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感想大全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感想大全篇1
今天,老師給我們每人都發了一本書,寫讀后感。我的這本書叫《三國演義》。
我翻了又翻,時間短,我只能讀一篇《草船借箭》。
這本書是說有魏、蜀、吳三國,創造出許多英雄人物,有呂布,曹操、孫權,還有我最崇拜的三兄弟,劉備,關羽和張飛,還有聰明無比的諸葛孔明,他們四人一起創造天下,成為本書最厲害的人物。
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諸葛孔明,因為他的機智讓我贊嘆不已,尤其是孔明借東風那次,真的是太神奇了,我真想對他說:“你為什么那么聰明呢?”也許他從小,就很努力讀書吧!我也要學習他,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機智過人。他在我心中是完美的化身。
我決定以后要更用功讀書,因為我想要和孔明一樣,聰明絕頂,什么困難事,都難不倒他,就可以輕松的解決了,我想這次就是我最大的收獲吧。
諸葛亮還顧全大局,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能,限他三天打造十萬支箭,逼著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可諸葛亮卻想出和曹操去借箭的妙計,擊破了周瑜的陰謀,又完成了聯合抗曹的大計。他的寬宏大量,讓周瑜無地自容。我們當今社會上需要諸葛亮這樣的人才。不需要周瑜那樣嫉賢妒能的家伙。
由于時間關系我只讀一篇,愛不釋手,我想放假我一定全部讀完。了解歷史,增長才干!
姚老師點評:你能抓住一個感點,組織語言,表達了自己對諸葛亮這個人物的佩服。也闡明要像諸葛亮那樣做個博學多才,寬宏大度的人。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感想大全篇2
今天是個好日子,趁著這個好時間,我抓緊時間看了水滸第二回,里面寫道:宋哲宗時,東京有一個浮浪破落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腳好球,被哲宗弟弟端王看中,成了端王的親信。后來端王當了皇帝,這就是徽宗,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為殿帥府太尉。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整治因病未到的教頭王進,逼得王進帶著母親逃離東京。王進來到華陰史家村,被史進收留,拜為師父。后因高俅追捕得緊,王進只好告別史進投奔延安府。王進去后,史進與少華山的頭領結交為友,華陰知縣知道此事后,誣陷史進私通草寇,派兵燒了史家莊。事情泄漏,四人在史家莊中飲酒時被圍住,他們殺出重圍。史進去尋王教頭,其他三人回少華山去了。
完了,英雄們又有另一出戲了,其實讀玩之后,我深有體會,所謂的英雄,并不是非要做出驚天動地的事跡才可以稱為英雄的,即使是一件小事,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一件微不足道的幫助他人的事,在別人眼里,你已經是英雄的.如果世界上多幾個像魯達這樣的見義勇為的人就好,那這個世界是多么的和平吖.當然,我覺得最好是和平解決.總的來說,魯達這個人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影象.也正是他的`為人,使他在逃走途中,還有人肯幫助他,如果你幫了別人,那別人就會報答你.那我們也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吧!
在下一回里,將會有更精彩的的節目,待我們去欣賞,水滸就是這樣吸引著我們一直往下看!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感想大全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書中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性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
利用這個暑假的閑暇時間拜讀了這部經典——《三國演義》,并且從中受益匪淺。真不愧是古典文學名著,書中內容豐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征戰場面驚心動魄,故事情節描寫得淋漓盡致。三國演義是藝術與智慧的統一,是一部不朽的小說,更是一部經典的具體化藝術化的兵法。傳授人以智慧,塑造人的品格,給人以文學至美的享受。遨游在《三國演義》的世界里,思維在虛幻與現實,古代與當代間穿梭,不禁驚嘆作者羅貫中的鬼斧神工,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創造才能感慨不已讓我充分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我想從兩個方面講一下自己讀《三國演義》這本名著的感悟。一是人物,一是智慧。
首先我想談一下三國中人物,《三國演義》中,其人物的描述雖有夸張之嫌,但并不能掩蓋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功。每個人的特性格不相同,形體外貌變化多端,個個方面都表現得如此傳神,翻越書頁之時如見其面,如聞其聲。不管是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近乎神人的臥龍諸葛先生,還是武藝超群卻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兒女情長的呂布。。。。讀完這本名著,對三國面的人物形象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下面就簡單講一下自己對書中人物的認識和感悟。
《三國演義》里面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個人物,首先當數曹操,還有一是關羽一是諸葛亮。
先從梟雄劉備和奸雄曹操談起。曹操有雄才偉略,智勇雙全,愛惜人才,雖略有奸詐之嫌,但不失為成就霸業的最佳人選。我認為曹操在三國里應該是一個有野心,有文才的人。他是一開明的人,聽的他人意見,但同時也心狠手辣。有氣魄,且不拘小結,要說三國里最成功的政治人物也非曹操莫屬了。在曹操身上不僅僅體現了劉備這一類被稱之為英雄的膽識與氣概,更有的是一代王者的氣魄;沒有婦人之仁,與劉備相比,曹操有著更高超的軍事才能。將王侯本就有的自己表現出來,沒有劉備的一味儒家天下,且文章做到了正反對比,其他人物的襯托,使曹操這一人物更加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劉備過于仁德,假如沒有諸葛亮的輔佐,以劉備的謀略和才能,恐怕要和曹操參與三分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想假如諸葛亮輔佐的不是劉備而是曹操那么我想是根本不會有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現的。當然,這樣的話,今天我們也就不大肯能看到這么經典的“三國”名著了。論計謀,三國中恐怕除了諸葛孔明以外也就是曹操了。
曹操有一點最可貴,那就是愛惜人才,尊重人才?;蛟S也正是這一點,使得曹操對關羽甚是賞識,多次厚待于他。這樣才有了后來的關羽義釋曹操于華容。最后來,當關羽敗走麥城時,被孫權所獲,斬了首級,送與曹操。曹操厚葬關羽于洛陽,更追封荊王。這也足以顯示曹操徹徹底底的是一個賞才敬才的人。
曹操還一點也是值得學習的,那就是樂觀。赤壁之戰,曹操失誤吃了敗仗,在逃走的路上三遭劫殺,他卻連笑三次“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幸好最后遇到的是關公,才撿回一條命,百萬大軍只剩下幾千。但其笑,卻令人回腸蕩氣,試想千古之中誰能象曹操那樣,百萬大軍被殺得只剩下可憐幾千人還能笑得出來,這樣的樂觀精神真是令人可敬可佩。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
當然,《三國演義》也表現了奸雄曹操“奸”的一面,“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在那樣一個時局動蕩的背景下,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他的這種“奸“或許正是他的霸王之氣的體現,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總之,能做做大事的人就得像曹操那樣,有勇有謀,雷厲風行,不拘小節,禮賢下士,有遠見卓識,并樂觀勇于面對挫折和失敗。在書中,曹操可算是一個最個性鮮明的人物了。然而羅貫中的筆下將他寫成大奸打惡之人,未免有些冤枉吧。
對關羽這個人物最深刻的印象是恩怨分明,剛正不阿,重情重義,勇敢,忠烈。
關羽斬華雄戰呂布,后又于萬眾之中斬殺顏良而袁紹諸將無一人敢阻攔,自此一戰成名。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敬佩關羽的不是因為他過五關斬六將的勇武,而是因為他忠義磊落,知恩圖報,是真正的大丈夫?!度龂萘x》中是這樣描述關羽外貌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一身英氣”,難怪后世都那么推崇,尊稱他為關公。自從劉關張三人桃園三結義,關羽至死從未背棄誓言,始終對劉備忠心耿耿,是問光就這一點又有幾人能及呢?
“千里走單騎”和“華容道放曹”兩個事件之中足可見關羽的忠義。
當初關羽降曹,實屬權宜之計。曹操極欲招降關羽,待之甚厚,送美女,賜金銀但關羽拒絕了美女和金銀,只受了所賜赤兔馬。因為此馬日行千里,待有了劉備下落,可以騎它迅速地去同劉備見面。由此可見關公忠義。后來曹操赤壁兵敗,關羽在華容道截住曹操卻又放過他,這也是因為關羽是一個恩怨分明的忠義之人。試想假如不是因為關羽的忠義,恐怕三國的歷史也要改寫了吧。
然而,人無完人,關羽也有他的'不可取的地方。那就是恃才傲物,有些自負。最終導致大意失荊州,堅守麥城,最后不得不落得一個悲劇,讓人惋惜不已!
諸葛亮嘛,是一個忠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很佩服他熟知天文地理,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完全是一個智慧的化身。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度龂萘x》表現諸葛亮的方法也極簡單: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這也就怪不得周瑜嫉妒而死,“既生瑜,何生亮”?我想這個問題周瑜最應該問的應該是著作的作者羅貫中吧。藝術表現上有些夸張,尤其描寫諸葛亮成近乎超人。不禁要問了,世界上可能會有這么厲害的人嗎?
不過三國中對其外貌的的描述還是很簡單的: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諸葛亮雖無武力,但諸葛亮治有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就連司馬懿都說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劉備對諸葛亮曾三顧茅廬,最后求得臥龍出山才又后來與吳魏三足鼎立,平分天下的局面?!八^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后來劉備白帝托孤臨終前對諸葛亮講“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足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器重和依賴。諸葛亮輔佐劉備和阿斗興復漢室,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只是有一點想不明白,阿斗樂不思蜀,很是不才,最后諸葛丞相為何沒有“取之”,或許這正表現了諸葛亮對漢室的忠心吧。也或許是他已經看清局勢,自知連他也無力回天了。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里面的每個人物都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感受很深,像諸葛的“智”,劉備的“仁”,關公的義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是很值得我學習。
另外,《三國演義》中還蘊含了許多高深的軍事策略和軍事思想,發現它就是一部更加有血有肉的《孫子兵法》,里邊詳細的描述了著名的戰例。其中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軍事謀略在書中得到了精彩的展示,發現里面融合了很多古代的智慧,這也正是三國吸引我的地方。當然我們現在是和平時期,并且很可能現代的戰爭即使爆發了,也不會像三國演義中那樣面對面的廝殺,我們有導彈,有衛星。然而我說這些經典的戰略思想和戰術不單單是戰場上,它是廣泛使用的,在很多領域都是通用的。甚至我們可以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去審視它。經典畢竟是經典,注定它含有著好多優秀的不可磨滅的東西在里面,智慧和思想是不會過時的。
以前看過一些孫子兵法的內容。暑假讀過三國之后才發現,并且與孫子兵法有著密切的聯系。孫子兵法的內容在《三國演義》中得到了精妙的運用和生動演義。從某種角度來說二者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兵者,詭道也”,當關羽勝利進軍樊城時,曹操就采取“親而離之”的計謀,拆散孫、劉聯盟,以利誘孫權使之襲取荊州,呂蒙則抓住關羽驕傲自大、喜人奉承的弱點,用“卑而驕之”的計謀,使其失去警惕、麻痹大意,撤大半兵赴樊城前線,乃“出其不意,攻其無備”。而后白衣渡江,兵不血刃輕取了荊州。這便是戰法和謀略的精妙體現吧。
三國里有智慧,有兵法,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當然,這些東西不是用來教會我們用來與人去勾心斗角的。但是我覺得讀了《三國演義》至少應該從中吸取點什么。這也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啊。并且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些東西是教會我們如何更好的趨利避害,化險為夷,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或得更好的生存的。從這一點,這種智慧意義深刻,應用也是廣泛的。就連國外的好多人都在如饑似渴的研究者我們的《三國演義》中蘊含的智慧和謀略,而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呢?對古代歷史文化經典的冷漠將是國人的悲哀!
以上便是自己在暑假讀三國演義獲得的一些個人體會和淺薄的認識了。
《三國演義》不愧為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上乃至世界文學史的偉大奇跡。這是我們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理應去欣賞去領悟,保護好繼承和發揚好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感想大全篇4
五歲時,我和媽媽一起去了書店,買回了彩圖版的四個名字:《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赐昶渌緯?,他們都靜靜地躺在書柜上。只有《三國演義》一直讓我愛不釋手,書的封面也被我打破了。
后來買了拼音版的《三國演義》,現在經常看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正如它的開篇詞所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蔽覑圩x《三國演義》,是愛書中驚心動魄的故事。性格鮮明的英雄:猛將關去長、張翼德、趙子龍、詭計多端的曹孟德、善良的劉玄德。
男生都喜歡打仗的故事,我也不例外,什么“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美胡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徐公明大戰綿水關云長輸給了麥城......一個令人興奮的故事,一個令人興奮的英雄,讓我興奮,同時我也在想,戰爭工作,不僅要依靠武力,而且要勇敢和足智多謀。就武力而言,呂布絕對是無人能敵,可惜他有勇無謀,最終以悲劇告終。諸葛亮揮著羽毛扇卻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決勝千里之外,有勇有謀才能成大事。
我喜歡看《三國演義》,也喜歡畫《三國演義》。讀三國的時候,首先在彩圖版的'《三國演義》中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三國英雄。有時間的時候,我會用鉛筆畫出來,然后用鋼筆畫出來:呂布、張飛、黃忠勝都是我的英雄。
我崇拜三國的英雄,但我沒有他們的英雄精神。有時我不得不猶豫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伸出胳膊。每個人都嘲笑我是一個“草包”英雄。也許我讀了三國。我剛剛開始讀三國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