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更好地調整教學策略。寫好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方便大家學習。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1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應“創設豐富的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斑羚是我國保護動物,身形矯健善于跳躍,而羚羊又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喜愛的動物之一。創設豐富且有趣活動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獲得知識與技能,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因此,我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結合園本文化與特色,聯系大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確定了本次健康領域的體育活動“斑羚飛渡”。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跳遠活動,體驗做小斑羚的愉悅感。
2、學習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
3、能根據規則,合作完成游戲“斑羚飛渡”。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
難點:合作完成游戲“斑羚飛渡”。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一定的跳遠、跨跳的經驗,認識斑羚。
2、物質材料準備:綠色絲帶若干、錐形桶四組、平衡木四個、輪胎兩個;入場音樂《TrueLove》、熱身音樂《Seve》、放松音樂《煙雨行舟.鋼琴版》一份。
3、環境創設準備:提前選擇方便投擲的場地,并清理好場地,防止出現安全問題。場地布置如下圖所示: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我是小斑羚”導入活動,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帶領幼兒活動身體。
(1)播放音樂《TrueLove》入場,隊列練習。
(2)播放音樂隨音樂《Seve》做熱身運動(鍛煉上肢、腰、肩、腿等部位)。
(3)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導入語:小斑羚們,我們今天要去進行跳遠訓練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2、初步學習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
(1)幼兒自由嘗試跳遠。
(2)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才能跳的遠呢?
(3)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觀察其跳遠方法。
(4)教師小結動作要領:首先,雙手要預擺,兩腳自然站立與肩同寬,雙手向前擺起,然后兩手向后擺動,身體重點下移,兩腳彎曲,然后用力往前蹬地,在落地的時候,收腹舉腿,同時雙臂用力向后,進入落地緩沖階段。具體動作如下圖所示:
(5)幼兒自主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玩游戲“斑羚飛渡”,深入了解并掌握立定跳遠技巧。
(1)觀察場地,引導幼兒共同商定玩法與規則。
提問:怎樣才能安全度過這些障礙,到達彼岸呢?
(2)幼兒分組練習,初步游戲。
(3)討論小結,交流第一次“飛渡”經驗。
(4)營救老斑羚,“斑羚飛渡”游戲再次開始,教師觀察并鼓勵幼兒大膽進行“飛渡”。
4、交流總結,引導幼兒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熱愛大自然。
總結語: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愛護環境,保護小動物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5、播放音樂《煙雨行舟.鋼琴版》,做放松運動,有序回班。
活動總結:
斑羚是我國的保護動物,擅長跳躍。而我班幼兒,在之前開展的環?;顒又?,深入的了解了這一種動物,并產生了深厚的情感。因此,從幼兒的角度出發,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確定了本次的體育活動斑羚飛渡,試圖讓幼兒在情景化的探索中,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技能。本次活動開展還是較為成功的,但在活動開展中,還是存在部分問題的,為此,我做了以下幾點活動反思。
就活動目標而言,本次的三個目標,貼合幼兒的發展規律,以我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而設定,活動開展后,幼兒也基本達到了本次所設立的.三個目標。其次,教師更應注重幼兒的活動過程,而不是注重現在所達到某項結果。我班幼兒也在活動過程中,有了自己的收獲與成長。
就活動準備而言,立定跳遠為了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為我班幼兒準備了三種距離:0.8m(簡單)、1m(中等)、1.2m(較難)。設置上,考慮幼兒個體差異性,我分層設立了不同難度水平的三種跳遠距離,讓每位幼兒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同時又不會挫傷幼兒心理。
就活動過程而言,活動重難點上,我分別使用了多種教法,引導幼兒在情景中,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突破這一重難點。但是,由于大班幼兒實際發展已到達了一個相對高度,應該為幼兒創設出更具真實感的“斑羚飛渡”闖關關卡。
此次活動,我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結合園本文化與特色,聯系大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而制定,活動開展上雖有不足,但孩子們的點滴進步與收獲,都是老師繼續思考努力的動力!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2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畫龍舟、掛香袋、龍舟水等慶?;顒?。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39;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香包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并帶回幼兒園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顒拥膱蟮?。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吃粽子
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準備:孩子分組帶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回幼兒園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二制作龍舟(樂高)
目標:
1、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樂高玩具,用建構手段創作龍舟。
2、增強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
準備:樂高拼插玩具
★活動三畫龍舟
目標:
1、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捏泥、建構、繪畫等手段創作龍舟。
2、增強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
準備:樂高拼插玩具
★活動四龍舟水(打水仗)
目標:
龍舟水,民間把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前后的較大降水過程稱為"龍舟水",端午時節“洗過龍舟水,健康又平安”,在廣東過端午節洗龍舟水是民間的傳統習俗,按照說法洗完龍舟水寓意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因此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孩子感受一起潑水的狂歡,沐浴龍舟圣水,親身感受傳統節日帶來的歡樂氣氛。
準備:各種玩水的工具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坐在滑板上,利用雙腳、腹部移動身體,推動輪胎前進的動作,培養身體與腳動作的協調性。
2.在賽“龍舟”的過程中兩人甚至多人協調一致地活動,發展合作精神。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了解賽龍舟,龍舟圖片;
2.場地布置-標志好起點和終點;滑板每人一個,連接滑板的繩子若干?;顒舆^程
一、準備活動(熱身運動)
熱身運動(圍成圓圈),模仿劃龍舟進行準備活動如:打鼓、劃船等,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全身,如抬腿、伸手、彎腰。
二、自由探索和練習
1.自由探索
出示滑板,這是什么?今天我們就把這個滑板當做龍舟,你們就是小龍舟手。想想看,怎么樣可以像劃龍舟一樣,讓它向前動起來。幼兒探索玩法,教師注意觀察、發現幼兒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
三、個人練習和比賽
1.自由練習
請小朋友用剛才探索方法劃自己的“龍舟”,看看怎么樣才能更快。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2.個人“龍舟”比賽
現在我們來一起比比看誰劃得最快,請你們將自己的龍舟放在起點線后面,做好準備聽口令同時出發,看誰先到達終點線誰就獲勝。
3.交流經驗
剛才有幾個小朋友劃得特別快,請他們來說說是怎么劃得?幼兒說并展示
4.幼兒再一次進行個人比賽
四、分組活動和比賽
1.將小“龍舟”變成大“龍舟”
你們前面說過,龍舟比賽龍舟很大,而且總是有很多人一起劃龍舟,那現在我請大家想辦法用繩子把小“龍舟”變成大“龍舟”。請幼兒兩兩組合,嘗試將“龍舟”連接起來,教師巡視并給予幫助、指導。
2.兩人合作練習劃“龍舟”
兩只龍舟連接起來后,兩個小“龍舟”一起劃,看看能不能把大“龍舟”向前劃,幼兒嘗試練習。
3.交流討論
兩人一起劃時,龍舟能向前滑行嗎?發現什么問題?
4.多人組合練習及比賽
(1)合作練習
(2)進行比賽
(3)簡單交流比賽感受
五、結束活動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4
運動目的:
1、能和諧的跑步,并能對峙肯定的時候。
2、進步幼兒的敏捷性,體驗配合游戲的興趣。
運動預備:
在場上畫一個大圓圈
游戲弄法:
1、請兩個幼兒站在圈外,一個當追逐者,另一個當被追逐者,別的的幼兒兩人一組一前一后站在大圓圈上,閣下隔約一步。
2、游戲開端,幼兒園教育隨筆追逐者和被追逐者沿圈快速追逐,在跑的歷程中,被追逐者跑道任何一對幼兒的前面站住,這時背面的一個幼兒就要釀成被追逐者,并立即沿著外圈快速跑,追逐者繼承追,如被追到,則另換一對追逐者,游戲從新開端。
游戲法則:
追逐者必需沿大圈外跑,被拍到就算追到了。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對玩圈感興趣,嘗試使用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培養合作能力。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
1.一個大軟圈,小圈若干,小鼓一個,平衡木兩條。
2.歡快的背景音樂若干。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游戲熱身
師:寶貝們,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去郊游好嗎?(大軟圈套住所有幼兒進場)(音樂:《郊游》)
師:看我們到什么地方了?(出示課件)
幼:草地上。
師: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我們和大圈做游戲,舉一舉,轉一轉,跳一跳,吹個小泡泡,吹個大泡泡。
師:聽,是什么聲音(小鳥叫)我們讓大圈休息,學一學小鳥飛,(這是什么)圈里圈外小兔跳。
(評析:獨特新穎的大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模仿操達到了熱身的目的,又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更為后面的活動打下了基礎。)
二、創溫馨環境,幼兒自由探索
師:大圈好玩嗎?剛才小白兔還給你們帶來了禮物(圈),一人一個,要求:自己玩一玩,玩的方法越多越好,注意安全。
1.幼兒自主玩,教師個別指導。
跳入跳出、圈在地上轉、背在背上(小烏龜)、方向盤、在腰上轉、豎圈跳入跳出、滾、轉、套身體等。
2.交流、分享圈的玩法。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玩的?(幼兒每人說一種玩法,教師引導其他幼兒一起做一做。)
幼:把圈背在背上當小烏龜。
幼:小青蛙跳入跳出。
幼:方向盤開汽車。
三、情境鞏固,加深印象
師:來我們開著車去郊游了。(音樂:《開汽車》)
師:寶貝們看,我們到什么地方了?(放課件)
幼:池塘里。請把小荷葉放好,小青蛙們快蹲到自己家,來跳一跳。來跳過荷葉試一試(要求:雙腳落地。)(音樂:《小青蛙找家》)
師:
小荷葉找朋友,兩個兩個手拉手,這樣怎樣跳,那只小青蛙來試一試(要求:來排好隊,保護好自己不推也不擠。)小青蛙回家了,我們也讓把圈送回家吧。
師:寶貝們我們接著去郊游。看,前面是什么?(音樂:《一同去郊游》)
幼:隧道、山洞。(課件)
師:誰來試一試∩∩。(鉆,小朋友來一遍)
師:還有不一樣的玩法嗎?來試一試∩∩。(鉆——跳,小朋友來一遍)
師:寶貝們,鉆過了山洞,我們接著去郊游。
(評析:由于之前幼兒已經有了玩圈的經驗,所以教師創設郊游中的各種情景,既幫助幼兒梳理已有經驗,又增強了玩圈的趣味性。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以玩伴的身份參與,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也充分活動了身體,發展了幼兒的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培養合作能力。)
四、游戲練習,鞏固提高
師:來寶貝們,鉆過了山洞,我們接著去郊游。(放音樂:《去郊游》)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誰來了。(放課件:喜羊羊邀請小朋友們參加羊羊運動會。)
師:小羊們,今天我們參加的項目是擊鼓傳棒接力。(分兩組)
玩法:各組幼兒手拿小棒從起點出發,依次跳過“小土坑”,走過“小橋”,鉆過“山洞”用手中的小棒敲響小鼓然后跑回起點,站到隊伍的后面。(情景:將圈立起來——山洞,兩個圈緊挨著依次擺好——小土坑、平衡木——小橋、小鼓)
(評析:羊羊運動會的情景設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顒又袔熡兹跒橐惑w,在充滿童趣的游戲情境中相應的目標和要求得以滲透。)
五、放松活動
我們成功了,慶祝一下。(捶腿捶胳膊抖腿,相互捶背,伸懶腰,小羊們舒服嗎?)(放松音樂)
師:小羊們看誰又來搗亂了。(課件)
幼:灰太狼。
師:小羊們不要害怕老師準備了秘密武器會保護你們快速離開的。來和老師們說再見。(教師用我們進場時的.大軟圈,圈起所有的幼兒快速的離開活動場地。)
(評析:情景游戲化的放松活動,使幼兒一直在情境中進行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這樣的設計避免了重復游戲的枯燥乏味,使幼兒始終多活動保持濃厚的興趣。)
附:兒歌
小花貓
小花貓喵喵喵,
餓得肚子咕咕叫,
左瞧瞧右看看,
地上小魚快吃掉,
小花貓跳跳跳,
磨磨爪子喵喵叫,
左撲撲右跳跳,
發現老鼠別放掉。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兩只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卜,愛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愛!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劃龍舟。
2、采用組合套色剪紙的方法,剪好各種部件,再組合粘貼成劃龍舟。
3、鍛煉幼兒的耐心、細致,與創造美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重點:
了解龍的外形特征。
難點:
分部件剪再組合粘貼。
活動準備:
各色彩紙、剪刀、膠棒、黑卡。
活動內容:
1、交代上課內容,小朋友現在是5月底了,馬上我們就要迎來一個傳統節日,你們想一想是什么節日?要吃粽子的?對了是端午節,其實在端午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就是劃龍舟,你們見過劃龍舟嗎?請小朋友說一說。并請幼兒觀看劃龍舟的視頻。
2、告訴孩子,今天我們要剪劃龍舟。孩子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表示很難。沒關系,讓我們來把復雜的東西變簡單吧!給孩子們觀看龍的圖片,了解龍的結構特征,特別是龍頭,龍頭是最復雜難表現的部位。在了解分析后,我們把龍頭分為幾個部分:形的頭、形的嘴、形的龍角,然后再加上牙齒、眼睛、鬃毛,這樣龍頭就組合成了。老師在黑板上分步驟畫出龍頭,讓孩子對龍頭的結構有個了解。
3、示范:分別剪出:頭、嘴、角、鼻子、牙齒、胡須、鬃毛。這些部件用不同色彩的紙來剪,再組合粘貼出龍頭。
(組合成的龍頭)
4、請幼兒剪: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剪,可以跟老師的不同,有所創新。
5、請幼兒把剪好的部件組合粘貼好,成為一個龍頭,龍頭貼在畫面的前方。(第一課時結束)
第二課時:
6、老師示范剪出龍身:龍身分段來做,每段都是一個長方形,要鏤空剪出龍鱗,上下身貼上鬃毛,如此幾段連接粘貼好,長長的龍身就出現了。龍尾和龍身制作相同,就是形狀不同,龍尾是三角形的。把這些部件組合粘貼好,龍舟就成形了。然后是劃龍舟的人,人物由頭、雙臂、上身組成,再加上船槳,如此組合成奮力擊槳的人,同樣的人物多做幾個,一組劃船的團隊就出現了。
(龍身)(龍尾)(劃船的人)
7、請幼兒制作,老師巡回指導。主要部分剪貼好后,鼓勵幼兒自由添加些東西豐富畫面,如水波紋、天空中的太陽、小鳥、云朵等等。(第二課時結束)
活動反思:
孩子們越來越愛剪紙了,在老師的引領下把看似復雜的龍船也剪貼出來了,實在是不簡單呀!制作過程孩子們樂在其中,因為真的是很具挑戰性喲!不能有松懈!要不然就完成不了任務。孩子們按要求剪出了各種部件,組合粘貼成劃龍舟,非常生動有趣,看了讓人忍俊不禁要夸獎孩子們的創造力了。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祟敬之情。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為孩子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并收集有關的圖片、資料。
2、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長命縷若干。
3、《小朋友的書》每人一本。
4、有條件的幼兒園可準備有關端午節慶?;顒拥匿浵瘛?/p>
活動過程:
1、交流經驗。
提問:端午節是哪一天?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進行哪些活動?借助圖片和實物,在寬松的氣氛中,師幼一起交流所獲得的關于端午節風俗的經驗,教師作適當補充。
2、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提問:你們知道端正午節為什么會有這些風俗嗎?如果有幼兒知道,請該幼兒來講述。
3、講述屈原的故事。教師借助《小朋友的書》給幼兒講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賽龍舟的由來,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心情。
4、講述其他風俗的由來。
5、觀看有關端午節慶祝活動的錄像,了解節日的民間慶?;顒印?/p>
6、品嘗粽子。幼兒邊品嘗粽子,邊觀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注:有關端午節的風俗見《教師資料手冊·科學社會》分冊)
教學反思:
教師要做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深入的了解傳統文化。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8
活動目的:
1、了解飛機的基本形狀特征,豐富幼兒對飛機種類款式的知識。
2、能圍繞主題進行拼插,自由選擇游戲材料,并盡可能和同伴分工合作。
3、激發幼兒大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課前讓幼兒欣賞一些飛機圖片了解一些有關飛機的知識經驗,引導他們觀注飛機。
2、物質準備:飛機圖片若干;飛機成型范例若干;飛機分解支架;
花片積塑材料等
活動過程:
引入部分。以引入,引起幼兒興趣。
①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猜個謎語,大家想不想猜呀?現在認真的聽老師念哦。
“大鳥大鳥天上飛,許多人兒裝肚里,長長翅膀飛的快,人人平安把家還?!?/p>
②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謎底就是飛機,誰能舉手告訴老師,飛機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作用?(幼兒討論,舉手回答)
③師:老師不是讓你們把自己喜歡的飛機玩具帶來嗎?現在你們輕輕地去把它拿出來,然后回到座位上,認真的看看飛機是啥樣子的,等下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
(幼兒交流,教師提問)
④師:老師這里啊還有很多種飛機的圖片。小朋友來看一看。
講解示范:
師:今天老師要讓小朋友拼飛機,哪個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飛機身上有哪些部分?(飛機頭、機身、機翼、尾翼)
師:老師這里有分解好的飛機,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把他們拼成一架飛機,其他小朋友要認真的看他是怎么拼的。。對不對?
然后老師講解一遍
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很多種材料,你們想用什么材料來拼飛機呢?
(小朋友舉手回答)
師:老師這里有個拼好的飛機,小朋友們可以看一看,這是直升飛機。
提出要求:
師:呆會兒小朋友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
的材料,拼插飛機,但現在老師要給小朋友提出幾點要求。
①在拼構時,不要爭搶材料,大家要想想怎么安排,學會謙讓。
②如果有的小朋友想一起合作,那么就要互相商量一下要怎么做,分工。
③拼出的飛機要牢固。結實。
④看誰拼的飛機和別人不同,老師更喜歡。
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教師可以對一些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幫助,在旁觀察,需要幫助時才幫助。
重點指導:有些幼兒的飛機無法站立,教師引導他們想想應該怎樣拼插才能讓飛機站立不倒。對一些能力好的幼兒,啟發他們拼插難度較大的戰斗機,直升機等。
結束部分:
①欣賞幼兒拼插作品
師:老師想請小朋友上來說說自己建構的飛機是什么類型的飛機,是戰斗機還是客機還是直升飛機或者是其他種類的飛機。
(可以請顏色搭配漂亮或有創意的幼兒上來介紹作品)
②老師看小朋友拼的飛機都很漂亮,把那么多飛機擺在一起,我們來搞個飛機展。現在小朋友就把自己心愛的飛機拿過去,然后洗洗手去喝杯水。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9
游戲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用有力的聲音表現比賽熱情、激烈的景象。
2.熟悉樂曲的旋律,嘗試按樂曲的結構變化玩賽龍舟的游戲。
3.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戲,感受龍舟競賽熱烈緊張的氛圍。游戲準備:
經驗準備
1.幼兒看過賽龍舟的視頻。
2.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歌曲唱詞部分:圈上隊員盤腿坐,做劃船動作;隊長沿圈走,做劃船動作。
歌曲間奏部分:隊員做伸手亮點子的動作,隊長尋找與自己同色的隊員,并與其擊掌,擊掌后該隊員接在隊長的身后。
歌曲最后“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做加油動作。
3.奪旗游戲建議:
每隊隊員排豎隊坐在起點線后面,隊長坐在隊伍的最前方。后面一人抱住前面一人的腰,兩腿分開放在前面人的身體兩邊。比賽開始時,全體隊員用腿當船槳奮力向前挪,隊長負責拔旗,最先拔出紅旗的隊勝利。
物質準備
1.一面鼓,每隊隊員手上貼有紅色或綠色點子,隊長頭巾2條,2面紅旗。
2.曲譜《劃龍舟》。
游戲規則:
隊員只能在歌曲間奏部分亮點子,只有隊長才能找隊員,隊員不能找隊員;劃船時隊伍不能斷裂。
游戲玩法:
1.游戲分“找隊友”和“奪旗”兩個環節。
2.歌曲演唱部分進行“找隊友”環節。選出兩名隊長,頭上分別系上不同顏色的頭巾,站在圈內;隊員盤腿做在圈上,面向圓心。大家邊唱歌邊做動作,如一遍歌曲演唱結束后,隊長沒有找齊全部隊員,可再唱一遍歌曲。
3.“奪旗”環節。先找齊隊員的隊長,將隊伍帶到起點線后做好比賽準備。兩隊都準備好后,教師發令并敲鼓。伴隨著鼓聲及琴聲伴奏,兩隊奮勇奪旗。
游戲反思:
1.歌曲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及音樂發展水平。
《劃龍舟》音樂節奏鮮明,歌詞簡單易懂,音樂表現方式以四分音符節奏為主,為孩子廣泛熟悉,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做出劃船的動作。使之與具有情境的“賽龍舟”游戲相結合,通過視、聽、想、動多方面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音樂,體驗民間活動,以此促進幼兒節奏、認知、想象、合作等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使之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良好道德品格。
2.游戲設計源于幼兒的生活,能激發他們的好勝心。
小班幼兒容易理解“賽龍舟”這一習俗,并在游戲中大膽表現和創編“組成龍舟”的各種動作:搭肩膀、手拉手、抱著腰、雙手一前一后從兩腿中間穿過等等。劃龍舟是以自由結伴的方式組織的,需要多人合作。其間,孩子們免不了出現爭執和矛盾,在此過程中他們經過商量、磨合,最終確定了“加油”、“組合龍舟”的動作方案。在參與游戲討論中,幼兒樂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商議游戲玩法和規則的過程更是打開了他們交友空間的有效渠道。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10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與動作基礎上,學跳集體舞《猜拳游戲舞》。
2、借助動物角色,能根據游戲中輸贏情況,隨音樂變換相應的動作。
3、嘗試交換朋友舞蹈,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學唱歌曲“猜拳歌”,能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物質準備:藍、綠兩色椅子交替放成圓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猜拳歌”
二、嘗試兩人合作玩“猜拳”的游戲
1、幼兒結伴玩“猜拳”的`游戲。
2、教師清唱輸贏部分歌詞,幼兒了解并嘗試合作表現輸贏的結果。
3、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合作游戲。
4、隨琴聲,兩兩邊唱邊合作游戲。
三、加入“老虎、兔子、鴿子”的角色動作進行游戲
1、通過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游戲角色。
2、教師邊唱邊與配班教師完整示范游戲動作。
3、教師清唱,幼兒嘗試隨音樂游戲一遍。
4、幼兒隨音樂游戲2遍。
四、學習交換朋友,學跳集體舞《猜拳游戲舞》
1、幼兒站雙圈隊形跳一遍。
2、教師示范,幫助幼兒了解交換朋友的玩法。
3、集體練習換朋友。
4、練習換朋友跳《猜拳游戲舞》二遍。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11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有節奏地做踵趾小跑步、踏并步等基本舞步。
2、遵守游戲規則,游戲時能克制自己不偷看藏起來的小朋友。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一件大斗篷。
2、幼兒已經會隨旋律演唱“披斗篷的小孩”。
3、已學過踵趾小跑步、踏并步基本舞步。
活動玩法:
一、“猜娃娃”的游戲引出活動。
★教師用神秘的聲音一邊范唱歌曲一邊把玩具洋娃娃放進椅子上的斗篷里,幼兒捂住眼睛傾聽歌曲,唱完后教師請幼兒睜開眼睛猜躲在斗篷里的是哪個娃娃。
二、隨音樂引導幼兒復習基本舞步(踵趾小跑步、踏并步)。
★提醒幼兒隨歌詞一小節完成一次踵趾小跑步
三、幼兒隨音樂完整地玩《披斗篷的小孩》的音樂游戲。
★歌曲即將唱完時老師要趁孩子不注意迅速用斗篷遮住一名幼兒的身體,待歌曲唱完時其他小朋友猜猜斗篷里的小朋友是誰,猜對后繼續玩游戲。
★教師提醒幼兒積極遵守游戲規則,游戲時不偷看藏起來的小朋友。
附:音樂游戲歌詞:
“有一個小小孩站在樹木中,她披著一件奇妙的小斗蓬,站在樹木當中,披著小小的斗篷,你猜那是誰站在樹林中?”
課后反思:
《熊和小孩》是一個以游戲為主的韻律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戲性,有情節,小朋友對有情節的游戲,特別是兇猛的動物吃小動物的游戲特別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動物:小鳥、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較熟悉,又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模仿小動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兒對木頭人的造型非常喜歡,平時孩子們經常玩“木頭人”的游戲,孩子們對做出一個造型控制不動,非常感興趣;
第四,歌曲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易于表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小朋友感興趣,那么,學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動特點:
1、整個教學活動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創編動作、創編造型、完整游戲。先由易到難分步練習,層層突破重難點后再完整游戲。
單個環節:如在創編動作這個環節,先讓幼兒集體聽音樂自由創編,創編兩人表演的動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動作。創編“木頭人”造型也是這樣:一個人造型、兩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幼兒游戲時,也是一遍有一遍的變化和難度。
2、注重了動靜交替的原則。幼兒生理、心理活動的重要規律之一就是“節律快”。他們疲勞的快,恢復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轉移的也快。因此,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注重了活動多變化和動靜活動多交替的原則,以確保幼兒在一個時間片段中能夠有較豐富的學習收獲。比如:讓幼兒集體跳舞到單獨個別創編表演,表演后老師小結評價、提問,讓幼兒有適當休息等。
3、這雖然是一個音樂游戲活動,但是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老師以歌曲為載體,將節奏、速度、強弱等音樂元素整合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使幼兒的綜合音樂素質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鍛煉,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幼兒的發展為本”的理念,使活動更加地扎實有效。老師還比較好地關注到了藝術活動的審美價值點,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把動作做得更美、更有節奏感,實現了藝術活動的價值。孩子們在音樂聲中玩的不亦樂乎。
不足之處:
比如在欣賞音樂時給予幼兒的時間還不夠,在欣賞音樂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音樂表現出不同的表情及動作,這樣孩子們才會更好地投入進去。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12
活動目標
1、喜歡走迷宮體會成功的喜悅。
2、掌握走迷宮的一般方法,學會檢查。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會認讀數字1—7;2、幼兒用書,不同大的迷宮圖各一張
活動準備
1、讓幼兒復習數數
2、將幼兒進行分組
活動過程
一、感知了解
<一>接示課題。引發興趣
<二>引導幼兒復習了解走迷宮的方法
1、出示迷宮圖,讓幼兒感受迷宮的結構,讓幼兒數一下一共有幾條路
2、請幼兒上來先找一下入口和出口,再試著走迷宮
3、老師在幼兒嘗試的過程中啟發幼兒了解走數字迷宮的要求
4、帶領幼兒分析遇到岔路口高如何進行選擇
5、根據方法檢查幼兒是否走正確
<三>分組操作
1、教師介紹不同的迷宮圖讓幼兒根據興趣進行選擇。老師講解活動內容和玩法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指導能力較差的小組
二、交流歸納
1、展示結果,小組間相互交流檢查
2、展示個別幼兒的作業。
3、集體討論修正
三、討論歸納走迷宮的方法
教學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孩子們都以極高的興趣在進行參與,通過活動幼兒能較好的掌握走迷宮的`一般方法,并且能正確的找到路線,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有極大的自由操作的空間和時間,并且在此過程中組內成員間學會了互相交流討論在此過程中孩子們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功感,空間智能也得到了提高。
如果在重新上這節課,我會讓孩子們嘗試自己設計迷宮在和孩子們一起搭建迷宮并且培養幼兒學會檢查。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13
活動目標:
認識高粱、大豆,練習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的審美觀。
活動準備:
大豆、高粱種子若干。畫好的蝴蝶,乳膠,示范粘貼畫。
玩法:
1、讓幼兒認識高粱,大豆種子。老師引導幼兒討論說出高粱,大豆的生長過程及用途。
2、老師出示示范畫,讓幼兒觀察。
3、老師簡單介紹粘貼的過程。
4、老師將各種材料分給幼兒,讓幼兒進行粘貼,可以用高粱粒粘貼蝴蝶的外輪廓,其余部分用玉米粒粘貼,老師巡視,幫助孩子完成粘貼畫。
注意事項:抹乳膠時,不要抹的太亂。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14
托班游戲活動:
游戲活動:
設計思路:
這是托班主題《水果寶寶》中的一個活動,在以前的一系列活動中幼兒已認識了多種簡單的水果,如蘋果、香蕉、生梨等,而幼兒對桔子好象特別熟悉,因為它在我們這里有種植,許多幼兒到鄉下爺爺奶奶家去時,自己采桔子吃呢,而且感到非常開心。這樣,根據我班幼兒的興趣,我設計了這一游戲活動《采桔子》。
本次活動中,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幼兒發展所需的鉆爬、平衡走、跳等基本動作練習融于“采桔子”的游戲情景中。小兔子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小動物,于是,整個活動我都以兔媽媽的身份與兔寶寶共同活動,兔寶寶在兔媽媽的帶領下一起過小橋、鉆山洞,然后采桔子,吃桔子,共同體驗游戲活動的快樂。
另外,在環境的創設方面,我考慮到孩子年齡越小,差異越大。因此,繩子上的桔子布置得有高有低,還提供了草蓋、字母板凳,讓
幼兒想辦法采桔子,可能有的幼兒會小手一伸就采到桔子,有的會跳起來采桔子,還有的會因為桔子長得高就站在字母板凳上采,讓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通過采桔子游戲,發展幼兒鉆爬、走、跳的能力。
2、喜歡參加游戲,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桔子若干(幼兒2倍)、小籃2只、小毛巾若干、地毯一塊。
2、鉆洞8個、字母板凳8張、繩子一條。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白兔
兔寶寶們(幼兒答:哎)今天,媽媽帶你們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啦。(律動兩遍)
二、游戲一:過小橋、鉆山洞
1、引起興趣。
寶寶跳得真好,媽媽還想帶你們去一個更好玩的地方,看,前面有什么?(小橋、山洞)
2、師生共同練習走、鉆爬的動作。
對了,現在我們一起去走一走,鉆一鉆。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一起走過小橋,鉆過山洞,先到達的幼兒為后面的寶寶喊“加油”。
三、游戲二:采桔子
1、哇!你們看,這里有什么?(許多桔子)
2、媽媽帶你們一起采桔子啦。(提出簡單規則:我們采一個桔子就放一個桔子,提醒寶寶將桔子放于籃子里)
3、提供草蓋或字母板凳,讓幼兒想辦法采上面的桔子。
四、吃桔子
我們采了那么多的桔子,來一起把它抬到草地上去。
1、師生共同坐到地毯上,作好吃桔子前的準備。
那么多的桔子,我們一起嘗一嘗,好嗎?好,先用小毛巾擦擦小手。
2、剝桔子、吃桔子。
(1)、剝的時候,引導幼兒將桔子皮放于垃圾桶里。
(2)、可用兒歌適當引導幼兒觀察桔子的形狀、顏色。
(3)、幫助能力弱的寶寶一起剝桔子。
(4)、品嘗桔子。(引導幼兒說出:酸酸的、甜甜的)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15
幼兒小班的老師一定要懂得如何釋放孩子們玩耍的天性,就需要持續地給孩子們設計不同的游戲。今天小魚哥哥和大家分享一個新游戲,螞蟻搬豆。
游戲目標:
1、讓孩子們學會團結,配合,懂得團隊的力量。
2、提升孩子們的競爭意識,提升孩子們的受挫承受力。
3、促動孩子身體的靈魂性,充實幼兒小班小朋友的幼兒園生活。
游戲道具:
幼兒老師事先準備一些小球,充當豆子。再準備一個小框,充當螞蟻食物盒。
游戲講解:
老師告訴孩子,分成一組的'小朋友一個要當螞蟻的頭,雙手放在腦袋上充當觸角。一個要當螞蟻的身子。第三個要當螞蟻的尾部。后兩個小朋友要用雙手抱住前一個小朋友的腰,弓下身來。三個人組合成一只螞蟻,配合著跑到前面去拿球,然后再跑回來把球放到螞蟻食盒里。
游戲過程:
1、老師把小朋友三三分成一組,當然也能夠根據小班小朋友的人數,按兩人分。
2、老師規定跑動的時間,在固定的時間里,看哪一組小朋友成功拿到的豆子最多。
3、有違規,或者是跑動中螞蟻身子斷裂的,則需要孩子們重新組合起來才算合格。
游戲評價:
小班的孩子還小,他們的團隊意識也薄弱,而且合作起來更困難,很多孩子更是無法掌握游戲動作要領。所以,老師要有充足的耐心。通過這樣的游戲,不但讓小朋友間的友誼更堅固美好,而且也能讓老師充分觀察每一個小朋友的游戲性格。
關于幼兒園游戲的教案篇16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音樂旋律,學習按節奏看龍舟、劃龍舟等動作。
2、通過用情節(看龍舟、劃龍舟、賽龍舟)來幫助幼兒記憶相應的動作。
3、引導幼兒體驗劃龍舟時相互配合的快樂。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1、幼兒對端午節“劃龍舟”有初步的了解。
2、船槳、船號標記、標記花各人手一份。
3、音樂、PPT。
活動重難點:
引導幼兒感知音樂旋律,學習按節奏看龍舟、劃龍舟等動作。
在雙行隊列舞蹈中學會相互合作和記憶相應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看龍舟
1、進入場地,幼兒按四組排好隊。
2、出示PPT圖片,師:“劃龍舟比賽就要開始啦!瞧!他們在干什么?”(吹喇叭、打鼓)
3、感受音樂旋律,學習“看龍舟”動作。
(1)鼓勵幼兒按自己意愿創編吹喇叭、打鼓動作。
(2)教師將幼兒編的動作與教師編的動作串起來,隨音樂與幼兒共同表演。
二、劃龍舟
1、幼兒學習按節奏上龍舟、拿船槳。
2、幼兒創編在單行龍舟時所使用的劃龍舟方式。
3、教師指導動作要領:船槳向前時身體前傾、手臂伸直、臉朝前;船槳向后時身體后仰、船槳靠胸、臉朝前,引導幼兒按節奏動作和用歡快的表情表現出來。
4、隨音樂做看龍舟、劃龍舟動作。
三、賽龍舟
1、師:“剛才四艘龍舟都劃得不錯,都可以去參加龍舟了!可是龍舟大賽有一個要求,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PPT圖片,引導幼兒由單行龍舟走成雙行龍舟。
3、出示PPT,引導幼兒學習側面劃槳動作。
(1)幼兒模仿學做動作,教師指導:在標記花的一側,下上、往下拉。
(2)隨音樂反復兩次做賽龍舟的動作,引導幼兒按節奏喊口號感受熱鬧的氣氛。
四、完整舞蹈
1、邀請老師扮演觀眾,分組為參賽選手加油助威,幼兒隨音樂完整舞蹈。
2、進行賽后頒獎,體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