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游戲方案幼兒園
制定方案時,首先要明確目的和目標,確保方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好的設計游戲方案幼兒園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設計游戲方案幼兒園,供大家參考。
設計游戲方案幼兒園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探究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運球,初步明白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
2.發展幼兒跑.爬.鉆.平衡的能力,增強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品質
活動準備
海洋球若干,小兔頭飾每人一個,獨木橋兩座,制作的荷花葉兩個,山洞兩個,木箱兩個,海洋館模型一個,磁帶。
活動實錄
一、開始熱身活動:(通過律動活動讓幼兒將身體各個關節活動打開,調動身心,與同伴做運動)
師:小白兔們今天的天氣好嗎?你們想不想和兔媽媽一同出去做運動呢?現在讓我們隨著動感的音樂一同走出家門好嗎?
幼:點頭,活動手腕,伸胳膊,晃腰,活動腳脖子,幼兒由兩隊變成一個圈
二、基本活動:(自由探索,通過活動,幼兒自己試著想辦法解決問題)
1.幼兒操作最基本的運球方法
師:媽媽想把紅色木箱里的球,運到那邊藍色的木箱里,誰能幫我運?
幼;用手把球運到了藍色的木箱里
師:你們是怎么運球的?(個別幼兒示范)
2.探究用身體其它部位運球
師:剛才我們用手運的球,現在我們不用手,還可以用身體的什么部位呢?
幼兒探究:運球的方法(嘗試多種運球的方法)教師巡回談話,交流
3.玩法:幼兒試一試自己想出的運球方法
師:除了我們的手,我們身體的其他部位,例如:脖子,胳膊,肩膀,雙腿等部位
三、游戲活動
1.師:兔媽媽帶你們去游樂場好不好今天的游樂場為海洋館買來好多的海洋球,叔叔們都已經累得搬不動了,小兔子們你們能不能幫叔叔們把球運到海洋館里呢?2.講解游戲的玩法:幼兒從木箱里拿出海洋球,通過山洞,獨木橋,荷花葉,最后到達海洋館(重點強調幼兒不許用手運,只能用身體其他的部位)
3.教師完整示范游戲的玩法。
4.進行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師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小結:小兔子你們很努力的運完了海洋球,你們是最棒的小兔子。
設計游戲方案幼兒園篇2
一、活動目標
喜歡上幼兒園,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錄制“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錄像或拍攝幼兒園活動的照片。資源利用:請幾個大班或中班的幼兒參加。
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____幼兒園里真快樂》。
三、活動指導
1.引導幼兒觀看錄像或照片,說說幼兒園里的一日活動。
提出問題: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做什么?你最喜歡玩什么?
引導幼兒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2.操作《幼兒園里真快樂》
中、大班幼兒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圖片內容。
鼓勵幼兒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下方的小圓臉上畫笑瞇瞇的嘴巴。
3.開展“小帶小”活動,鼓勵幼兒與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玩音樂游戲。音樂游戲:找朋友
設計游戲方案幼兒園篇3
一、活動宗旨:
為了使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需求,以堅持“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確保幼兒每天戶外課間操鍛20—25分鐘為工作主線,我們認真貫徹執行園內本學期教研主題“健康體育”為實施精神,營造豐富多采的戶外課間活動,體現運動精神,展現運動氛圍。根據各班幼兒健康發展需要和體育鍛煉需求,設計活動,活動的開展規范化、游戲互動化。并以戶外課間體育活動為輻射點,推動幼兒園體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斷地深化。
二、活動目標:
1、 培養與激發幼兒運動興趣,讓幼兒在濃郁的健身氛圍中自覺地參加體育活動
2、 使幼兒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和方法,促進體、智、德、美等全面發展。
3、 培養幼兒精神飽滿富有朝氣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活動準備:
1、 準備本次活動需要的部分活動器械。
2、 音樂:行走—節奏樂“打獵”;隊形變化—墨西哥圓舞曲“草帽舞”;器械操—加伏特舞曲“地毯上的游戲;互動游戲—“火車過山洞;放松運動—歌曲“親親美人魚”;活動結束—快樂拍拍手“拉特斯基進行曲”。
四、活動過程:
1、 練習行走,變換隊形。
①、 幼兒站成四路縱隊隨音樂“打獵”進行隊列練習,由四路縱隊接龍變成正方形進行行走練習。
②、 音樂“草帽舞”變換十字路隊形,隨音樂節奏的快慢變換四個圓圈。
2、 器械操:旋轉魔棒
①、 幼兒隨音樂“打獵”還原成四路縱隊,接龍去拿活動器械。
②、 幼兒隨音樂“地毯上的游戲”做旋轉魔棒操。
3、 互動游戲:
①、 幼兒隨音樂“火車過山洞”用旋轉魔棒兩組合作搭山洞,另兩組幼兒玩“鉆山洞”游戲。
②、 游戲進行兩遍,幼兒互換角色。
③、 幼兒成四路縱隊將旋轉魔棒放在地上,玩“跳格子”游戲。
④、 幼兒隨音樂“打獵”還原四路縱隊,按接龍游戲將魔棒整齊擺放,變成大圓圈進行“我拍拍,你追追”游戲。
4、幼兒隨音樂“親親美人魚”做形體放松舞蹈。
5、集體互動:拉特斯基進行曲。
①、幼兒兩人為一組隨音樂做柏手律動
②、幼兒互動變換位子。
③、幼兒隨音樂的強弱,進行動作表演。
6、活動結束:幼兒隨音樂“打獵”進行接龍行走退場。
五、 活動反思:
此項活動全過程22分鐘,孩子們能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投身到整個活動中去,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幼兒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的能力,整個活動流程和諧、有序、愉悅,孩子們在活動中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互動游戲,交流感情。此活動內容豐富多彩,通過游戲拉近了師幼之間的距離,使幼兒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起來,孩子們快樂安全地度過了22分鐘的戶外課間活動。活動的成功是喜悅的,但也存在著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如:活動器械—旋轉魔棒使用率不高,應在游戲中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發現它的多樣性玩法。幼兒互動游戲—應讓幼兒充分自由地選擇其它器械進行游戲。放松的調整—應將“親親美人魚”活動環節調整到活動最后,讓幼兒隨著優美、舒緩的音樂做放松運動,最后活動自然結束。
設計游戲方案幼兒園篇4
【設計意圖】
活動設計的基礎來源于紙,紙是幼兒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東西。幼兒常常用它來畫畫、寫字、做手工作品。我在觀察中發現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在創造思維(主要是求異性發散性)上有了明顯地發展,他們已不滿足于已經發現的幾種玩法、用法,而是喜歡去探索新的方法,去重新利用“舊”的事物。例如:中班玩紙時,幼兒常用平面的紙當扇子;到了大班下學期,如果再請他們做扇子,則多數采用摺摺皺的方法。在剪、貼、畫、折的各項活動中幼兒顯示出很大的熱情,為本次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操作活動,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2、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懂得只要用折疊的方法,改變紙的形狀,紙就能承受一定的力。
【活動準備】
1、積木若干、小筐。
2、長方形的似明信片的白紙若干、玻璃杯。
3、固體膠、雙面膠若干。
【活動重、難點】讓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來證明紙的承受力。
【活動過程】
一、 說說紙的用途
1、導入:師出示一張紙,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說說紙。紙可以用來干什么?(畫畫、寫字、擦窗、折手工……)
2、 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訴我,他能用兩張紙,一張做桌面,一張做桌腿組合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在這張紙桌上能放上一筐積木、一杯水。你覺得這件事,是真是假?為什么你覺得是真或是假?(幼兒明確的闡述自己的理由)
3、 你們有什么辦法來證實這件事的真假?小結:小朋友想用實事求是的辦法來試試。誰說得對,誰說得錯?
二、 嘗試兩張紙做紙桌
1、 無論是真是假,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做紙桌?每人兩張紙,學著一張做桌面,一張做桌腿,讓紙桌站起來。
2、 集中討論:“我的紙桌站起來了”。(幼兒用語言表述或結合實物表述)
用折的方法:將紙對折立起來變賀卡型
用折的方法:將紙三折變成“門”型
用折的方法:將紙四折變“w”型
用折的方法:將紙卷成圓柱型
三、 進一步嘗試用兩張紙做紙桌
1、 試試在紙桌上輕輕地平放積木,看看哪種形狀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積木最多?
2、 鼓勵幼兒嘗試實驗各種形狀的桌腿承受力的本領,教師巡回指導。
3、 組織交流:你的紙桌上放了幾塊積木?它是什么形狀的桌腿?你發現哪種形狀的桌腿比較牢,桌面上可放積木多些?在嘗試做紙桌的過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4、 幼兒再次嘗試用不同的積木進行實驗?
四、 師生共同小結
1、 紙的本領很大,通過折、卷的方法,改變它原來的形狀后,可以“站”起來,變成一張桌子。
2、 小朋友想出了各種方法來造各種形狀的紙桌,發現圓柱體的桌腿比“門型”、“w型”、“波浪型”的桌腿都牢,桌面上放的積木塊數量多,承受重量的本領最大。
3、 還有什么形狀的桌腿也像圓柱體的桌腿一樣,有一個支撐面,在桌上可以放許多塊積木呢?
4、 教師演示折成三棱柱型的桌腿,放上一筐積木一杯水,證實朋友說的話是可信的。
5、 小結:有時聽別人說的話,你覺得有點信、有點不信,最好呢!我們去動手試試,因為事實會告訴我們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正確的。
設計游戲方案幼兒園篇5
區域活動總目標:
1、通過自主區域活動,提高動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2、樂意參與區域活動,學會分享與合作,提高區域規則意識。
重點指導區域:數學區
區域分目標:
1、在找一找、擺一擺、拼一拼、分一分中,學會簡單的分類和排序。
2、樂意參與數學操作活動,遇到困難時不輕易放棄,能嘗試解決。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經知道了基本的進區規則,能排隊取放進區卡;能正確取放材料;已經嘗試過2個人一組進行游戲。
數學區:撲克牌、找相同、排序、瓶蓋游戲、一一對應、交通工具排序、擺一擺、數字配對、拋色子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現在又是我們玩區域的時間啦,上次我們玩的時候老師發現一些小朋友卡插在建構區,人在益智區游戲,喜歡跑來跑去,這樣可不好,有些小朋友一邊游戲一邊講話,特別吵鬧。我們在游戲區域的時候你可以跟旁邊小朋友輕輕地討論,不能影響別人。你的卡插在什么區域,就在那個區域玩,不能走來走去。另外,我們區域結束后,請你按材料的編號放回原來的位置。
2、介紹新增設的區域材料:
(1)這是益智區的找相同材料,(教師出示示范圖)我們可以按照上面指示的圖片找一找相同的圖案。另外我們還可以按照示范圖進行排序。
(2)這是分類的游戲,第一欄是動物的,你找到小動物的圖片放在第一欄小兔的后面,接下來還有水果、蔬菜、服裝等,待會請你去找一找。
二、幼兒自主選擇活動;
1、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進入活動區活動。教師指導幼兒排隊取放學號進區牌,注意區域游戲的常規。
2、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對個別新材料,個別幼兒作適時的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及時捕捉幼兒的創造表現,給予肯定。
3、發現幼兒遇到困難想放棄時,給予適時指導,爭取取得成功。
三、師生交流共享:
1、引導幼兒共同收拾各區域的材料。
2、請幼兒講講活動中有沒有遇到困難,遇到了怎么做的。鼓勵大家遇到困難不要放棄,想辦法克服,就會學到更大的本領。
3、表達區域游戲中表現好的幼兒,予以肯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及成功感。
設計游戲方案幼兒園篇6
游戲名稱:《滾皮球》
游戲目的:1.訓練運用走、跑、蹲和站等動作技能,增強腿部、腰腹和手的力量。
2.提高身體動作的協調性,激發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游戲準備:1、大皮球(每人一個)
2、平整、無障礙的空地。
游戲規則:1聽口令行動,不可以自己隨意行動。
2.滾球時要用手推,不得用腳踢,皮球不能離開地面。
3.幼兒追球時要追回自己的球,不可以去搶他人的球。
游戲玩法:1.邊走邊滾球,幼兒每人1個球站在操場的一端,皮球放在自己的腳下,彎腰半蹲手扶球。當聽到“向前滾球”的口令時,幼兒邊彎腰邊走推球向前,慢慢的走向場地的另一邊。
2.滾球接球,幼兒兩兩結伴,只拿1個皮球,面對面相距3米蹲下,一名幼兒手扶皮球。當聽到滾球的口令時,手扶皮球的幼兒就將手上的球滾向對面的同伴。對面的同伴接到球則等待老師的口令。以此類推進行。
注意事項:1.重點指導幼兒如何把握滾動的方向。
2幼兒在場地上追球時,提醒他們不要跑的太快,以免摔倒或碰他人。
3.根據幼兒的能力配對,能力好的拉長距離,能力差的則縮短距離。
(七)游戲名稱:《玩沙包》
游戲目的:1.提高頭頂、腳走和手拋接等動作的技能。
2.發展動作的協調性、準確性和平衡性,激發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游戲準備:1、小沙包(每人一個)
2、平整、無障礙的空地,最好是跑道。
游戲規則:1肩和頭頂沙包行走時都不能用手扶。
2.行走時不能故意推、撞、踩他人。
3.結伴拋接沙包時不能往對方身上投。
游戲玩法:1.頂沙包,幼兒在場地上手拿一個沙包等待,教師先示范,將沙包放在自己的頭上,全體幼兒也把沙包放在自己的頭上。當聽到跟著老師走的口令時,幼兒一個個頭頂沙包放在自己的頭上,一個接一個跟在老師后面走。
2.拋接沙包。幼兒在場上分散站立,用雙手將自己的沙包向空中拋起,待沙包落下時接住,再跑向空中,下落時用雙手接住,如此反復。
注意事項:1.活動進行時提醒幼兒不能擁擠在一起,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互相碰撞和踩踏。
2對游戲中表現好的幼兒及時給與表揚,對自由散漫、故意影響他人的幼兒要給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