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23年高考真題及答案
2023高考已經圓滿結束了,作為天津的高考生,大家還記得試卷內容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天津2023年高考真題及完整答案解析(數學),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天津2023年高考真題及完整答案解析(數學)
高考填報志愿的基本原則
1、實事求是。考生要根據高等學校的特點,綜合考慮自己的高考成績以及德智體美等實際情況,對自己希望就讀的高校和專業進行綜合分析,全面考慮、統籌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確填報志愿的基礎,志愿不要偏高,偏高容易脫離實際,難以實現自己愿望;也不要偏低,偏低會影響將來的發展,造成遺憾。
2、拉開梯度。通常考生在同一批次志愿中選報院校志愿時,相鄰的兩個院校志愿的往年錄取最低分之間應有一定的“梯度”,或者說保持一定的錄取分數級差。例如,在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院校志愿的20個平行院校志愿中,考生可以選擇7所較為理想院校,選擇7所可能性較大的院校,最后再選擇6所最為穩妥的院校。先后順序可安排為,前邊7所“沖一沖”、中間7所“穩一穩”、后邊6所“保一保”。考生志愿拉開梯度,有助于增加錄取機會,降低填報志愿風險。
3、合理組合。在填報志愿時,與拉開梯度相配合,院校志愿的組合也很重要。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個人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招生院校中,填報自己最為理想的院校作為高端目標,填報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作為中端目標,再填報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院校作為實現升學目標的保證,合理、有序的組合自己的高考志愿。
根據報考人數,同一批次內的招生院校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生源充足且在錄取批次中分數較高的院校,第二類是生源足、在錄取批次中分數居中的院校,第三類是生源基本滿、在錄取批次中略高于批次控制分數線的院校,第四類是生源不足、采取了降分政策的院校。第一類院校可以填報在前7個位置,第二、第三類院校可以填報在中間和后面的位置,第四類院校可以填報在最后的位置。
平行志愿投檔時,當考生同時符合2所以上報考院校的投檔要求時,計算機系統會將考生投檔至序號在前的院校。因此,建議考生將最理想的院校志愿填寫在第一個院校志愿的位置上。
當然,招生院校的分類,在錄取前并沒有準確答案。填報志愿是一項群體性的共同活動,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考生需通過咨詢和了解招生院校的信息自行判斷或分類。
4、突出重點。一個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幾十所院校和專業,要想每個志愿都能夠發揮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對眾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氣質類型、能力狀況等情況,確定自己的專業性向,考慮自己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是適合學習基礎理論還是適合學習應用科學,有重點地選讀有關資料,設計自己的志愿方案。
高考填報志愿6個階段
1、接受中學組織的相關培訓
填報前,我市將組織兩次“市區校”三級培訓,通過培訓,重點了解批次設置、志愿設置、相關安排、錄取政策相關規定、填報策略及風險等,獲知高考成績后,考生和家長要重點了解有關招生信息,包括考生高考成績在全市的基本位置、招生院校近年在津錄取情況、今年招生計劃情況等。信息的主要來源渠道有:招考資訊網站、《普通高校在津招生錄取統計資料》《全國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計劃》和各高校在津招生章程、網站或咨詢電話、中學和區招辦、本市的新聞媒體等。
2、擬訂初步的志愿填報方案
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和綜合素質,在確定考生專業志向和掌握本年度招生信息的基礎上,擬定若干套志愿方案。主要包括不同地域志愿方案,不同院校志愿方案,不同專業志愿方案,地域、院校、專業組合的綜合方案等。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既要分析所選擇院校的綜合情況,也要考慮選報專業的特點和排名情況,還要看專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調整及平衡志愿方案
考生將初步擬定的志愿方案與中學老師、區招辦、院校招辦等招生機構人士進行溝通,充分征詢他們意見,并對他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進行綜合分析。填報志愿是一個群策群力的過程,制定一個良好、滿意的志愿方案,進行家庭協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家庭內部可以就院校地點的選擇、專業的選擇和上學期間的費用問題等進行協商。
4、確定志愿填報方案
在充分收集填報志愿的各種信息的基礎上,結合本人和家庭的實際狀況,特別是本人的學習志向、高考分數,最終確定本人的報考志愿方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是依據考生填報的志愿進行的,所以考生一定要按規定認真、規范、準確地填寫院校代碼、專業代碼等內容,文字、數字要清楚、工整,確保將自己的意愿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
5、考生通過系統正式填報志愿
確定志愿填報后,考生通過系統正式填報志愿,考生的報名單位通過“天津市高考考生志愿信息采集系統”采集考生的志愿信息。
6、考生確認志愿
為減少考生在填報志愿中的錯誤信息和失誤,各區招辦或報名單位依據考生填寫的志愿表,打印考生志愿信息確認表,組織考生進行志愿確認。考生核對無誤后,在考生志愿信息確認表上簽字負責。征詢志愿實行網上填報的方式,通過系統“確認信息”按鈕進行確認。考生志愿一經確認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進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