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寫方案網 > 教學教案 > 小學教案 >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

時間: 新華 小學教案

編寫教案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規劃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小學科學教案反思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小學科學教案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1

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

1、能說出物體的基本特征。

2、能比較出物體在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方面的不同。

二、科學探究

1、能用簡單的詞語描述物體的外部特征。

2、能觀察、比較物體的不同。

3、能簡要描述探究過程、陳述結論,并與同學們討論與交流。

4、能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反思與評價。

三、科學態度

1、能對常見的物體的觀察表現出探究興趣。

2、能如實描述觀察的物體。

3、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和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要求進行合作學習。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基于對物體外部特征的初步認識,了解物體的不同特征對人類有不同的用途。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鉛筆盒、作業本、詞典、橡皮、鉛筆、乒乓球、網球、海綿、木棒等物體。

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出示準備的材料,讓學生說說這些物品是什么?建立簡單的物體的概念。

2、提出要探究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這些物體有什么不同呢?”

二、探究與發現

活動:觀察物體

1、明確任務。觀察前要有明確目的,這樣觀察時就有了針對性,能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今天我們先從外部形態上找找它們的不同。

2、掌握方法比較的方法

與學生交流,你想怎么觀察,觀察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3、觀察比較。

4、匯報交流

5、得出結論。物體在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很多方面不同。

6、反思評價。

三、應用與拓展

1、說說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比較其他物體。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海綿體充滿空氣是浮在水面上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莖葉等器官,它們生長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過程與方法:

用簡圖畫出水生植物主要形態特征,能看懂維恩圖表達方式。

在觀察中提出問題,探究水葫蘆浮在水面秘密。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研究水生植物興趣,體會到水生植物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生命個體。

【教學重點】利用維恩圖總結水生陸生植物作為生命體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探究水生植物適應水生環境結構特點。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幾種常見水生植物,其中有水葫蘆和金魚藻,一個水槽,一張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常見水生植物

1、陸地上生長著許多植物水中也生長著許多植物。出示實物或圖片,這就是兩種常見水生植物水葫蘆和金魚藻。你課外調查到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經看到過哪些水生植物?(補充認識水花生、浮萍、蓮、菱、菖蒲、茭白等。)

二、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

1、觀察記錄:塑料袋中裝有水葫蘆和金魚藻,分發給各小組,要求放入水槽中(為了使金魚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觀察和簡圖記錄,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觀察它們在水中樣子,并用簡圖把它們畫下來。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較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處?對,都能浮在水面上,會有什么秘密呢?

3、探究:嘗試剖開水葫蘆葉柄,我們會有什么發現?這種海綿狀氣囊結構很輕,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適應水生植物環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結構?請課外繼續探究。

三、比較水葫蘆和金魚藻

水葫蘆和金魚藻有哪些相似之處?(除了形態結構特征外,還可以稍作拓展,如它們都會繁殖后代,都會死亡等。)它們是水生植物,它們生長需要什么條件?

四、比較水葫蘆和狗尾草

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與前堂課學生總結陸生植物唯恩圖進行比較,再次填寫維恩圖,完成對植物生命體特征梳理。(都有根莖葉、都會繁殖后代、壽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等)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的變化的活

動,感受大自然在春天發生的美妙變化,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觀察春天常見的植物和動物的生活習性等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動植物的情感和對動植物的進一步了解的觀察能力。

3、能感受春天的美好,熱愛大自然,能體驗與自然接觸的快樂和驚喜。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變化的活動。

教學用具:

春天里動植物的圖片、影象、剪貼畫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播放“春天在那里”音樂、課件

2、提問: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二、感受春天

1、看望植物

展示課件:春天悄悄的來了

2、尋找小動物

師:同學們在尋找春天的時候,除了花草樹木發生了變化,還看到了什么?

放課件:春天的小動物

三、總結

師:老師也去尋找春天了,你們想看看嗎?(放春天的錄象)

問:此時此刻,你想對春天說什么?春天美不美?是啊!春天給了我們這么多的禮物,嫩綠的小草,芳香的花朵,溫暖的春風,動聽的鳥鳴。你想用什么方式贊美春天呢?誰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春天?]

老師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贊美春天,可以嗎?(課件)

這么沒的春天,我們都看不夠了,你看:(簡筆畫)遠山變綠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柳樹發芽了,再畫上什么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描繪一幅春景圖。

這是課前同學們畫的,誰來帖一帖?

老師放音樂,幾個學生上黑板帖圖,其他同學唱歌。我們的春天真美麗,那么祖國的春天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來欣賞我們美麗的祖國。(放課件)

齊讀:祝愿我們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利用統計表記錄并比較塑料與其他材料在性質上的區別。

2、對于有關塑料性質的題目,能夠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過實驗證實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3、能從實驗結果中發現新題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舉例說出人們為了滿足城樓而不斷地研究開發新材料

2、能分別舉出兩個實例說明塑料制品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好處和引起的環境題目。

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說出塑料的多種性質,并能用三個以上的實例說明塑料的用途。

2、能舉出兩種以上新材料的性質和用途。

3、能舉例說出物品的特點與組成該物品材料的性質有關。

教學預備: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熱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學過程:

一、引進

塑料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

二、活動一:比較塑料尺子和木頭尺子

在書中的表中記錄兩種尺子的特性。

討論用塑料代替木頭有什么優點?有什么不足?

同組比較塑料尺子和木頭尺子

同學記錄

全班交流

三、活動二:塑料杯碰到熱水會怎樣?

提示:分別向塑料杯或礦泉水瓶內裝進冷水和熱水,觀察它們的變化。

學生自己猜測

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學生交流

四、活動三:戴手套

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兩只手的感覺一樣嗎?

學生實驗

學生交流

五、學習科學在線——活動四:熟悉新材料

1、熟悉書中先容的新材料

2、談談對新材料的感受

3、你想設計什么樣的新材料?

六、拓展

上學期我們曾經做過埋垃圾的實驗,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沒有腐爛?

板書設計:

塑料

塑料的用途

塑料的性質

新材料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

非標準單位的測量會導致結果的多樣,標準單位的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一,有助于確立科學的標準。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能較規范地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

【教學難點】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明確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教學準備】

給每組的材料:3個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個玻璃杯、1個量筒、1條紙帶、膠水、記錄紙若干。

【教學過程】

一、比較哪個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個不同的瓶子,里面裝有不等量的水。請學生猜測,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多,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說明理由。

2、怎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并說明為什么這么想。(師可適當提示前面所學的關于水的特性,如會流動、有重量、有體積等,鼓勵方法的多樣性)

3、交流討論,比較不同的方法,選擇操作最簡單的方法進行實踐操作。

4、生實踐操作后匯報結果。(如出現結果差異較大或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較水多多少

1、師:現在我們已知2號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嗎?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2、學生討論測量方法

預設1:生可能會直接說用有刻度的杯子,師需追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沒有有刻度的杯子,該怎么辦?

預設2:生可能一時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師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蓋等材料提示、引導,交流這些材料可怎么用。

預設3(可接預設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幫助測量,師可追問:用小杯子量了,還多出半杯怎么辦?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確,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3、自制刻度線測量

1)如果我們要給一個杯子畫刻度線,這些刻度線有什么用?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刻度間距要相同)

2)生實踐:自制的刻度條,并貼到一個玻璃杯上,再次比較三個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測量結果,發現并討論問題:

測量的結果相同嗎?

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測量結果不同呢?

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三、認識并使用量筒

1、師介紹量筒,并提示“測量要求”,問: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們自制的刻度比較,有哪些區別?

為什么量筒要平放?

為什么視線要與液面保持水平?

2、請學生用量筒測量三瓶水的多少,并匯報測量結果。(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量筒,或上課時間不夠,可采用教師演示方式進行)

3、師:你們知道這樣一瓶礦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嗎?(出示食物或照片)這個數值就表示了一瓶礦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體積了。

4、師: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在不斷嘗試中,調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細心觀察和準確測量的重要性;體會制作鐘擺的樂趣。

【教學重點】

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教學難點】

調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教學準備】

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臺、棉線、一根寬1厘米長30厘米的木條、稍大金屬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復習上節課內容,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2、閱讀課本P62上圖和文字,并作出預測。師出示上節課的實驗單擺再次演示。

3、小結:擺長不等同與繩長。

二、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

1、師出示金屬圓片,問: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條上,這個擺的擺動快慢會變化嗎?為什么?

2、學生小組實驗,把金屬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實驗記錄15秒內擺動的次數。記錄表見課本P62。

3、反饋數據。

4、思考:我們觀察到了什么變化?怎樣解釋這種變化呢?

5、師問:金屬圓片在木條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的快慢有影響嗎?

6、小組三次實驗并記錄金屬片掛在上、中、下處時,15秒內擺動的次數。

7、反饋數據。

8、解釋變化原因并小結。

三、做個鐘擺:

1、提出要求:利用剛才的材料,我們能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鐘擺嗎?

2、板書課題:做一個鐘擺。

3、小組嘗試調整制作。

4、請成功的小組展示鐘擺。板書設計:

做一個鐘擺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長則慢,短則快。

每分鐘擺動30次教學后記: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過程與方法:

運用不同感官仔細觀察比較水和油;用圖表方式記錄比較的結果,并進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愿意與他人合作,樂于交流尊重事實、重視證據。

【教學重點】觀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具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教學難點】運用不同感觀比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圖表的方式記錄比較的結果,并進行分析和交流。

【教學準備】

給每個小組準備:2個塑料杯、1片玻璃、1張蠟光紙、1支筷子、2個試管、2根長木條(可以是長一些的牙簽)1個玻璃杯、1個塑料瓶(礦泉水瓶)、1個水槽。

給每個學生準備:

記錄紙兩張。

【教學過程】

一、觀察水和食用油

1、導入:水是一種液體,你們知道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液體?

這些液體是否都一樣呢?今天我們以水和食用油為例,進行研究。

2、學生觀察:提供給每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兩者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并把觀察到的結果填寫在維恩圖中。(提示:在科學觀察中,一般不用嘗的方法)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師板書展示。

二、滴液比較

1、師:水和食用油除了我們剛才所觀察到的不同之外,還有不同之處嗎?比如,我們分別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蠟紙、玻璃片和報紙上,它們的狀態一樣嗎?

2、生猜測,并討論:在實驗中需要注意什么?(師適當提示:每一次將液滴滴在不同的物體上時,為了實驗的可靠,需同時多滴幾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簡單演示;要注意觀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體上后形成的形狀是否一樣)

3、生實踐,將觀察到的液滴狀態畫下來,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體上。

4、展示學生的記錄,并交流討論。

三、比較水和油的輕重

1、師: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種物質更重?我們有什么辦法比較?

2、生交流方法,并討論、判斷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方法進行實踐,判斷水重還是食用油重。(這一實驗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為演示實驗)

4、交流實驗結果,并嘗試根據實驗現象進行解釋。

5、請學生將觀察所得的結果補充到維恩圖中,師補充到板書中。

四、借助多種容器,進一步觀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點

1、師演示,將水和食用油分別倒入一些形狀不同的容器中,請學生觀察它們有哪些相同的特點。

2、生交流、小結。將兩者的相同點補充到維恩圖中

五、總結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處,又有哪些相同之處?

重點討論它們的相同之處其他液體也具有嗎?這些相同點,固體具有嗎?

2、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對于水是怎樣的一種液體,你們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8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能夠從“玩”中提出問題。

(2)會提問題。

2.知識與技能:

找出與科學家發明創造的相似之處,認識科學是什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我們也能做科學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學家。

教學準備

學生自備:自帶各種玩具。

教學過程:

(一)導課: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愛迪生。

(二)自主學習:

1.講科學家的故事:

(1)同學們相互講;

(2)學生閱讀P5的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3)老師講青霉素的發現和濾毒罐的發明故事。

2.將愛迪生發明電燈的過程與我們吹泡泡的游戲比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記在書后的活動記錄上。

(1)學生比較并記錄;

(2)學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帶來的玩具。

(1)玩一玩從自己家里帶來的玩具,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2)學生分組研究;

(3)匯報交流;

(4)得出結論。科學就是這樣的。原來科學離我們這么近。我們也能做科學家。

4.看P6上的一幅圖,說一說科學是什么?

(1)學生觀察研究;

(2)師生講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問題→觀察測量查問資料→思考→得出結論。

5.觀察我們周圍的事物,每個小科學家提出10個科學的問題,記在書后P74頁的表格里。提出后能夠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三)板書設計:

做一位小科學家

自然界→提出問題→觀察測量

查問資料→思考→得出結論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9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推測地球的內部構造。

2、能夠制作一個地球結構的模型。

3、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

4、小學科學《地球的內部》教案:讓學生在活動中樹立科學的自然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能夠選擇制作地球構造的模型并準確地表述對地球構造的探究結果;

難點:體會科學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義。

教師準備:煮熟的雞蛋一個;分別裝有水、細沙、小石頭的黑色膠卷盒三個。

學生準備: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小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科學課。(師指地球儀)問:這是什么?

生:地球儀。

師:通過前兩課的學習,我們對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告訴大家你們了解到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識嗎?

生1:我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

生2:我了解到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態的。

生3:我了解到地球上有高山,有峽谷,有平原。

生4:……

師: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關于地球,你們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回答)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重點了解地球的內部。(板書課題)

二、了解地球內部結構

師:地球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你們知道嗎?

生猜測。

師:關于地球內部的結構,教材告訴了我們一些信息,老師也為大家搜集了相關的資料。請大家仔細閱讀教材21頁和老師發給大家的資料,讀后用一段最簡潔的話概括出你了解到的地球內部的信息,把它寫到資料紙上。

學生閱讀,概括信息。

師生交流信息。

根據交流的情況,教師大屏幕出示地球內部結構圖,觀察。

在交流過程中板書:地殼 地幔 地核

師:看到這個地球內部的構造示意圖,你覺得像什么?

生:雞蛋。

師:我們切開雞蛋觀察一下,對照你所觀察到的,說說地核、地幔、地核與蛋殼、蛋白、蛋黃之間有何相似之處。

教師剖開雞蛋,指導學生弄懂二者的相似之處。

三、指導學生探究

師:這些信息是科學家得出的。那么,科學家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呢?我們先來看一組有關地表現象的圖片。請看大屏幕。

教師課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熱、海嘯等圖片,讓學生進行觀看。

師:從這幾幅圖中你了解了地球內部的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地球的內部有熾熱的巖漿。

生2:我知道地球內部蘊藏著巨大的力量。

生3:我知道了地球的內部是活動的。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科學家們從這些表象中推測出地球內部的許多信息,其實,他們還運用了實驗的方法來探索地球內部的秘密。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講桌上有三個密封的膠卷盒,里面裝有不同的物品。在不打開蓋子的前提下,你們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裝的是什么?你準備怎樣做?

學生討論準備如何做,得出方法:搖,鉆等。

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匯報交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并提示學生完整的表達)

師:剛才的游戲我們進行得很成功。我們都當了一次小科學家,因為科學家們也是通過這樣的辦法揭開地球內部的結構秘密的。

四、制作地球構造模型

師:同學們現在對地球的內部構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有興趣用橡皮泥做一個地球構造模型嗎?

小組討論制作的方法和順序,師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相機課件展示制作步驟:

(1)先捏成一個直徑約1厘米的紅色橡皮泥小球做內核。

(2)再捏一個直徑約1.7厘米的黃色橡皮泥小球,壓成一個薄餅做外核。

(3)然后捏一個直徑約2.2厘米的白色橡皮泥小球,壓成一個薄餅做地幔。

(4)用一層薄薄的灰色橡皮泥做地殼。

(5)最后小組合作進行組裝。

小組活動。合作動手做地球模型。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制作完成后,提醒學生把桌面整理干凈)

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構造模型,師生共同評價。

五、拓展引伸。

師:對于地球內部的構造,現在仍然還有許多迷團,許多信息科學家也是一種預測。老師希望你們課后能多搜集一些有關地球內部的資料進行整理,并與大家一起進行交流,好嗎?下課!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10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來認識土壤。會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顆粒,含有動植物和它們的遺體

3.能夠建立土壤是個混合物的概念。

教學重點: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來認識土壤。會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顆粒,含有動植物和它們的遺體

教學難點: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來認識土壤。會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顆粒,含有動植物和它們的遺體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一塊土地、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只放大鏡、一份土壤研究記錄表、每組一小桶水。

學生準備:一根木棒、一張白紙、一只塑料杯子、一個硬紙板碟子、一把小鏟子、一塊抹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今天來研究有關土壤的知識。

二、自主學習

1. 說說你對土壤的認識

(1)你對土壤已經知道了些什么?

(2)小組內交流、分組匯報。

(3)在活動記錄卡上記錄你已經知道的有關土壤的知識。

2. 挖土壤(室外活動)

把學生帶到校園里事先選好的一塊土地,讓學生自主去挖泥土。

3. 觀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鋪上報紙,把挖來的泥土倒在報紙上,仔細觀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經知道的?你最驚奇的發現是什么?

(2)小組內交流、分組匯報。

(3)在活動記錄卡上記下或畫下你的觀察結果。

4. 你還想知道有關土壤的什么知識

(1)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2)小組內交流

(3)在活動記錄卡上記下或畫下你想知道的問題。

三、課后研究

花一定的時間去自主研究一下你們提出的問題,把研究結果記錄下來。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11

教學目標:

1.彩泥制作學會揉、壓、搓等技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

2.能隨意取橡皮泥,通過分泥、團圓、壓扁、擠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樣式的花朵形狀。

3.通過學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激發學生愛護植物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準備:

課件、彩泥、硬紙板、彩泥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讓我們一起拍拍小手吧!

2、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圓圓,它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你們愿意嗎?

二、基本部分:

1、游戲:《彩泥變變變》

①揉一揉:彩泥變成湯圓

②壓一壓:湯圓變大餅,比一比誰的餅大。

③搓一搓:湯圓變面條,比一比誰的面條長。

讓幼兒自己變一變,說一說變成了什么。

2、同學們,彩泥好玩嗎?今天是圓圓的生日,圓圓有一個生日愿望?

圓圓:我最喜歡夏天五顏六色的花朵,可是現在是冬天,花朵都枯萎了,我想看盛開是美麗花朵,

你們能幫我實現生日愿望嗎?

3、老師邊播放課件邊動手演示花朵的制作過程。

講解彩泥花朵的制作的過程:

制作一個黃色的小球,五個紅色的小球,兩個綠色的小球和綠色的長條。按照順序粘在白紙板上。

師:讓我們一起用彩泥做出漂亮的花朵,幫小彩泥實現愿望把!

4、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結束部分:

1、讓大家和老師來欣賞一下你們的作品。

2、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12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二課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初步感知可以從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象來描述天氣;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2.過程與方法:能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提該關心天氣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教學準備:

1.用天氣符號標注城市天氣情況的中國地圖一張;

2.每組一套天氣符號卡片;

3.天氣現象歸類表格和關于天氣網狀圖各一份;

4.每個學生科學記錄本各一本。

教學過程:

一、認識天氣現象

1.出示一張“城市天氣預報圖”:這是一幅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圖,圖中顯示了哪些天氣現象?

2.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貼相應的天氣符號并寫上名稱。

3.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天氣現象?(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符號)

4.發給每一組一套天氣符號:請大家對這些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5.匯報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氣怎樣?

1.今天的天氣怎樣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出示觀察要求:請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實小組長進行管理。

3.帶上科學記錄本和筆排隊到操場上分組進行觀察,教師巡視。(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

4.回到教室進行交流:請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觀察到天氣現象。

5.學生匯報,教師展示學生的記錄。

6.提問: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么衣服?)

7.認識“網狀圖”的使用:剛才同學們在匯報的時候想到一點說一點,有沒有辦法把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更直觀地表示出來的方法呢?打開書本第45頁,看看書本上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一個好方法?

8.帶讀提示語。

9.看明白了嗎?有不明白的請提問。

10.請你學著書本上的方法,在科學記錄本上為今天的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作一張“網狀圖”。

三、總結

剛才我們觀察的是今天的天氣,那么明天又會天氣怎樣呢?后天呢?一個月內我們杭州的天氣又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請大家每天都能把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了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這里的天氣變化是這樣的。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13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韌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索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利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比較材料軟硬的方法。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木頭、紙、金屬和塑料各兩根,鐵、銅、鋁等金屬片各一條,砂紙、玻璃杯、熱水。

教師準備:電路檢測器、榔頭

【學習流程】

一、比較硬度

1.比較紙和木頭的軟硬,出示紙和木頭,說說它們誰更硬一些?你是怎樣觀察到的?(紙一折就變形,而木頭不容易折)

2.比較紙、木頭、金屬的軟硬,再出示金屬一條,這三材料誰更硬一些

你是怎樣觀察到的?

①學生說說自己的原先觀察結果,可能會出現方面,那金屬條和木塊誰更硬一些(用壓、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區分它們的軟硬)

②提出:判斷一種材料是否比另一種更堅硬,可以用刻劃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種材料表面劃出痕跡,就表示它比較硬,反之則可能硬度相同或較小。

③學生嘗試用木頭在金屬上刻劃或金屬在木頭上刻劃,看怎樣做能劃出痕跡。

3.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的軟硬

①如果再給你一種材料:塑料,它們的軟硬又會是怎樣的?(學生猜測)

②可以怎樣檢測它們的軟硬?

③怎樣做到有序地觀察?(出示書P48的記錄表)

④實驗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再適當補充,出示活動題方)

活動提示:

⑴依次選擇其中一種材料,分別去刻劃另兩種材料的平面處。

⑵用力適度,并盡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劃時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打"√",不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打"×"。

⑷要求每個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劃傷手指。

⑸根據我們觀察到的結果,將木頭、紙、金屬和塑料按硬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哪種材料最硬?

二、認識金屬

說說周圍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屬?

為什么用金屬不用其它材料(根據學生的舉例,出示材料開展實驗)

1.易傳熱

將大小相同的木條、塑料和金屬條同時放入熱水中,過一段時間,用手摸一摸哪一種材料最熱?

2.能導電

教師演示,將木條、塑料、金屬條分別接入電路檢測器,觀察電燈泡是否發亮

3.延展性

試著用榔頭輕輕敲打銅絲,觀察銅絲發生了什么變化?

4.有金屬

用砂紙磨擦鐵釘、磨擦部位發生了什么變化?

三、飲料罐的故事

1.組織學生閱讀第50頁,了解一個飲料罐的生產流程

2.討論

①鋁片之所可以做成飲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屬的什么性質?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流程中,要消耗哪些資源,會產生哪些問題?

③我們怎樣合理使用消費金屬材料?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14

學情分析

食物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最愛吃什么最討厭什么,談起來滔滔不絕。然而究竟吃什么才健康?這是學生所困惑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則采用卡片來記錄,擺卡片來研究,最終得出對人的食物的一般認識。使之感到了研究的快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我們一天要吃很多種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制作食物名稱記錄卡片,拼擺食物記錄卡片,對食物進行數量的統計和類別的劃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開始有意識地關注所吃的食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意識地關注所吃的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

難點:通過記錄一天的食物,發現問題和規律。會給多種食物組成的食品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進行食物記錄的卡片紙(每人20張)、食物分類記錄單(每組1份)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發放一天的食物調查記錄表(附后),讓學生在家里做好記錄。[學生記錄的過程不單是為上課準備資料,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讓學習在家里學習,實現了學習的空間的開放;讓學生的學習從課上延伸到課前,實現了學習時間的開放;讓學生向家長學習,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轉變。由此可見學生記錄的過程實際是一個開放的科學學習的過程。]

二、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研究食物。關于食物你了解多少?[學生的科學學習是在其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的學習,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是我們教學的起點,這一問題正是為了了解學生對食物這一概念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在此要引導學生對食品與食物這二個概念加以區別,以防止在書寫卡片時兩者相混淆。]

2、你最愛吃什么食物?

3、你最討厭什么食物?

4、提出研究的問題:我們究竟吃什么才健康?讓我們通過這節課的研究來尋找答案吧。

[最喜歡吃的食物與最討厭的食物是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在這一話題的討論中,學生會發現同一種食物有的同學喜歡,有的同學討厭。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吃什么呢?這正是我們這節課研究的問題。]

三、討論研究方法

1、交流研究方法。你覺得我們該怎樣開始我們的研究?

2、啟發學生在科學研究中應注意選取樣本。我們就以昨天的一天的食物為樣本來研究。

[研究方法的確定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環節的活動旨在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選取與研究內容的關系,并初步學習選取研究方法。]

四、記錄與統計

我們的研究其實從昨天已經開始,拿出我們昨天填寫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并且了解了一些食品由那些食材加工成的。想不想和同學交流一下?[這一交流活動是對家庭學習的驗收,也為下一步填寫卡片做好了準備。]

1、下面我們就把昨天吃的食物記錄在卡片上。(投影出示以下提示語來指導填寫卡片的方法)

2、一張卡片只記錄一種食物名稱。

重復的食物要分多次分別記錄。

多種食物組成的食品要用多張卡片記錄食物名。

3、學生根據記錄表填寫卡片。

4、初步統計。

6、數一數共用了幾張卡片?這說明了什么?把重復的食物卡片用釘書器釘在一起。重復最多的是那些食物?這又說明了什么?

五、整理與研究

1、小組內將重復的卡片釘在一起。

2、把卡片平擺在桌子上。這么多食物我們怎么研究呢?啟發給它們分類。

3、如何分類呢?討論確定分類方法。(如,可以生食的食物與熟食的食物;主食與副食;動物類與植物類食物)

[給物體分類學生并不陌生,但由于其生活經驗所限,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有些食物分類不清的情況。為此,組織全班同學首先將食物分成動物與植物類,分類中出現了諸如水、鹽、食品填加劑等無法歸屬的問題。這時指導用“其他”來涵概。]

4、分組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將食物分類。

5、討論交流分類方法。組織學生間的討論,統一認識達成共識。[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也對人的食物的多樣性有所認識]

六、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覺得人一天中應該吃那些食物才健康?[通過本問題的討論旨在使學生明白,人是雜食性動物,因此,沒有一種食物能包括人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從而糾正學生的偏食現象。]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1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許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若冰縮的性質,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有些固體和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是熱縮冷脹的。

過程與方法:

1、設計簡單操作的實驗活動,有效地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象。

2、正確使用酒精燈給物體快速加熱。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對探究各種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表現出更濃的興趣。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象。

教學難點

設計實驗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象。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酒精燈、銅球熱脹冷縮演示器;墊圈(鋼絲條)、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塊等;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觀察銅球的熱脹冷縮現象

1、我們知道了液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后,你還想知道什么?到底固體會不會熱脹冷縮,現在我們就來做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2、教師出示實驗材料:這里有一個銅球,這里還有一個金屬環,銅球剛好能通過金屬環。我們就用這個裝置來做實驗。

3、你們認為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根據什么現象知道固體的金屬球有沒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4、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銅球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預設:通過分析材料,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的方法,也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驗,但要給學生準備棉質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這個活動中還要特別強調使用酒精燈和不可直接觸摸加熱后的銅球等安全問題。)

二、觀察鋼條的熱脹冷縮現象

、小結:我們發現金屬墊片和鋼絲條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有了前面觀察銅球的討論和實踐,讓學生嘗試去觀察其他金屬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讓他們根據觀察材料思考、討論、設計實驗方法,教師只要稍作提示,學生們可以想出各種有效的觀察方法來)

三、金屬熱脹冷縮嗎

1、師:銅球和鋼條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會熱脹冷縮呢?

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許多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通過前幾課的學習,我們有必要讓學生對之前所觀察到的一個個單個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的認識做個提升,需要組織學生加顧一系列觀察實驗的現象,并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

板書設計

金屬熱脹冷縮嗎

銅、鋼......大多數金屬熱脹冷縮

(銻、鉍----熱縮冷脹)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篇16

第二課校園樹木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環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觀察樹干。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不足。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變化。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觀察描述和比較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方法

1.總任務:分小組進行觀察,每個小組盡量觀察不同樹木;小組內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樹長在校園哪個地方?我們怎么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觀察方法來觀察新內容?(畫簡圖、測量樹干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4.比較:我們能比書上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觀察筆記。)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高度等)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發現?

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樹葉和果實。這是樹果實。這是我樹皮拓片。

(拓印樹皮圖案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顏色。)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內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順序來記錄。能貼上收集到實物標本。

三、整理我們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里哪一棵樹嗎?

3.比較我們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生長需要什么樣條件?

不同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現了這么多大樹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大樹,在課外繼續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意外發現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發現張貼于科學學習欄目內。(對總結內容須得從學生實際觀察基礎上進行,學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就總結到什么程度,書上總結內容僅作樣本供參考。)

樹不同之處:樹冠有大小樹干有粗細有樹皮光滑,有粗糙結果實不一樣葉片不一樣……

板書設計:樹相同之處:

它們都長在泥土里

都需要陽光、水

都有樹干、樹皮

都有樹葉、果實

517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里巴巴诚信通温州、台州、宁波、嘉兴授权渠道商-浙江联欣科技提供阿里会员办理 | 专注提供国外机电设备及配件-工业控制领域一站式服务商-深圳市华联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膏剂灌装旋盖机-眼药水灌装生产线-西林瓶粉剂分装机-南通博琅机械科技 | 浴室柜-浴室镜厂家-YINAISI · 意大利设计师品牌 | 咿耐斯 |-浙江台州市丰源卫浴有限公司 | 南京和瑞包装有限公司| 钢托盘,铁托盘,钢制托盘,镀锌托盘,饲料托盘,钢托盘制造商-南京飞天金属13260753852 | 成人纸尿裤,成人尿不湿,成人护理垫-山东康舜日用品有限公司 | 立刷【微电签pos机】-嘉联支付立刷运营中心 | 意大利Frascold/富士豪压缩机_富士豪半封闭压缩机_富士豪活塞压缩机_富士豪螺杆压缩机 | 土壤养分检测仪_肥料养分检测仪_土壤水分检测仪-山东莱恩德仪器 大型多片锯,圆木多片锯,方木多片锯,板材多片锯-祥富机械有限公司 | 温州在线网| 高速混合机_锂电混合机_VC高效混合机-无锡鑫海干燥粉体设备有限公司 | 大连海岛旅游网>>大连旅游,大连海岛游,旅游景点攻略,海岛旅游官网 | 北京康百特科技有限公司-分子蒸馏-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实验室分子蒸馏设备 | 转子泵_凸轮泵_凸轮转子泵厂家-青岛罗德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步入式高低温测试箱|海向仪器| 电磁铁_推拉电磁铁_机械手电磁吸盘电磁铁厂家-广州思德隆电子公司 | [官网]叛逆孩子管教_戒网瘾学校_全封闭问题青少年素质教育_新起点青少年特训学校 | 水冷散热器_水冷电子散热器_大功率散热器_水冷板散热器厂家-河源市恒光辉散热器有限公司 | 温湿度记录纸_圆盘_横河记录纸|霍尼韦尔记录仪-广州汤米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外贸资讯网 - 洞悉全球贸易,把握市场先机 | 爱佩恒温恒湿测试箱|高低温实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您身边的模拟环境试验设备技术专家-合作热线:400-6727-800-广东爱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实验室装修_实验室设计_实验室规划设计- 上海广建净化工程公司 | 洛阳防爆合格证办理-洛阳防爆认证机构-洛阳申请国家防爆合格证-洛阳本安防爆认证代办-洛阳沪南抚防爆电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马尔表面粗糙度仪-MAHR-T500Hommel-Mitutoyo粗糙度仪-笃挚仪器 | 成都热收缩包装机_袖口式膜包机_高速塑封机价格_全自动封切机器_大型套膜机厂家 | 直读光谱仪,光谱分析仪,手持式光谱仪,碳硫分析仪,创想仪器官网 | 吊篮式|移动式冷热冲击试验箱-二槽冷热冲击试验箱-广东科宝 | 电池高低温试验箱-气态冲击箱-双层电池防爆箱|简户百科 | 东莞海恒试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电机铸铝配件_汽车压铸铝合金件_发动机压铸件_青岛颖圣赫机械有限公司 | 河南砖机首页-全自动液压免烧砖机,小型砌块水泥砖机厂家[十年老厂] | 爱德华真空泵油/罗茨泵维修,爱发科-比其尔产品供应东莞/杭州/上海等全国各地 | 自动售货机_无人售货机_专业的自动售货机运营商_免费投放售货机-广州富宏主官网 | 焦作网 WWW.JZRB.COM| 真空冷冻干燥机_国产冻干机_冷冻干燥机_北京四环冻干 | 合肥风管加工厂-安徽螺旋/不锈钢风管-通风管道加工厂家-安徽风之范 | 包装机传感器-搅拌站传感器-山东称重传感器厂家-济南泰钦电气 | 一礼通 (www.yilitong.com)-企业礼品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平台 | 美国查特CHART MVE液氮罐_查特杜瓦瓶_制造全球品质液氮罐 | 激光内雕_led玻璃_发光玻璃_内雕玻璃_导光玻璃-石家庄明晨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内雕-内雕玻璃-发光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