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1
《水滸傳》真的很精彩。書中的一百零八各各英勇,都是能拋頭顱灑熱血的好漢,都能為了兄弟義氣兩肋插刀。結果這些好漢的命運卻都以悲劇收場,這不免令人有些惋惜。
這悲劇的命運是誰造成的。我想是封建思想的三綱五常對勞動人民的毒害。什么臣為君綱、父為子綱、妻為夫綱。什么仁義禮智信,都是一些騙人的玩意。階級的不平等造成的這一切。這種腐朽的思想都是那些封建統治者統治人民的工具。君權神授、天人合一都是鬼扯淡。只要不滿對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就可以像李逵那樣“管他甚鳥”一斧打將過去。
為什么不造反?難道說造反就會被世人唾棄嗎?難道說他們就甘于被壓迫?難道說他們就任由自己深受此毒害嗎?不是封建統治者兵多將廣厲害,而是殺人不見血的封建思想厲害。他牢牢的把比虎還要的一百零八好漢以及像他們這樣的好漢困于鐵籠之中。
所以說,只有反抗是不行的,還要在思想上有覺悟。要深刻認識到封建思想的毒害性;要認識到封建思想只是統治階級同志人民的工具,所以思想要覺悟才能取得成功。
要不然不是悲劇收場,這也反映了人民力量的強大。但是,他們的思想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和完善、覺悟。
總而言之,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將是令人惋惜的。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同階層的地位卻有同樣地被壓迫的遭遇,最終被逼上梁山。哎!每當讀一百零八將有一個或幾個被害,我都很傷心,都為他們的死真的有意義嗎?他們為了統治者征戰戰死于沙場。但是最終死的一大半,活著的也被迫害了。這難道是他們所追求的嗎?哎!難過、傷心、惋惜!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2
在這兩個星期里,我看了一本名叫《水滸傳》的書。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古時候的事情,里面還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每一件事情都是十分精彩的,而且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我看了“魯智深看了看,走到樹前,把袖子挽了起來,右手向下把身子倒繳著,左手抱住上截,把腰只一挺,將那株綠楊樹連根拔起。”這句話,十分震驚,一個人竟然會把一棵樹連根拔起!這怎么可能!不會是編造出來的吧!多種幻想從我腦海里一一蹦出來。可最后我還想,這可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一本書呀!應該不會有假吧!于是,我才相信了。同時,我又想起了生活中我的力氣有多大,哎!不用說了,跟我們班的__比,她簡直是個大冬瓜,我呢,就像是一根細細的香蕉。我連__都比不過,更不用說魯智深了,我看哪,我一見到他就會被嚇個半死,真沒想到,樹可比人高大多了,魯智深竟然能吧綠楊樹連根拔起,這真是高手中的高手呀!他的體型我可是怎么也想像不到的呀!還有一句話,“武松趁機把大蟲的嘴直按下黃泥坑里去,他左手緊緊地揪住老虎的頂花皮,右手攥成鐵錘般大小的石頭,使盡平身力氣,只顧打。打到五七十拳,那老虎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流出血來。”這句話又使我震驚了,武松好狠心哦!就算要把老虎打死,也不至于這么殘忍吧!要是我,可能早就沒命了。我真佩服武松的膽量和武功。厲害,真是太厲害了!
這本《水滸傳》里的知識還真是無窮無盡呀!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3
我讀罷《西游記》后,感到陰森可怖。畢竟生活中是沒有什么如悟空般的圣人替我除去妖精般的惡人的。不過細思忖,生活中竟也能發現如《西游記》中的悟空,如來等相近的人或物。
首先,孫悟空似乎是一個犯過嚴重錯誤的高級警官,被貶為普通民警,所在的還都是一些偏遠荒涼的郊區,要保護的人(唐僧)也常常蠻不講理,又十分無能。可他還是忠心不二,終于重新做上了高級警官(斗戰勝佛)。
其次是八戒,他在《西游記》里起到了反面效果和幽默感,活像《水滸傳》里的王英。他原先就是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的,做了和尚后又處處犯戒,與師兄作對,最后做了個凈壇使者,亦十分可笑。因為他不是太“凈”,似乎有譏諷他的意思。這像生活中的一個被貶的官,做普通人又做得不好,落得個壞名聲。不過,念他吃了不少苦頭,還是讓他當上了菩薩。
沙僧與白龍馬像是生活中的兩位農民,做著最苦最累的活。還知錯必改,忠心可嘉。最后都當上了金身羅漢與八部天龍,功德圓滿。
唐僧由于是個凡人,不太相信見多識廣的悟空,又有些懦弱,就像是個書呆子,硬是做了上級領導,又不會賞識厲害能干的下級。不過后來他們師徒關系漸漸好了起來,最終共同合作,取得成功。
觀音、如來、靈吉、普賢等等都是熱情的投資者,大大幫助了“西天取經公司”,而妖魔鬼怪則是“西天取經公司”的打擊者和對手,總是想讓此公司破產,并常抓住董事長唐僧的把炳不放,還好都被投資者和總經理孫悟空制服了。
這樣一看,原來《西游記》就在生活之中啊!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4
學校發給我們一本《弟子規》小書。開始我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不懂什么意思。今天,在老師的指導下又把《弟子規》拿出來認真地讀了一遍,原來《弟子規》是中國傳統圣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什么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約,寬容大量,什么是親情,友情等等……
以前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常常惹父母生氣。有一次,媽媽把飯做好以后放到桌子上,喊我吃飯,我被精彩的電視劇迷住了,沒有答應。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喊我吃飯,我不耐煩的回答:“你們去吃嘛,我一會再來,喊我干什么嘛。”媽媽說:“飯快涼了,快點來吃吧!”我還是等電視劇完了之后才到飯桌上去吃飯。
還有一次,媽媽正在廚房里干活,叫我幫她把地掃一掃。我根本就沒有理她,只是在電腦上盡情的打游戲。媽媽過了一會又喊了:“你把地掃了沒有啊?”我還是沒有聽見。媽媽生氣的說:“你這孩子,沒有聽見我叫你嗎!”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的入則孝,我很后悔。尤其是有看見后面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我們,應該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反思我自己的行為,羞愧之心悠然而生。勇于承認錯誤是一種美德,現在,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5
《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
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后,工于心計、精于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6
在這個多姿多彩的暑假里,書是人們必不可少的東西。我們在暑假里,總要讀幾本書來陶冶情操。這不,我今天就初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這本書圍繞著“官逼民反”這一線索,表現了一群不堪欺壓的好漢們聚義梁山,直至招安失敗的全過程。從這部經典的農民起義小說中,我被梁山好漢的正義凜然和他們情同手足的義氣所深深感動。《水滸傳》中塑造了多位形象鮮明的好漢。比如一身正氣、視死如歸的魯智深、李逵;待人誠懇、正氣凜然的宋江、盧俊義;勇猛異常、武功高強的關勝、董平等。他們豪爽無比、氣度非凡,幾乎無人能與之匹敵。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花和尚魯智深,他急中生智,粗中有細。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就在這大禍臨頭之際,他一面說:“你詐死,灑家慢慢和你理會。”一面大踏步地走了。假如是我,我一定會傻站在原地,啞口無言地等待。我還喜歡智多星吳用,他聰明過人,足智多謀;不僅智取過生辰綱,還巧使過連環計。梁山一百零八將每一位都很了不起,他們的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
讀了《水滸傳》,我才知道古典名著的魅力。一部《水滸傳》顯出英雄信念——替天行道;一部《水滸傳》展示英雄氣慨——俠肝義膽;一部《水滸傳》現出英雄本色——同甘共苦。一部《水滸傳》寫出英雄精神——勇往直前!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7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說之一。它以宋江等人各個都被逼上梁山為主題,主要江蘇了各個好漢的經歷,其中使我最深印象的兩個字忠和義。
魯智深是一個代表性的人物,他十分愛吃狗肉并且武藝高強,精武剛勇。他的武器是一把禪杖。又一次他和李忠和張進在一家店里吃飯,只聽隔壁在啼哭,魯智深便走過去問怎么回事?一老一少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了一遍。魯智深聽了之后大怒。原來是有一個叫鎮關西的人欺負這一老一少。魯智深便說:明日我與你同去見那鎮關西如何?老少立刻答應。
第二天早上魯智深出門便找到了鎮關西。鎮關西一見到魯智深立刻說好漢贖罪。魯智深說給我來十斤精肉不能有肥的切成臊子。鎮關西立刻叫人去做。做好之后放在魯智深面前。魯智深又說再給我來十斤肥肉切成臊子不能有瘦的,鎮關西再次叫人弄好放在魯智深面前。誰料。魯智深又說給我來十斤骨頭切成臊子不得看見一點肉。這下把鎮關西氣壞了。掏出一把小刀向魯智深刺去,魯智深立刻回首打了他三拳。竟然將他打死了,這就為那老少報了仇恨。
水滸傳由于官場的險惡所以各自上梁山,現在回憶起,仿佛那一百單八將還在面前若隱若現。
我愛水滸傳中的精彩故事。也愛各個好漢的豪爽性格,但我更愛的是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精神忠和義。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8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主要向讀者介紹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諸侯割據的一副副歷史畫面
小說中出色的謀士比比皆是,最使我敬佩的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識地理,三教九流,無所不通。他后來投靠劉備,為劉備奪荊州、占益州。劉備死后,諸葛亮有12年獨攬大權,他完全可以做第2個曹操,稱王稱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終其一生并未取代劉禪。這足以表示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
小說中的趙云武藝超人,真乃一代良將。他曾沖進袁紹營中如入無人之境,大破袁紹。他也曾在萬軍之中單槍匹馬救劉備的兒子,并殺了曹操陣營的五十四員名將,奪了四條長槍和一把寶劍。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書中的關羽不僅武功過人,而且義薄云天。他因一次戰役被迫降曹,但提出約定:他一但知道劉備的下落,就一定要去找劉備。在曹操營中,曹操為了籠絡關羽,經常送他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但關羽仍不變心,對故主忠心耿耿,并最終回到劉備身邊。
縱觀《三國演義》中各路英雄豪杰,他們或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或驍勇善戰,所向披靡;或忠心耿耿,義薄云天……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干出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偉業,造福一方百姓,為后人留下一段段佳話,讓人望塵莫及,徒生敬佩之情。
撫卷沉思,我從這些歷史任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他們那種橫槍躍馬,馳騁疆場的灑脫英姿;感受到了他們憐惜蒼生,關心百姓的悲憫情懷;感受到了他們笑對死亡,舍生取義的英雄豪氣……
唉,雖然東漢末年和英雄很多,但早已灰飛煙滅,成為歷史,可惜!可惜!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9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書于16世紀中葉,作者為明朝的吳承恩。這是一本及其經典的完美著作,擁有神奇的魅力。
西游記主要描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自西游記問世以來便在世界各地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孫悟空的形象自帶主角光環,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角色便是孫大圣了,他身如玄鐵,火眼晶晶,神通廣大,七十二變,只要在腦袋上就下一根毫毛,放在手心輕輕一吹,就能變出一群厲害的小猴子,幫助孫悟空和眾多的妖精戰斗。
除此之外,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還能一眼就識別出眾多妖怪的真身。即使如此,孫悟空還是有一樣害怕的東西,那就是觀世音菩薩給唐僧的金箍兒,只要唐僧默念幾句緊箍咒,他就會疼得滿地打滾。雖然唐僧總是冤枉孫悟空,亂念緊箍咒,但是孫悟空仍然對唐僧不離不棄,一路保護著好基友,一直到安全的把唐僧送到西天取到真經。
西游記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小說,書中的孫悟空,唐三藏,豬八戒,和沙和尚,觀音菩薩,如來佛主等藝術形象,成為了一代讀者腦海里抹不去的經典,也讓我不由得佩服吳承恩。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孫悟空一樣,明辨是非,為人忠誠,這樣我們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讀四大名著讀后感550字篇10
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但卻引起了兒童的喜愛,那就是《西游記》。小時候,我只是看動畫片與圖畫書。但現在,我不僅看與讀,而且還學會了思考。
《西游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因為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為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現在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衛著我們。或許由于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的緣故吧,有時才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不過我還認為唐僧過于善良,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質。
我也很喜歡豬八戒。我覺得他是個性格單純但很可愛的人。他不會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卻有正義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去做。他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師傅的安全,而不考慮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動腦筋,但是人們覺得他笨的可愛。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不過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考慮,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憑自己的實力去做。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