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寫方案網 > 教學教案 > 小學教案 >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小學教案

教案使教師能夠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么寫出優秀的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這里給大家分享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便大家學習。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來認識土壤。會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顆粒,含有動植物和它們的遺體

3.能夠建立土壤是個混合物的概念。

教學重點: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來認識土壤。會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顆粒,含有動植物和它們的遺體

教學難點: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來認識土壤。會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顆粒,含有動植物和它們的遺體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一塊土地、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只放大鏡、一份土壤研究記錄表、每組一小桶水。

學生準備:一根木棒、一張白紙、一只塑料杯子、一個硬紙板碟子、一把小鏟子、一塊抹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今天來研究有關土壤的知識。

二、自主學習

1. 說說你對土壤的認識

(1)你對土壤已經知道了些什么?

(2)小組內交流、分組匯報。

(3)在活動記錄卡上記錄你已經知道的有關土壤的知識。

2. 挖土壤(室外活動)

把學生帶到校園里事先選好的一塊土地,讓學生自主去挖泥土。

3. 觀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鋪上報紙,把挖來的泥土倒在報紙上,仔細觀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經知道的?你最驚奇的發現是什么?

(2)小組內交流、分組匯報。

(3)在活動記錄卡上記下或畫下你的觀察結果。

4. 你還想知道有關土壤的什么知識

(1)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2)小組內交流

(3)在活動記錄卡上記下或畫下你想知道的問題。

三、課后研究

花一定的時間去自主研究一下你們提出的問題,把研究結果記錄下來。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螞蟻的身體特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能夠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觀察的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

教學準備 小組或個人觀察用的裝在玻璃瓶里的螞蟻,白紙、放大鏡、小盆子、小瓶蓋或小木塊,搭"橋"用的小紙條,記錄用的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觀察過螞蟻嗎?螞蟻是怎樣的?能畫一只大螞蟻嗎?讓我們仔細觀察觀察螞蟻吧!

二、觀察哪一只螞蟻。

1.選擇觀察瓶里的螞蟻,還是放在白紙上的螞蟻?

2.選擇瓶里的螞蟻觀察,有利與不利的地方;選擇白紙上爬的螞蟻觀察,有利與不利的地方;

三、把螞蟻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1.把螞蟻放在什么地方觀察,既能看清楚,又不會到處亂爬?

2.用什么辦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辦法可以使螞蟻不亂爬?

3.在盆子里倒一點水,水中央放一個小瓶蓋或小木塊,讓一只螞蟻爬到瓶蓋上。螞蟻只能停留在瓶蓋上,不能到處亂爬了。不過,用什么辦法讓螞蟻爬到瓶蓋上去呢?

四、用放大鏡觀察螞蟻。

1.小組內交流一下,怎樣觀察螞蟻的身體。

2.分發放大鏡觀察螞蟻。注意控制觀察時的呼吸,別吹走了螞蟻。

五、討論螞蟻身體的特點。

1.螞蟻的身體是怎樣的?

2.和蝸牛比較,螞蟻的身體有什么特點?

3.和蝗蟲比較,螞蟻的身體有什么特點?

六、試一試。

1.看看瓶蓋上的螞蟻的行動,試著解釋螞蟻怎么不到處亂爬了。

2.如果再放一個瓶蓋,在兩個瓶蓋上搭一座"橋",猜猜螞蟻會怎樣?

3.試一試。

4.怎么解釋螞蟻的反應呢?螞蟻想家了吧?如果把螞蟻放在教室地面上,螞蟻能找回自己的家嗎?

七、送螞蟻回家。

這些螞蟻原來住在什么地方,我們就把它們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中,請別忘了送小動物們回家,讓它們回到各自的生活環境中去。在送小動物回家的過程中,我們還可能會有新的觀察發現呢!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海綿體充滿空氣是浮在水面上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莖葉等器官,它們生長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過程與方法:

用簡圖畫出水生植物主要形態特征,能看懂維恩圖表達方式。

在觀察中提出問題,探究水葫蘆浮在水面秘密。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研究水生植物興趣,體會到水生植物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生命個體。

【教學重點】利用維恩圖總結水生陸生植物作為生命體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探究水生植物適應水生環境結構特點。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幾種常見水生植物,其中有水葫蘆和金魚藻,一個水槽,一張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常見水生植物

1、陸地上生長著許多植物水中也生長著許多植物。出示實物或圖片,這就是兩種常見水生植物水葫蘆和金魚藻。你課外調查到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經看到過哪些水生植物?(補充認識水花生、浮萍、蓮、菱、菖蒲、茭白等。)

二、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

1、觀察記錄:塑料袋中裝有水葫蘆和金魚藻,分發給各小組,要求放入水槽中(為了使金魚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觀察和簡圖記錄,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觀察它們在水中樣子,并用簡圖把它們畫下來。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較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處?對,都能浮在水面上,會有什么秘密呢?

3、探究:嘗試剖開水葫蘆葉柄,我們會有什么發現?這種海綿狀氣囊結構很輕,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適應水生植物環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結構?請課外繼續探究。

三、比較水葫蘆和金魚藻

水葫蘆和金魚藻有哪些相似之處?(除了形態結構特征外,還可以稍作拓展,如它們都會繁殖后代,都會死亡等。)它們是水生植物,它們生長需要什么條件?

四、比較水葫蘆和狗尾草

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與前堂課學生總結陸生植物唯恩圖進行比較,再次填寫維恩圖,完成對植物生命體特征梳理。(都有根莖葉、都會繁殖后代、壽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等)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4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韌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索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利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比較材料軟硬的方法。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木頭、紙、金屬和塑料各兩根,鐵、銅、鋁等金屬片各一條,砂紙、玻璃杯、熱水。

教師準備:電路檢測器、榔頭

【學習流程】

一、比較硬度

1.比較紙和木頭的軟硬,出示紙和木頭,說說它們誰更硬一些?你是怎樣觀察到的?(紙一折就變形,而木頭不容易折)

2.比較紙、木頭、金屬的軟硬,再出示金屬一條,這三材料誰更硬一些

你是怎樣觀察到的?

①學生說說自己的原先觀察結果,可能會出現方面,那金屬條和木塊誰更硬一些(用壓、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區分它們的軟硬)

②提出:判斷一種材料是否比另一種更堅硬,可以用刻劃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種材料表面劃出痕跡,就表示它比較硬,反之則可能硬度相同或較小。

③學生嘗試用木頭在金屬上刻劃或金屬在木頭上刻劃,看怎樣做能劃出痕跡。

3.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的軟硬

①如果再給你一種材料:塑料,它們的軟硬又會是怎樣的?(學生猜測)

②可以怎樣檢測它們的軟硬?

③怎樣做到有序地觀察?(出示書P48的記錄表)

④實驗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再適當補充,出示活動題方)

活動提示:

⑴依次選擇其中一種材料,分別去刻劃另兩種材料的平面處。

⑵用力適度,并盡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劃時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打"√",不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打"×"。

⑷要求每個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劃傷手指。

⑸根據我們觀察到的結果,將木頭、紙、金屬和塑料按硬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哪種材料最硬?

二、認識金屬

說說周圍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屬?

為什么用金屬不用其它材料(根據學生的舉例,出示材料開展實驗)

1.易傳熱

將大小相同的木條、塑料和金屬條同時放入熱水中,過一段時間,用手摸一摸哪一種材料最熱?

2.能導電

教師演示,將木條、塑料、金屬條分別接入電路檢測器,觀察電燈泡是否發亮

3.延展性

試著用榔頭輕輕敲打銅絲,觀察銅絲發生了什么變化?

4.有金屬

用砂紙磨擦鐵釘、磨擦部位發生了什么變化?

三、飲料罐的故事

1.組織學生閱讀第50頁,了解一個飲料罐的生產流程

2.討論

①鋁片之所可以做成飲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屬的什么性質?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流程中,要消耗哪些資源,會產生哪些問題?

③我們怎樣合理使用消費金屬材料?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5

第二課校園樹木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環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觀察樹干。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不足。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變化。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觀察描述和比較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方法

1.總任務:分小組進行觀察,每個小組盡量觀察不同樹木;小組內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樹長在校園哪個地方?我們怎么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觀察方法來觀察新內容?(畫簡圖、測量樹干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4.比較:我們能比書上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觀察筆記。)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高度等)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發現?

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樹葉和果實。這是樹果實。這是我樹皮拓片。

(拓印樹皮圖案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顏色。)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內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順序來記錄。能貼上收集到實物標本。

三、整理我們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里哪一棵樹嗎?

3.比較我們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生長需要什么樣條件?

不同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現了這么多大樹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大樹,在課外繼續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意外發現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發現張貼于科學學習欄目內。(對總結內容須得從學生實際觀察基礎上進行,學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就總結到什么程度,書上總結內容僅作樣本供參考。)

樹不同之處:樹冠有大小樹干有粗細有樹皮光滑,有粗糙結果實不一樣葉片不一樣……

板書設計:樹相同之處:

它們都長在泥土里

都需要陽光、水

都有樹干、樹皮

都有樹葉、果實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環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觀察樹干。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不足。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變化。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觀察描述和比較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方法

1、總任務:分小組進行觀察,每個小組盡量觀察不同樹木;小組內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樹長在校園哪個地方?我們怎么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觀察方法來觀察新內容?(畫簡圖、測量樹干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4、比較:我們能比書上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觀察筆記。)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高度等)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發現?

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樹葉和果實。這是樹果實。這是我樹皮拓片。

(拓印樹皮圖案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顏色。)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內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順序來記錄。能貼上收集到實物標本。

三、整理我們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里哪一棵樹嗎?

3、比較我們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生長需要什么樣條件?

不同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現了這么多大樹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大樹,在課外繼續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意外發現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發現張貼于科學學習欄目內。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7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推測地球的內部構造。

2、能夠制作一個地球結構的模型。

3、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

4、小學科學《地球的內部》教案:讓學生在活動中樹立科學的自然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能夠選擇制作地球構造的模型并準確地表述對地球構造的探究結果;

難點:體會科學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義。

教師準備:煮熟的雞蛋一個;分別裝有水、細沙、小石頭的黑色膠卷盒三個。

學生準備: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小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科學課。(師指地球儀)問:這是什么?

生:地球儀。

師:通過前兩課的學習,我們對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告訴大家你們了解到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識嗎?

生1:我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

生2:我了解到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態的。

生3:我了解到地球上有高山,有峽谷,有平原。

生4:……

師: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關于地球,你們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回答)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重點了解地球的內部。(板書課題)

二、了解地球內部結構

師:地球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你們知道嗎?

生猜測。

師:關于地球內部的結構,教材告訴了我們一些信息,老師也為大家搜集了相關的資料。請大家仔細閱讀教材21頁和老師發給大家的資料,讀后用一段最簡潔的話概括出你了解到的地球內部的信息,把它寫到資料紙上。

學生閱讀,概括信息。

師生交流信息。

根據交流的情況,教師大屏幕出示地球內部結構圖,觀察。

在交流過程中板書:地殼 地幔 地核

師:看到這個地球內部的構造示意圖,你覺得像什么?

生:雞蛋。

師:我們切開雞蛋觀察一下,對照你所觀察到的,說說地核、地幔、地核與蛋殼、蛋白、蛋黃之間有何相似之處。

教師剖開雞蛋,指導學生弄懂二者的相似之處。

三、指導學生探究

師:這些信息是科學家得出的。那么,科學家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呢?我們先來看一組有關地表現象的圖片。請看大屏幕。

教師課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熱、海嘯等圖片,讓學生進行觀看。

師:從這幾幅圖中你了解了地球內部的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地球的內部有熾熱的巖漿。

生2:我知道地球內部蘊藏著巨大的力量。

生3:我知道了地球的內部是活動的。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科學家們從這些表象中推測出地球內部的許多信息,其實,他們還運用了實驗的方法來探索地球內部的秘密。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講桌上有三個密封的膠卷盒,里面裝有不同的物品。在不打開蓋子的前提下,你們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裝的是什么?你準備怎樣做?

學生討論準備如何做,得出方法:搖,鉆等。

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匯報交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并提示學生完整的表達)

師:剛才的游戲我們進行得很成功。我們都當了一次小科學家,因為科學家們也是通過這樣的辦法揭開地球內部的結構秘密的。

四、制作地球構造模型

師:同學們現在對地球的內部構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有興趣用橡皮泥做一個地球構造模型嗎?

小組討論制作的方法和順序,師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相機課件展示制作步驟:

(1)先捏成一個直徑約1厘米的紅色橡皮泥小球做內核。

(2)再捏一個直徑約1.7厘米的黃色橡皮泥小球,壓成一個薄餅做外核。

(3)然后捏一個直徑約2.2厘米的白色橡皮泥小球,壓成一個薄餅做地幔。

(4)用一層薄薄的灰色橡皮泥做地殼。

(5)最后小組合作進行組裝。

小組活動。合作動手做地球模型。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制作完成后,提醒學生把桌面整理干凈)

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構造模型,師生共同評價。

五、拓展引伸。

師:對于地球內部的構造,現在仍然還有許多迷團,許多信息科學家也是一種預測。老師希望你們課后能多搜集一些有關地球內部的資料進行整理,并與大家一起進行交流,好嗎?下課!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8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大樹的年輪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事情能夠記錄時間的長短。

2、經歷一次運用各種方法尋找時間留下的各種痕跡的活動過程。

3、使學生初步認識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事物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教學重點:會尋找時間的痕跡,知道時間的可貴。

教學難點: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事物所發生的變化。

教學準備:自己以前的照片、作品、舊衣物等,搜集能夠記錄自己生長過程的植物與動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我們都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時間不以我們人的意愿而停留,在這個世界里,是否存在一些事物能夠記錄自己所經歷的時間呢?

揭示課題:尋找時間的痕跡

二、探究過程

1、能夠記錄自己生長過程的生物。

(1)請學生介紹記錄時間的事物。

(2)師:剛才有同學講到大樹的年輪能夠記錄自己生活時間的長短。觀察書本上P40頁的大樹年輪,你能說出這棵大樹生長幾年了?

2、尋找時間的痕跡。

(1)時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你能不能從你周圍的事物中尋找時間留下的痕跡?

(2)小組討論時間在哪些地方留下了痕跡,利用學生帶來的物品,全班匯報。

(3)參觀學校(或教室)并記錄時間在學校(或教室)留下的痕跡。

(4)交流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9

教學目標:

1. 自主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課文內容,學會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意思。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突破法:朗讀法討論法

能力訓練點:訓練同學的朗讀能力、扮演能力

美育滲透點:懂得遇到難題,要動手做做,探求答案。不迷信,不輕信盲從,敢于實踐。

拓展:回家動手做做實驗。

課時布置: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以實驗的形式導入(兩個一大一小的鐵球,兩個鐵球哪個先著地?)亞里士多德認為大的先落地。真的像他說的那樣嗎?我們可以動手做做看。他雖然是個科學家也不一定對,面對問題,我們不要光動腦筋,還要動手做做,才干得到正確的答案。今天我們來學一篇課文《科學家的問題》,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畫生字。

2 出示生字卡片,同學開火車讀。

3 注意讀準以下生字的字音。

4 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三、指導寫字

1 出示生字。

2 生字組詞。

3 指導字形,師范寫,講要點。

4 生書寫,師巡視。

5 示范寫,講要點。

6 生訂正,師巡視。

四作業:熟讀課文,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 出示生字詞語測讀。

2 復習課文內容。

二學習課文。

1 哪一段寫科學家提出的問題,找出來讀一讀。這個問題怪在哪?

2 面對科學家的怪問題,大家有什么反應?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當時的情況。

3 面對議論紛紛的同學們,瑪利亞有什么反應?大家讀第3段后找出一個詞語來形容她。

4 誰來扮演瑪利亞和媽媽。面對媽媽的回答,瑪利亞說了什么?做了實驗她發現了什么?她的心情如何?

5 瑪利亞生氣的原因是什么?從文中找出句子來回答。指導朗讀。

6 科學家對瑪利亞說了什么呢?瑪利亞明白了什么?

三作業。

謄寫生字詞語。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10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一個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3.測量彎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鉤碼一個,回形針一個。

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兩桶水。

【學習流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出示兩根長度、厚度和寬度一樣的塑料條和木條。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

木條的變化情況。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其它同學觀察,然后匯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

料條沒有斷;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后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性。

二、比較3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銹鋼)

2.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并把比較的結果排一排序(提示學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匯報比較結果,當各組意見分歧時,引導學生發現:比較的材料由于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銹鋼條,問:可以怎樣研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匯報,教師引導,最后邊小結邊演示操作步驟:

⑴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針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距離時,眼睛要平視。

⑵分別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6.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實驗情況。

三、認識塑料

1.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種塑料制成的物品圖片,觀察后思考:這些塑料制品分別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四、討論了解塑料的循環使用

1.閱讀教科書,說說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標志",認識可回收標志。

3.討論:我們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11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能舉例說出常見的人工制造產品。

科學探究

1、能對人工世界的物體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2、能對校園內和校園外的物體是否是人工制造的進行猜想。

3、能針對尋找人工制造的物體這一活動制訂簡單的計劃。

4、能用合適的語言簡單描述人工制造的物體。

5、能與同學討論、交流生活中常見的人工制造的物體。

6、能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反思和評價。

科學態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尋找人工制造的物體產生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

2、能如實描述生活中的人工制造的物體。

3、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認識人工制造的物體。

4、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觀察結果,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1、了解人類可以利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讓生活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2、了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需要從自然界獲取資源。

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造產品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

教學準備

校園外人工制造產品的圖片和視頻。

學生準備

《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看視頻,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除了自然物體,還有什么?

《二》探究與發現

活動1、尋找校園里的人工制造的產品

制訂計劃:去哪里尋找,怎么尋找,需要帶些什么,小組同學怎么分工,觀察時需要注意什么。

交流討論。

搜集信息

處理信息。完成手冊第六頁。

表達交流

得出結論: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車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們構成了人工世界。

(三)應用與拓展

1、說說自己了解的人造產品

2、老師從衣食住行方面進行深入交流。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1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的變化的活

動,感受大自然在春天發生的美妙變化,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觀察春天常見的植物和動物的生活習性等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動植物的情感和對動植物的進一步了解的觀察能力。

3、能感受春天的美好,熱愛大自然,能體驗與自然接觸的快樂和驚喜。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變化的活動。

教學用具:

春天里動植物的圖片、影象、剪貼畫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播放“春天在那里”音樂、課件

2、提問: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二、感受春天

1、看望植物

展示課件:春天悄悄的來了

2、尋找小動物

師:同學們在尋找春天的時候,除了花草樹木發生了變化,還看到了什么?

放課件:春天的小動物

三、總結

師:老師也去尋找春天了,你們想看看嗎?(放春天的錄象)

問:此時此刻,你想對春天說什么?春天美不美?是啊!春天給了我們這么多的禮物,嫩綠的小草,芳香的花朵,溫暖的春風,動聽的鳥鳴。你想用什么方式贊美春天呢?誰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春天?]

老師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贊美春天,可以嗎?(課件)

這么沒的春天,我們都看不夠了,你看:(簡筆畫)遠山變綠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柳樹發芽了,再畫上什么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描繪一幅春景圖。

這是課前同學們畫的,誰來帖一帖?

老師放音樂,幾個學生上黑板帖圖,其他同學唱歌。我們的春天真美麗,那么祖國的春天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來欣賞我們美麗的祖國。(放課件)

齊讀:祝愿我們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13

學情分析

食物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最愛吃什么最討厭什么,談起來滔滔不絕。然而究竟吃什么才健康?這是學生所困惑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則采用卡片來記錄,擺卡片來研究,最終得出對人的食物的一般認識。使之感到了研究的快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我們一天要吃很多種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制作食物名稱記錄卡片,拼擺食物記錄卡片,對食物進行數量的統計和類別的劃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開始有意識地關注所吃的食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意識地關注所吃的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

難點:通過記錄一天的食物,發現問題和規律。會給多種食物組成的食品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進行食物記錄的卡片紙(每人20張)、食物分類記錄單(每組1份)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發放一天的食物調查記錄表(附后),讓學生在家里做好記錄。[學生記錄的過程不單是為上課準備資料,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讓學習在家里學習,實現了學習的空間的開放;讓學生的學習從課上延伸到課前,實現了學習時間的開放;讓學生向家長學習,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轉變。由此可見學生記錄的過程實際是一個開放的科學學習的過程。]

二、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研究食物。關于食物你了解多少?[學生的科學學習是在其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的學習,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是我們教學的起點,這一問題正是為了了解學生對食物這一概念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在此要引導學生對食品與食物這二個概念加以區別,以防止在書寫卡片時兩者相混淆。]

2、你最愛吃什么食物?

3、你最討厭什么食物?

4、提出研究的問題:我們究竟吃什么才健康?讓我們通過這節課的研究來尋找答案吧。

[最喜歡吃的食物與最討厭的食物是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在這一話題的討論中,學生會發現同一種食物有的同學喜歡,有的同學討厭。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吃什么呢?這正是我們這節課研究的問題。]

三、討論研究方法

1、交流研究方法。你覺得我們該怎樣開始我們的研究?

2、啟發學生在科學研究中應注意選取樣本。我們就以昨天的一天的食物為樣本來研究。

[研究方法的確定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環節的活動旨在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選取與研究內容的關系,并初步學習選取研究方法。]

四、記錄與統計

我們的研究其實從昨天已經開始,拿出我們昨天填寫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并且了解了一些食品由那些食材加工成的。想不想和同學交流一下?[這一交流活動是對家庭學習的驗收,也為下一步填寫卡片做好了準備。]

1、下面我們就把昨天吃的食物記錄在卡片上。(投影出示以下提示語來指導填寫卡片的方法)

2、一張卡片只記錄一種食物名稱。

重復的食物要分多次分別記錄。

多種食物組成的食品要用多張卡片記錄食物名。

3、學生根據記錄表填寫卡片。

4、初步統計。

6、數一數共用了幾張卡片?這說明了什么?把重復的食物卡片用釘書器釘在一起。重復最多的是那些食物?這又說明了什么?

五、整理與研究

1、小組內將重復的卡片釘在一起。

2、把卡片平擺在桌子上。這么多食物我們怎么研究呢?啟發給它們分類。

3、如何分類呢?討論確定分類方法。(如,可以生食的食物與熟食的食物;主食與副食;動物類與植物類食物)

[給物體分類學生并不陌生,但由于其生活經驗所限,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有些食物分類不清的情況。為此,組織全班同學首先將食物分成動物與植物類,分類中出現了諸如水、鹽、食品填加劑等無法歸屬的問題。這時指導用“其他”來涵概。]

4、分組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將食物分類。

5、討論交流分類方法。組織學生間的討論,統一認識達成共識。[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也對人的食物的多樣性有所認識]

六、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覺得人一天中應該吃那些食物才健康?[通過本問題的討論旨在使學生明白,人是雜食性動物,因此,沒有一種食物能包括人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從而糾正學生的偏食現象。]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1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

非標準單位的測量會導致結果的多樣,標準單位的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一,有助于確立科學的標準。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能較規范地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

【教學難點】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明確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教學準備】

給每組的材料:3個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個玻璃杯、1個量筒、1條紙帶、膠水、記錄紙若干。

【教學過程】

一、比較哪個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個不同的瓶子,里面裝有不等量的水。請學生猜測,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多,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說明理由。

2、怎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并說明為什么這么想。(師可適當提示前面所學的關于水的特性,如會流動、有重量、有體積等,鼓勵方法的多樣性)

3、交流討論,比較不同的方法,選擇操作最簡單的方法進行實踐操作。

4、生實踐操作后匯報結果。(如出現結果差異較大或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較水多多少

1、師:現在我們已知2號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嗎?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2、學生討論測量方法

預設1:生可能會直接說用有刻度的杯子,師需追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沒有有刻度的杯子,該怎么辦?

預設2:生可能一時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師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蓋等材料提示、引導,交流這些材料可怎么用。

預設3(可接預設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幫助測量,師可追問:用小杯子量了,還多出半杯怎么辦?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確,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3、自制刻度線測量

1)如果我們要給一個杯子畫刻度線,這些刻度線有什么用?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刻度間距要相同)

2)生實踐:自制的刻度條,并貼到一個玻璃杯上,再次比較三個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測量結果,發現并討論問題:

測量的結果相同嗎?

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測量結果不同呢?

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三、認識并使用量筒

1、師介紹量筒,并提示“測量要求”,問: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們自制的刻度比較,有哪些區別?

為什么量筒要平放?

為什么視線要與液面保持水平?

2、請學生用量筒測量三瓶水的多少,并匯報測量結果。(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量筒,或上課時間不夠,可采用教師演示方式進行)

3、師:你們知道這樣一瓶礦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嗎?(出示食物或照片)這個數值就表示了一瓶礦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體積了。

4、師: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15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的材料有關。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保護森林、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

【學習重點】

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學習難點】

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質的能力。

【學習準備】

學生分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金屬塊、木塊和塑料塊各兩種(實心)。

2、水槽1只,裝半水槽水。

【學習流程】

一、導課

談話導入:通過前幾課的探究,我們已經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韌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們在其它方面還有不同的特性嗎?這節課我們將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們的沉浮狀態,有興趣嗎?

二、沉浮實驗

1.出示金屬塊、木塊和塑料塊各兩種(實心),認一認,它們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小組內猜一猜,如果把它們放入水中,哪些會沉,哪些會浮?填寫實驗記錄單(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進行全班交流,關注有爭議的物體。

3.實驗方法指導:將物體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體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體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發水槽,小組實驗,每種物體可多試幾次,注意做好記錄。

5.全班匯報交流,形成階段性認識:像金屬這類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容易沉,像木頭、塑料這類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認識木頭

1、導語:木頭是一種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還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運用,接下去我們來進一步認識木頭這種材料。

2、我們周圍有哪些木頭制成的物品?這些物品有什么特點?

3、從這些物品中,我們發現木頭具有哪些特性?小組合作,填寫氣泡圖。4、介紹一棵樹成材的流程,當前森林資源的狀況。說一說我們應該怎么做。

四、課堂小結

1、回憶本單元的收獲。

掌握了研究物體硬度、柔韌性、吸水性、沉浮情況的方法,比較深入地了解了金屬、塑料、紙、木頭這幾種材料。

2、結語:我們人類是充滿智慧的,我們除了發現并利用了許多天然材料之外,還會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滿足我們生活生產的需要,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設計篇1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到“人、動物、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

2、探究“水到哪里去了”,引導學生經歷科學的探究過程。

3、意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能做到節約用水。

重點難點:

1、通過實驗,總結水的性質。

2、清晰,完整的表達觀察的現象。

教學準備:課件,一些植物的莖、葉、果實(分組),一盆植物,等。

熟悉學生,和學生一起做“葉的蒸騰作用”的實驗。

教學過程:

一、通過觀察與討論,初步感受“人、動物、植物的生存離不開水”

1、師:同學們,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幾張跟水有關的照片,請注意觀察。

課件出示幾幅“水與生命”的照片。

問:這些照片反映的是什么?

2、師:同學們觀察的很認真,講的也好。觀看了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嗎?

3、師:講的真好,人、動物、植物是地球上有生命的物體,它們的生存離不開水。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水與生命”相關的問題。

4、師:像這樣關于“水與生命”的例子,你平時還見過哪些?能不能再舉出一些來?

生討論后任意例舉,當學生只是談到人要喝水時,可問:如果把我們不喝水,能不能從別的食物中獲取水分呢?

師:同學們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看來,我們人類,許多動物、植物都需要“喝”水。沒有水,我們將無法生存。

二、探究“水到哪里去了”,深入體會生命離不開水

1、提出問題

師: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知道了人類,動物,植物都需要喝水,對于這件事情,同學們還想研究什么嗎?

生:他們為什么需要喝水?

生:怎樣喝水?

生:水最后到哪里去了?

師:人、動物、植物怎樣喝水,誰知道?

植物怎樣喝水,教師引導學生談,并講解植物的身體構造。

師:余下的兩個問題,我們先研究哪一個好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水到哪里去了”。

2、探究研討“水到哪里去了”

(1)探究“人和動物喝水后,水到哪里去了”

師:我們先來討論人類,人喝的水到哪去了?有誰知道?

生:尿、血液、汗、眼淚……

師:我們喝的水是不是都被排除到體外了呢?

問:動物喝的水到哪去了?能舉例說明嗎?

生:尿……

問:動物體內是否也保留了一些水分呢,有沒有例子證明一下?

生:殺雞時,有血,肉里面也有水分。

師:你們說說,人和動物喝水后,水到哪去了呢?

生答課件出示:一部分保留在人、動物體內,一部分排除體外。

(2)探究“水到植物身體的哪些地方了”

A、提出猜想

師:猜一猜,水從根部進入植物的身體后,跑到哪兒去了?

生:到葉子、莖里了。

師:如果這棵植物結了果實,比如蘋果樹,水會不會到蘋果里面去呢?

或者啟發:還會不會到其它的地方呢?

B、設計方案,實驗探究

師:怎樣才能知道植物的身體里哪有水,有多少水,你們有辦法嗎?

生談師小結:我們可以用剛才大家談的方法,用切,擠,壓等方法,研究一下植物,看里面有沒有水,有多少水。

師為生分發植物,生分組實驗。

匯報:談一談你的做法和發現吧。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植物的身體里藏有許多水份。我現在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我們每天給植物澆水,植物怎么沒有被脹壞呢?昨天我在家里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師出示一株植物,上面罩有袋子。)這株植物在太陽光下曬了一天,現在請大家觀察一下,袋子里面有什么現象呢?

師在教室走動,讓生觀察

問:知道這些水珠從哪里來的嗎?

師:這是植物被太陽照射后,從葉子的小孔里冒出來的。那我現在問你,植物喝水后,水都到哪里去了啊?

生談課件出示:一部分水保留在植物體內,一部分跑到空氣里去了。

3、了解水對生命活動的意義

師:同學們,我們知道水在生物體內,一部分會留在他們的身體內,一部分會排放到身體之外,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對于生物來說,有什么好處呢?請大家看電腦小博士是怎樣講的。

課件出示:水是人類、動植物身體的主要組成部分。水在植物的根、莖、葉里流動,可以幫助植物運輸營養,一部分水從葉子的小孔里跑出去,能調節植物身體的溫度,還能使空氣變的濕潤。人和動物的血液絕大部分是由水組成的。血液能將氧氣和營養運輸到全身各個地方。一部分水排除體外,能帶走身體里的廢物。

問: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認為“水與生命”有怎樣的關系呢?

三、了解地球上水資源的現狀,意識到節約用水

師:同學們,現在地球上有近60億的人口,有數不清的動植物,每天都要喝水,用水,那么,我們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是什么情況呢?我這里有一段話,請大家注意聽。

課件出示有關地球上缺水的現狀。

問:看到這些,你又有什么想法?

要節約水,保護水,我們可以想出那些好辦法?

課后制訂一份家庭節約用水的計劃書,和家長一起努力,節約用水。

你現在想對水說些什么呢?

553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型多片锯,圆木多片锯,方木多片锯,板材多片锯-祥富机械有限公司 | 消泡剂-水处理消泡剂-涂料消泡剂-切削液消泡剂价格-东莞德丰消泡剂厂家 | 粘弹体防腐胶带,聚丙烯防腐胶带-全民塑胶 | 机房监控|动环监控|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方案产品定制厂家 - 迈世OMARA | 生物颗粒燃烧机-生物质燃烧机-热风炉-生物颗粒蒸汽发生器-丽水市久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钛板_钛管_钛棒_钛盘管-无锡市盛钛科技有限公司 | sfp光模块,高速万兆光模块工厂-性价比更高的光纤模块制造商-武汉恒泰通 | 同步带轮_同步带_同步轮_iHF合发齿轮厂家-深圳市合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 仿清水混凝土_清水混凝土装修_施工_修饰_保护剂_修补_清水混凝土修复-德州忠岭建筑装饰工程 | pbootcms网站模板|织梦模板|网站源码|jquery建站特效-html5模板网 | 缓蚀除垢剂_循环水阻垢剂_反渗透锅炉阻垢剂_有机硫化物-郑州威大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 | 申江储气罐厂家,储气罐批发价格,储气罐规格-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厂) | 纯水电导率测定仪-万用气体检测仪-低钠测定仪-米沃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milwaukeeinst.cn 锂辉石检测仪器,水泥成分快速分析仪-湘潭宇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手术室净化装修-手术室净化工程公司-华锐手术室净化厂家 | 123悬赏网_发布悬赏任务_广告任务平台 | 冲击式破碎机-冲击式制砂机-移动碎石机厂家_青州市富康机械有限公司 | 考勤系统_人事考勤管理系统_本地部署BS考勤系统_考勤软件_天时考勤管理专家 | 玻纤土工格栅_钢塑格栅_PP焊接_单双向塑料土工格栅_复合防裂布厂家_山东大庚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驾驶人在线_专业学车门户网站| 空调风机,低噪声离心式通风机,不锈钢防爆风机,前倾皮带传动风机,后倾空调风机-山东捷风风机有限公司 | 合肥风管加工厂-安徽螺旋/不锈钢风管-通风管道加工厂家-安徽风之范 | 基本型顶空进样器-全自动热脱附解吸仪价格-AutoHS全模式-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透平油真空滤油机-变压器油板框滤油机-滤油车-华之源过滤设备 | 酒吧霸屏软件_酒吧霸屏系统,酒吧微上墙,夜场霸屏软件,酒吧点歌软件,酒吧互动游戏,酒吧大屏幕软件系统下载 | sus630/303cu不锈钢棒,440C/430F/17-4ph不锈钢研磨棒-江苏德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护腰带生产厂家_磁石_医用_热压护腰_登山护膝_背姿矫正带_保健护具_医疗护具-衡水港盛 | 引领中高档酒店加盟_含舍·美素酒店品牌官网 | 细沙回收机-尾矿干排脱水筛设备-泥石分离机-建筑垃圾分拣机厂家-青州冠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电动球阀_不锈钢电动球阀_电动三通球阀_电动调节球阀_上海湖泉阀门有限公司 | 金属波纹补偿器厂家_不锈钢膨胀节价格_非金属伸缩节定制-庆达补偿器 | 振动筛-交叉筛-螺旋筛-滚轴筛-正弦筛-方形摇摆筛「新乡振动筛厂家」 | 辐射色度计-字符亮度测试-反射式膜厚仪-苏州瑞格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外贸资讯网 - 洞悉全球贸易,把握市场先机 | 压力控制器,差压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防爆压力控制器,防爆温度控制器,防爆差压控制器-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钢托盘,铁托盘,钢制托盘,镀锌托盘,饲料托盘,钢托盘制造商-南京飞天金属13260753852 | 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 | 六维力传感器_三维力传感器_二维力传感器-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液氮罐_液氮容器_自增压液氮罐-北京君方科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TTCMS自助建站_网站建设_自助建站_免费网站_免费建站_天天向上旗下品牌 | 除甲醛公司-甲醛检测治理-杭州创绿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室内空气净化十大品牌 | 道达尔润滑油-食品级润滑油-道达尔导热油-合成导热油,深圳道达尔代理商合-深圳浩方正大官网 | 承插管件_不锈钢承插管件_锻钢高压管件-温州科正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