并由感覺伴隨著。

我很贊賞這本書的觀點:“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在心理成長之上的。”這個與中國大陸“知識至上”的教育觀念似乎完全相悖,“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拼命給孩子灌輸知識,這就是我國教育的現狀,殊不知這種完全違背兒童內在成長規律的教育觀念,正在吞噬著孩子的心智。

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說,當孩子的行為超越紀律的范疇時,我們應當是有權利說“不”的,但這個“不”要怎樣說,以什么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錯理念中,一切都要為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經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經過感知而發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蒙氏的教育理念強調孩子自我教育,家長和教師只是觀察者,引導者,能夠讓孩子在自由中自我找到紀律和約束,心甘情愿的遵循規則。這個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網上此刻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熱,家長們熱衷于送孩子們上數學班,音樂班,大大小小的教學機構都高懸蒙氏的金字招牌。轉也趕過潮流去上過幾期早教課,當時我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蒙氏,當然此刻也不是很了解。對當時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繚亂的教具。我覺的此刻中國的早教機構已經把蒙氏教育當成是萬能的,已經有些脫離了愛和自由的原則。我們帶孩子去早教班的時候征得他們的同意了嗎,當他們不愿意的時候我們遵從他們的意愿了嗎我想答案是沒有。我們應當坐下來好好反省,我們帶孩子上早教班是什么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還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更多的語言本事,數學本事,繪畫本事。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篇7

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從沒有聽過什么蒙氏教育,初看到這個詞時更是一頭霧水,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雖然此刻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繼續學習的欲望。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個母親不愛自我的孩子的,而又有幾個母親真正懂得愛孩子的?

作者這樣說:“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是我們成長的結果,那可能是不愛。”我十分同意作者的這個觀點,而愛是什么?書中是這樣寫的: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雖然讀完了這本書,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還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興趣的就是作者所舉出的例子,因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沒想過這些現象意味著什么?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意是,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不要以大人的觀點去告訴孩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要讓孩子在過程中自我去確定事物的真偽對錯。思索自我的行為,每日從我們口中吐出多少個“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說,當孩子的行為超越紀律的范疇時,我們應當是有權利說“不”的,但這個“不”要怎樣說,以什么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為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經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經過感知而發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讀完這本書,不得不承認,在教育這方面,我了解的還遠遠不夠,但任何一種教育理念都不能讓它走向一種極端,這本書里觸動我心靈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明白自我的不足,就要確定自我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學生活中,我會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使之成為自我教學工作的強力支撐,加油!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篇8

愛,是什么?無數人試圖尋找這個答案,可每個人是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樣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葬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是一樣的,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種免于恐懼、免于奴役、免于傷害和滿足自身欲望、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舒適和諧的心理狀態。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我的意愿決定自我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夠說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自由能夠說是一種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樣貌,不給孩子過多的束縛,不把自我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要說實話應對孩子,有時候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估計這也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吧?因為這個尺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上加難。

這本書表達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我許多的觀念強加給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遺憾和未能實現的夢想都寄托給孩子,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我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背負著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孫教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我們凡是應當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容的應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梁。

書中說到其實教的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之前兒童不用急著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種感覺就行了。對此觀點我表示贊同。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感覺來源于內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紙張上去做好規劃,因為你給他什么他就會理解什么。不要妄想讓自我的孩子成為“神童”,小小年紀就要求他們會背很多的詩詞歌賦、數學計算等,這樣的孩子雖說知識廣博,但他的心智發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會去思考,只會一味的死記硬背,毫無自我的創新性,整個創造思維被你們給抹殺掉了,試問這樣的孩子會有好的發展前景嗎?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的”。我認為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與挑戰,從而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尤其是剛入園的新孩子,他們需要學會自我調整心態,讓自我慢慢的去適應幼兒園里的一切,逐漸心智發展的就會很順暢。所以家長也要配合好我們教師的工作,要保證自我的心態正常,孩子才會不那么恐惶,俗話說的母子連心,大概也就是這樣的吧。

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進取的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在六歲之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會一味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們就變得自律與順從。而不是我們一味的壓制和束縛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膽怯,不明白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我的思維,一味的聽從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會是歡樂幸福的!

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才會成為一個專注、寬容、堅強和完整的人!

2877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活性氧化铝|无烟煤滤料|活性氧化铝厂家|锰砂滤料厂家-河南新泰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全自动实验室洗瓶机,移液管|培养皿|进样瓶清洗机,清洗剂-广州摩特伟希尔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石磨面粉机|石磨面粉机械|石磨面粉机组|石磨面粉成套设备-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江苏密集柜_电动_手动_移动_盛隆柜业江苏档案密集柜厂家 | 等离子空气净化器_医用空气消毒机_空气净化消毒机_中央家用新风系统厂家_利安达官网 | 机械立体车库租赁_立体停车设备出租_智能停车场厂家_春华起重 | 板框压滤机-隔膜压滤机-厢式压滤机生产厂家-禹州市君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无线讲解器-导游讲解器-自助讲解器-分区讲解系统 品牌生产厂家[鹰米讲解-合肥市徽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卓美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美防雷公司-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重庆避雷针-避雷器-防雷检测-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塔、机房防雷、古建筑防雷等-山西防雷公司 | 常州减速机_减速机厂家_常州市减速机厂有限公司 | 生产自动包装秤_颗粒包装秤_肥料包装秤等包装机械-郑州鑫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MES系统工业智能终端_生产管理看板/安灯/ESOP/静电监控_讯鹏科技 | 合肥仿石砖_合肥pc砖厂家_合肥PC仿石砖_安徽旭坤建材有限公司 | 深圳律师咨询_深圳律师事务所_华荣【免费在线法律咨询】网 | 超声波焊接机,振动摩擦焊接机,激光塑料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模具工装-德召尼克(常州)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教学设备-化工教学设备-环境工程教学模型|同科教仪 | 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逆变器,控制器-河北沐天太阳能科技首页 | 鑫铭东办公家具一站式定制采购-深圳办公家具厂家直销 | 手术室净化厂家_成都实验室装修公司_无尘车间施工单位_洁净室工程建设团队-四川华锐16年行业经验 | 深圳网站建设-高端企业网站开发-定制网页设计制作公司 | 硅胶布|电磁炉垫片|特氟龙胶带-江苏浩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办公室装修,办公楼装修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企业展厅设计_写艺装饰公司 | 塑钢件_塑钢门窗配件_塑钢配件厂家-文安县启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深圳南财多媒体有限公司介绍 | 识禅_对禅的了解,从这里开始 | 生鲜配送系统-蔬菜食材配送管理系统-连锁餐饮订货配送软件-挪挪生鲜供应链管理软件 | 东莞爱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真空镀膜机|真空镀膜设备|Polycold维修厂家 | 变色龙云 - 打包app_原生app_在线制作平台_短链接_ip查询 | 浙江红酒库-冰雕库-气调库-茶叶库安装-医药疫苗冷库-食品物流恒温恒湿车间-杭州领顺实业有限公司 | 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液体饮料代加工_果汁饮料代加工_固体饮料代加工 | 传动滚筒,改向滚筒-淄博建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渣土车电机,太阳能跟踪器电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厂家-淄博传强电机 | 免费分销系统 — 分销商城系统_分销小程序开发 -【微商来】 | 首页_中夏易经起名网| 珠海冷却塔降噪维修_冷却塔改造报价_凉水塔风机维修厂家- 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净化车间装修_合肥厂房无尘室设计_合肥工厂洁净工程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酸度计_PH计_特斯拉计-西安云仪 纯水电导率测定仪-万用气体检测仪-低钠测定仪-米沃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milwaukeeinst.cn | 吊篮式|移动式冷热冲击试验箱-二槽冷热冲击试验箱-广东科宝 | 361°官方网站| 环氧乙烷灭菌器_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器 _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_清洗工作站_医用干燥柜_灭菌耗材-环氧乙烷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_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sus630/303cu不锈钢棒,440C/430F/17-4ph不锈钢研磨棒-江苏德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美的商用净水器_美的直饮机_一级代理经销商_Midea租赁价格-厂家反渗透滤芯-直饮水批发品牌售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