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教案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一)談話導入,引出美
師:說到風景,我們會很自然地想到那些環境優美的地方,在這樣的風景中,我們的眼睛能真切地看到其中的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搭石》給我們展示的卻是一道特殊的風景,不僅需要我們用眼睛去看,更多的是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
(二)提出目標、
(1)默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不懂的字詞,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學習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懶惰、山洪暴發、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等詞語。
(3)自由讀課文。說說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
(4)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我會讀生字。(小組成員輪流讀,相互糾正。)
(2)我會正確讀寫“懶惰、山洪暴發、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等詞語。(有的讀,有的到小黑板上書寫展示)
(3)我理解理解“脫鞋綰褲、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等詞語的意思。
(二)學文悟情展示。
1、我會讀(讀重點句或段)
生1:“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我體會到這是一位負責任的老人,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生2:“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這段話中我體會到家鄉的人們走搭石十分默契,動作十分協調,看著很整齊,很美。
生3:這幾句話我知道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作者寫得如此生動,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現在讓我們走到那一行人當中去吧。
生4:這樣協調有序的畫面,真是讓我們久久沉醉,請大家閉上眼睛(范讀),你似乎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體會兩個比喻:“像輕快的音樂”、“畫一般的美感”)
生5:“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我感到人們很謙讓,他們總是讓對方先走。
2、我知道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
3、我知道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出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道風景?
4、我知道:正是因為有了人們的“搭”,兩岸普通的石頭才能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搭石,它們構成一條“路”,架起了一座“橋”,聯結了兩岸的小村莊,也聯結了鄉親們的生活。美讀佳句,背誦積累。
師:作者深情地寫道——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布滿和諧的風景。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
搭石是一件事情,為什么會是家鄉一道風景?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教案篇2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掃清字詞障礙。
(2)通過聯系實際體會課文重點句的含義,引導學生做一個有用的人。
(3)通過分角色朗讀,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中滲透做人的道理,引導學生做一個默默奉獻的人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緊扣爸爸說的一段話展開朗讀體會,讓學生認識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寫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2.弄清課文的主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課時劃分: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作者和有關落花生的資料,教師準備關于落花生的資料。
2.準備一塊小黑板,上面抄寫好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
1.齊讀課題,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圖片,教師補充講解花生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課文的作者是許地山,他有個筆名叫落華生,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童年的時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主識字: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讀四聲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讀輕聲。)
3.拼讀生字,著眼學法,重點強化。(由學生提出易錯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學法)
4.在預習的過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詞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詞典中的解釋)
(2)讀順課文,感知文本內容
1.同桌互讀,把課文讀通讀順。(給足時間讓學生讀書)
2.由同學互相推薦讀,老師要鼓勵讀書不太好的同學展示自己,多鼓勵他們。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看看你對課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大家默讀課文之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你準備怎樣給本文分段,為什么?(討論并明確分段)
四、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整體感知
齊讀課題,回憶課文內容,想想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二、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默讀課文,看看你對哪部分內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讀一讀。(根據學生發言情況引導)
1.種花生、收花生:(略處理)利用評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抓住“居然”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讀書、突破重難點:
(1)自由讀、指名讀出花生的好處。
(2)學生根據收集的課外資料補充花生的好處。
(3)出示第10自然段,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①填表助學,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在同學自由讀之后填表)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蘋果的圖片,同桌對比著讀。一個讀桃、石榴、蘋果,一個讀花生
③指名讀,評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或者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讀,看看你對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出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實用,默
默地為人類奉獻)
(4)對比讀句子,體會父親對我們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兩句話意思不一樣,“只”是單單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體面,更重要希望我們做一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計名利,像花生一樣的對別人有用的人)
(5)通過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邊一定有許多像花生一樣的人,讓我們來贊美花生,贊美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但可貴的是()。我們的()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我贊美花生,我更要贊美()。”
三、召開小辯論會,張顯學生個性
在當今的社會你想做一個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的人呢,還是做一個像花生一樣的人呢?為什么?
四、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許地山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長大后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成為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這就是他筆名的由來。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來一起讀讀他說的這句話:“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五、當堂訓練
背誦課文
六、小結
在當今的社會你想做一個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的人呢,還是做一個像花生一樣的人呢?為什么?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及新詞。
2、能夠抓住描寫彭總語言、神態、動作的重點詞語練習做批注,體會彭總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產生對彭總的敬佩之情。
3、體會人物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滲透中心思想。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會用“對答如流”“千方百計”造句。
教學重點: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神態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習作批注。
課前準備:查找彭德懷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學生字、詞。造句。
2、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3、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了解課文的主要特點
1、寫人的文章,用一件事寫一個人;
2、抓住人物言行、神態來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課文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二、抓住人物語言,練習批注。
1、找出彭總語言,指名學生讀。
2、重點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彭總是怎樣一個人?練習批注。(學生可能批注:嚴格、嚴厲、嚴肅、威嚴、脾氣暴躁,負責任、愛祖國、彭總對工作特別認真等。)
3、指名學生展示批注結果,師生共同評價。
4、師小結:“批注”是自學時常用的一種方法,把自己的感受用簡潔的詞寫在有關內容的旁邊。不必寫一句話或一段話(再評價學生的批注)。
5、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彭總“電閃雷鳴”“聲音輕了,批評的分量可更重了。”
三、讀彭總的語言、神態、動作,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讀課文第三、六、八自然段,體會感情發生了什么變化。
板書:電閃雷鳴 發火
語重心長 談話
2、指導朗讀課文,體會并讀出感情變化。
3、神態、動作也發生了變化。默讀課文,找出重點詞語,體會其變化。
4、師小結:彭總的言行、神態前后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無論是電閃雷鳴的發火,還是語重心長的談話,都是為了把這個陣地建設得更加牢固,都是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為了祖國的安全,都是對工責的高度負責。
板書:為祖國的安全
對工作的高度負責
5、文中還有一個人的思想感情也在起著變化,找出來,試分析。(團長)
四、總結彭總思想品質,滲透中心思想
1、根據以上學習,思考彭總是怎樣一個人?(學生可能回答:彭總是一個愛祖國,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人。是一個嚴格要求別人,更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是一個關心他人的人等。)
歸納概括:熱愛祖國、高度負責、嚴于律己、實事求是,等等。
2、師小結:以上這些詞語概括了彭總的思想品質。這個問題還可以這樣問:“這篇課文反映了彭總怎樣的思想品質?”
五、歸納課文的寫作特點
1、彭總的思想品質是通過那些描寫反映出來的?(言行、動作)。
2、本文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1)一件事寫一個人;
(2)通過人物的言行、動作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教案篇4
《學會看病》通過閱讀課文,我與學生一起走進了作者的心靈,她告訴我們母親如何給予兒女“愛”;同時我們也走近了母親的世界,她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被愛是同樣的沉重。“學會看病”不僅是我們自己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對“母愛”的報答。
母親對兒女的愛的表達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同樣我們對“母愛”的報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讓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時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它!課堂上我先讓學生畫出描寫母親心理活動的句子,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我又深情地朗讀了這些句子。我的喉嚨哽咽了,學生也被感動了。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能夠聯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本課詞語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將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讀書的重要性。
3、積累語言,像作者那樣留心觀察自己周圍的事情。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受到語言美的熏陶。
4、鼓勵學生在閱讀時多問幾個為什么,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獨立閱讀的潛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將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讀書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獨立閱讀的潛力。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受到語言美的熏陶。
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我們: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師問,平日里你都喜歡讀什么書?叢書中尼有什么收獲?指名回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詩一樣的文章,同學們必須等不及了,也想讀讀這優美的.詩篇,請你們打開書,利用手中的字典、結合課后的生字表解決生字新詞,將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初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糾正錯誤發音,指導個別字的發音。
三、研讀課文,了解資料;
這篇文章表達了自己熱愛書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還應以讀為主,為的是讓學生透過閱讀,能夠較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也為學生能夠透過自己一遍一遍有效和真情的與文本對話。
四、品讀課文,感悟內涵:
在設計品讀課文這一環節中以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自主感悟,自發抒情,自然續情。
1、自由閱讀課文,解決課前預設的問題:冰心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你是否做到了“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選取幾段讀給你的同位聽聽,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作者是怎樣讀書的?從書中學到了什么?。根據學生狀況,及時指導學生用“心”來說話。用心來朗讀。再指名朗讀。
3、從課文中找到“總而言之”“同而言之”這兩個詞語,體會它們的意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回想文中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
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五、感情朗讀,深化主題;
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喜歡讀書”的情緒。個人,小組間互讀,評議。
六、談感受:
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讀后的感受,你就應怎樣讀書?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并能正確書寫和運用本課的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能夠認識到作者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并能夠向作者學習,檢查自身是夠做到了“讀書好、讀好書、多讀書”,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相關詞語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夠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并能夠真正做到“讀好書,多讀書,讀書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冰心寫的《憶讀書》,板書:憶讀書
2、(出示多媒體:冰心的照片)
3、冰心的資料交流
小結:在中國的文學,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學界的長青樹,從19歲成名到晚年仍在創作,她之所以能取得這么高的文學成就是與她熱愛讀書分不開的。
4、通過課題,你知道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內容嗎?
課文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回憶了她一生的讀書體會。
二、學習課文
1、檢查預習,
課前大家都進行了預習,那我我就出題考考大家,小組搶答(出示課件)
2、默讀課文,看看冰心奶奶要告訴大家的是什么?
板書: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3、交流
讀書有什么好處?(結合書上的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總結一下)
讀書可以獲得美的享受(得快樂);讀書可以擴大知識面(長知識);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助寫作),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學做人)。
4、要想讀懂文章,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我們還要走進作者的心靈,一起感受她的思想,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的2—11自然段,自由選擇1—2個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或句子來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小組交流
小結:剛才我們重點分析了“讀書好”的四個方面,這些都是作家的經驗之談,希望我們讀后有所收益。
5、齊讀第11自然段。理解“總而言之,統而言之”總結、概括的作用。(特殊的用法,起強調的作用)
6、多讀書:從時間上,種類和數量上來寫。7歲—到老還讀“萬卷書”
7、讀好書:
自由讀12—13段,冰心認為什么樣的書是好書?理解:無病而呻風花雪月
結合本課所學和你以往的讀書經歷,你認為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三、總結本節課內容,教育學生: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是作者寫給少年兒童指導讀書的話語,是作者一生讀書的經驗總結,也是作者讀書思想的結晶。今天老師也送給大家三個詞:開卷有益、博覽群書、擇善從之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多與書為友,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都能夠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