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人人平等600字
演講稿人人平等600字篇1
小學生的命可真苦啊!無論干什么,家長就是嘮叨“學習學習…”。可是,天下哪一個學生不想學習好、得高分呢?家長總是給我種.種“關心”,可我根本不需要。
有時訓練隊放假,我就能早一些回家,節省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對于我,就像一個裝滿糖果的倉庫,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時間,可以讓我干許多事情,寫作文呀、玩兒呀、畫畫呀,干什么都行,我都愛干。我不愁缺什么,就缺時間。訓練隊放假第一天,我早早的就回家了,寫完作業就復習,一個月后,三個主科從頭到尾全復習了一遍,且至人文、美術、科學也照例全看。實在無聊了,便向家長要求玩一會兒,可是一陣“再去學習”的風把我吹進了房間。每當這個時候,我就羨慕起男生來,他們敢打架,敢沒臉沒皮的對老師說話,敢借著取訓練單的機會去玩大型玩具,可女生就不行,唉!
共產黨讓人人平等,可是現在公平嗎?憑什么家長可以剝奪學生的時間,讓我們沒命的學習!好不容易盼來假期,可剛放假,家長就去給我報班,這意味著,我的半個假期都沒了,那假期,還有什么用?學校給我們假期,就是讓我們放松一下,可家長又讓我們緊張起來,憑什么呢?
這篇作文我已經構思三年了,終于寫了出來。我知道媽媽是不會讓我發到網上的,寫她的作文她從來不讓發。我還寫過一篇《為環保主義事業而奮斗》,是寫我媽媽車的排氣管的,因為有兩個排氣管,排尾氣多,污染環境,我勸她換一輛車。她聽了也不以為然,我想自己打出來發上博客,可稿子也被媽媽扔了。
我將來要開一所學校,讓學生們也教一教家長:人人平等!
演講稿人人平等600字篇2
據說,人最寶貴的是東西是-生命。
我很感謝它,讓我來到這個其妙的世界,讓我經歷最痛苦的情感和一次又一次的磨難,讓我學會蛻變,讓我學會成長,讓我學會什么叫做珍惜。
也許我還小,不可能把生命看得如此透徹,但總比亡命徒更懂得去擁有,我會比那些只注重外在美的女孩要強得多,旨在與我有個永遠支持我的朋友-生命。我會毫不吝嗇的陪伴他,時常爆粗口,依賴責罵它,卻一點也不影響我跟他的感情及默契。
我很尊敬明知道自己為其不多的癌癥患者,他們讓微笑面對生活,樂觀對待生活,從不跳樓自盡,盡管他們以前的自己有多么壞,但會明白自己將會用僅有的時間去回報生命賜予給他們的力量,擁有生命的人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我很尊敬那些天生智障,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士。他們不因自己的身份而卑微,并感謝生命賜予他們不一樣的東西,讓他們的人生變得更有刺激性。
我很尊敬那些在孤兒院工作的服務人員。只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呵護了一個又一個孤僻的生命,讓他們得到更多的溫暖以及旅途中的陪伴,讓這些小生命的人生不再有缺陷,灑滿道路的不再是一陣陣哭泣聲,而是一串串笑聲。
我很尊敬堅韌不拔的小草,只是因為怎么的狂風暴雨也沖不走它零碎的生命。
幸福不分貧賤,生命不分高貴。世界上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無論是癌癥患者、殘疾人士,服務人員以及小草,他們都有著追求平等待遇的機會,都有權利為自己的人生而奮斗,別人異樣的眼光不是阻礙他們前進道路的物品。
因此,冷暖人生擁有平等生命。
演講稿人人平等600字篇3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自由與平等”。 從林肯紀念堂前威嚴的塑像,到香榭麗舍大道上矗立著的凱旋門;從馬丁·路德·金的自由夢想,到圣雄甘地的堅定信念;從武昌城中的槍聲,到天安門前國旗升起時的雀躍歡呼??從那時起,我們相信,自由與平等的光芒會照耀在人類文明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相信,自由與平等是人類永恒的信念和追求。
我們渴望自由,希望在生活中沒有任何限制,整天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自由也有限制,我們快樂過后還是要奮斗,爭取將來為國家出力。
在追求自由與平等的路上,我們需要的是對真理的無比熱愛和忠誠;需要的是對所謂權威的大膽質疑和批評,需要的是對不合理存在的奮力反抗;需要的是對創造、理性、科學的尊重與推崇。人是思想的主人而并非思想的奴隸,我們要得到自由與平等,把握自由與平等,保留自由與平等。
生活中有多少不自由、不平等。在看上去文明的社會里,有很多人蜷縮在缺乏自由與平等的陰暗中,蜷縮在這物質充盈的海洋中的貧窮孤島上。還有多少老人和兒童在流浪,在乞討。在許多人享受溫暖時,一些人卻抵御著凜冽的寒風。在法律的注視下多少人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又有多少人在揮舞非法和偏執的棍棒;多少人在面對明目張膽的錯誤時,只是視而不見多少納稅人的血汗錢被用以建造官員的政績而不是用以溫暖那些在寒風中的人們?
六十五年前,共和國的締造者們用氣壯山河的詞句,向我們許下了莊嚴的承諾:一個永別奴役和壓迫的中國,一個自由與平等的中國,一個富強的中國。
演講稿人人平等600字篇4
“萬物平等天地新”,是的,平等猶如一縷縷溫暖的陽光,讓生命的原野滋長蓬勃的春意;平等是一曲動人的天籟,在每一顆質樸的心靈中快樂地鳴響。
平等是每個人的追求,古人亦如此。就拿晏子來說吧。晏子來到楚國,楚人卻因為他身材矮小讓他從狗門進,晏子不入說:“出使狗國才從狗洞進,今臣是來楚國的,不應從這門進去。”這個故事除了體現晏子的機智勇敢,巧言善辯之外,又何嘗不是晏子出于本能的對平等的追求。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右手殘疾了,他到處乞討。一天,他來到一個富人的家門口乞討,正好富人的家門口有一堆磚頭。富人說:“你幫我把這堆磚頭搬到后面的花園里,我就給你二十塊錢。殘疾人大叫起來,“你沒有看到嗎?我的右手殘廢了,你讓我怎么搬呀?”“你不是還有左手嗎?”于是,殘疾人用了一上午的時間把磚頭都搬到了花園里。富人給了他二十塊錢,走之前他說了聲謝謝。
幾年后,富人門口來了一個西裝革履的老板,不錯,他正是當年那個乞討的小伙子。他感激地對富人說:“謝謝您當初能把我當成健全人來對待,從而讓我明白了自己和別人一樣可以自食其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平等來自于我們的內心和對周圍事物的審視。尋找內心的一份平等,便可以創造奇跡。只要我們用一顆平等之心去對人對己,平等之花就會遍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