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繁星讀書筆記
我不會彈琴,
我只靜默地聽著;
我不會繪畫,
我只沉寂地看著;
我不會表現萬全的愛,
我只虔誠地禱告著。
是的,接受別人的優點,學會欣賞,就是最好的辦法!
當我們漫步山林,看著美麗的夕陽,看著那一抹抹霞光;當我們走進大山,看著奔騰的瀑布,看著那一股股山泉。這時,你用心去欣賞,去感受,那夕陽傾瀉的山林和飛流而下的瀑布帶給你美的享受。
《繁星春水》如一杯茶,似濃又似淡。
它濃濃的,芳香無比,像一朵傲雪的臘梅;
它淡淡的,沁人心脾,如一枝出谷的幽蘭。
讀它,就像品味一杯醇香、甘美的茶。
關于繁星讀書筆記篇2
我,有一個不安分的靈魂,總是喜歡在殘缺中尋找美麗的身影,在廢墟中尋找墮落的天使。雖說不上是多愁善感,卻也會為那人間摯美——母愛、童真、自然……流下幾行熱淚。
她,有一個安靜的靈魂,像是一位墜落人間的天使,用那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繁星·春水》,演繹了世間摯美不安分的靈魂,總是喜歡在殘缺中尋找美麗的身影,在廢墟中尋找墮落的天使——母愛、童真、自然。
母愛·春光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頭來,感謝春光的愛——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終于沉默。母親啊!你是那春光嗎?
早晨出門前,從母親手中接過那把雨傘;中午放學回家,從母親手中接過那碗熱騰騰的湯;晚上復習功課,從母親手中接過那杯溫熱的牛奶……每當抬頭看見母親那關切的面容,慈愛的眼神,就會想起冰心的這句話,時時提醒著我,要像花兒感謝春光一樣,用心感悟母愛的點點滴滴。
童真·花朵
萬千的天使啊,都起來歌頌小孩子;小孩子!他細小的身軀里,含著偉大的靈魂。
布娃娃被遺忘在角落,紙飛機被冷落在桌底,動畫片一次次地被跳過……哼著《不想長大》,唱著《我還能孩子多久》,我們一點點地成熟。步入多姿多彩的花季、雨季,猛然回首,才發現最令人魂牽夢繞的竟還是無憂無慮的童年。現在的我們,少了勾勾手的無知,卻多了虛假的故作深沉;少了分糖果的天真,卻多了虛榮的彼此炫耀;少了黏著爸爸媽媽的幼稚,卻多了那所謂的“代溝”……
冰心,是你找回了我美麗的童真,一朵朵簡單純真的花兒悄然綻放在心里。
自然·哲思
“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我采擷了這一句話,裝扮在我小小的文具盒里,每次打開,都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是呀,不要以為自己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前方的路途,我們要用鮮花去點綴。之所以歷經艱苦而不言放棄。是因為我即使走不到目標的終點,也希望在奮斗的生命中留下我的痕跡。
感謝你,《繁星·春水》,是你不經意地從我身邊走過,在不經意的回眸間,讓我認識了冰心,走進了母愛、童真、自然的世界,讓我數著那天上的繁星點點,欣賞那綠如藍的一江春水。我仿佛看見,那位裙裾飄飄的愛心天使,教會我,引領我,讓我微笑著去愛母親,愛自然,愛生活!
關于繁星讀書筆記篇3
繼讀完《童年》之后,第二本是著名女作家冰心所著《繁星·春水》。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語,但也似乎讓人捉摸不透,又能流露出深深的感情,而且它有種語言的魅力,不僅僅是因為語句的精煉,能把一篇篇文章濃縮成一首首優美的詩,更因為它朦朧的詩意,留給我們遐想的余地,讓我們感到詩人細膩的心情。
翻開書,里面的文字立刻吸引了我。此詩集中,冰心以母愛、童真和對大自然的歌頌為主題,它的語句時而婉轉優雅,時而高昂激越;每一個字眼都蘊含著那樣深的含義,在這幾句簡短的話里看來,在她眼里母愛偉大無窮,她可以為了母親拋棄一切的身外之物。她也非常熱愛孩子,因為孩子擁有純潔無瑕的心靈。
純靜之美,讀這些小詩,似乎很親切。因為冰心將大自然中最純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東西用輕淡優雅的詩句表現出來,不加以任何人為的修飾,不添以任何華美的詞句;帶著一絲溫柔的憂悠,或一些深深的內在美,在那娓娓道來的詩句中,滿含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是她冰清玉潔之心的再現。
她的詩不含絲毫的虛偽,全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感受,能夠感人至深,也可見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過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勝,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愛,思母心切是我們所不能企及的。母愛是那么圣潔,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愛,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愛的代名詞,通過冰心的詩集,我讀懂了母愛。
冰心的詩含蓄深刻,字里行間透漏著作者的獨具匠心。我無法給生命定義,因為,每個人對生命的感悟都是不同的。總而言之,生命是短暫的,我要好好學習冰心的語言,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地追求,去奮斗,去拼搏!有付出,必定有收獲,讓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吧!
關于繁星讀書筆記篇4
“早晨的波浪,已經過去了;晚來的潮水,又是一般的聲音.”此時此刻,我坐在桌旁,耳畔仿佛傳來一片嘩嘩聲,潮起又潮落。
讀她的詩,不是在讀每一個字,抑或是在聽一個個跳動著的音符,深沉、通靈;是在讀她的人,讀她的淺吟低唱,讀她的靈魂,靈魂是雋永的情感,慢慢的、輕輕的,匯聚成一縷輕瑩的綢帶,朦朧中愈發顯得清晰,匯成一股水流從高處流下,留下悠遠的回聲……….
那一條水流是喜怒交織的,它是會變化的。
它像導師。撞上樹影,變的深厚,久久的聲音迂回曲轉,是為年輕的人們鋪墊路途的一片月影。“人從枝上折下花兒來,供在瓶里-----到結果的時候,卻對著空瓶嘆息。”聰明的人從這里知道了取舍,明白了容顏的光輝就像那瓶中的花兒,遲早有一天會消失殆盡,遺失在嘆息的悵惘中。
讀到那一句,“冠冕?是暫時的光輝,是永久的束縛。”就如同推開窗子,豁然明朗,是作者對權威的透徹,它所帶來的,只是光耀的轉瞬即逝和榮譽的限制。
看到“五月的中秋夜,是怎樣的耐人尋味呢!隔著層云,隱著清光”,使我不禁想到中秋節離我們而去的外公可好?是否在天堂中不用再有病痛的折磨了…….那句”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譯文,”月亮不應對人有什么怨恨,但為什么總是在別人分離時圓呢?”一次次觸動著心底的那根弦,是“耐人尋味”的中秋夜帶來的惆悵與情感嘆的邂逅,心泉的流淌聲是那么的輕,輕的如同一聲嘆息。“故鄉!何堪遙望,何時歸去呢?白發的祖父,不在我們的園里了!”,作者在當時,是懷著怎樣的情感寫下這聲聲呼喊,是悲傷?釋然?苦痛?回憶?抑或是一種蕭澀的心境,讓人仿佛聽得到樹葉微微落下的聲音,輕漾在那片清面,漸漸無聲………
有人說,冰心的小詩充滿了對人類自然的歌頌,而我則認為,她的文字中,充滿了憂郁和淡淡的憂傷感,偶爾也會有無助的吶喊,卻不太濃烈,使人恍若看到她的心,平靜如水面,就連蜻蜓都不忍掠過,來打破一點點的安寧,只是情感在緩緩流淌,流淌成一聲聲悠美柔和的低語.
說她的詩悲傷,但卻不是顯而易見的傷感,每一句對風景的贊頌中留下的是哲學的余味
------“當我看見綠葉又來的時候,我的心欣喜中而又悲傷了,勇敢的綠葉呵!記否去秋黯淡的離別呢?”綠葉的來去,本是四季變化常有的現象,但引入了“離別”之詞,更顯得抹上了一筆哀怨,但是我更不清楚的&39;是,是否是這位充滿靈性作者的傷春悲秋的寫照呢?
情感的流淌也有壯志的雄渾,“燈下拔了劍兒出鞘,細看----凝想,只有一腔豪氣。”更使那句“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映入眼簾,而下面的“血珠鮮紅,淚珠晶白”是壯志難酬的郁憤與困惱吧!
我愿意,愿把她的詩比作一眼清泉,一眼有時歡快,有時哀傷,有時溫柔,有時雄壯的泉水,不,不只是泉了,她的思想就是泉水的靈魂,緊緊地圍繞著它……..
斜陽里,天空上,小橋邊,……….都一點一滴留住了云彩的痕跡,也許只是想淡淡的飄過,可是那長久的一瞥已停駐在人們的心中……
關于繁星讀書筆記篇5
《繁星春水》是大作家冰心的詩歌集,里面的內容是冰心平時隨便記下的“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這兩本書含蓄雋永、富于哲理,很受大家的歡迎,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定書目。她的小詩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哲理,所以我們說她的詩是典型的哲理詩。
冰心這些趣味盎然、發人深思的格言式小詩,多有淡淡的哀愁。在藝術上,早年她追求“滿蘊著溫柔,微帶著憂愁”的境界,她的詩也具有這些特點。藝術上,趙景深稱她的詩“一是用字的清新,二是回憶的甜蜜”,而蘇雪林則用冰心評論泰戈爾作品的四個字“澄澈”與“凄美”來評論她詩的藝術風格。
蘇雪林在評論《繁星》和《春水》時說:“中國新詩界,最早有天分的詩人,冰心女士,不能不算一個”……她在《晨報副刊》上披露了《繁星》和《春水》之后,便一躍而成為第一流的女詩人了。
沈從文曾說冰心的作品“‘是以奇跡的模樣出現’的”。還說:“……冰心,并沒有費勁于試探,她好像靠她那女性特具的敏銳感覺催眠似的指導自己的徑路一尋便尋到了一塊綠洲。
這塊綠洲也有蓊然如云的樹木,有清瑩澄澈的流泉,有美麗的歌鳥,有馴良可愛的小獸……冰心便從從容容在那里建設她的詩的王國了。”而《繁星》則是她的王國上空的第一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