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生與應屆生高考分數相同優先錄取應屆生
山西今年發布消息稱,復讀生與應屆生高考分數相同,優先錄取應屆生,你怎么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山西復讀生與應屆生高考分數相同,優先錄取應屆生,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山西復讀生與應屆生高考分數相同,優先錄取應屆生
山西教育廳:高考總分相同,應屆生比復讀生優先錄取
如今,山西省在遏制復讀方面更進一步。根據山西省教育廳發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規定,里面提到:上年被錄取后未報到考生將排在同分數的最后,考生總分相同時,按單科成績依次從高到低排序。
這就意味著,2023年如果復讀生在分數上不占優勢,是不會被高校錄取的。往年高校錄取山西考生都是一視同仁的,除了提前批次的一些招生類別之外,其他院校專業不管是復讀生還是應屆生都采用同樣的錄取標準,但是今年不愿意了,在錄取環節,學生的檔案會同時送交給提檔的高校,而學生被錄取卻沒有報到的歷史也會被寫入檔案里,這樣高校就能識別復讀生的非應屆生身份,在提檔時對復讀生、應屆生進行區分。
比如說,某院校某專業今年面向山西的招生計劃是5人,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50分,如果李華是復讀生,他的高考成績剛好是550分,那么在提檔時,高校會優先選擇其他高考分數是550分及以上的應屆考生,把李華排在最后。如果有5個應屆考生達到最低錄取分時,李華就沒有辦法被這所高校錄取,只能等下一所高校檢索。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規定只針對往年已經被大學錄取,卻沒有去報到、選擇復讀的學生,那些對自己的高考發揮不滿意、沒有填報志愿直接復讀的學生,不受該規則的影響。
不得不說,這樣的規定還是挺給力的,特別是對那些有投機心理的復讀生很有震懾力,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高考發揮不滿意,直接不填志愿就是了,可是你被錄取了卻沒有去讀,既浪費了大學的招生名額,也讓一些考生失去上大學的機會,被迫加入復讀的行列,形成惡性循環。
雖然參加高考是國家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不管是應屆生還是往屆生都可以報名參加,但不可否認的是,復讀生確實比應屆生占了一些優勢,尤其是在當下高考比的是誰刷題更熟的情況下,復讀生更加討巧,所以制定一些規則限制復讀生,也在情理之中。
復讀生與應屆生可以報考的專業不一樣
高考應屆生除去因選科不能選擇的專業外,其他專業都可報考,往屆生除了不能報考選科限制外的專業之外,還不能報考提前批招生專業以及部分具有特殊要求的專業。
新高考改革影響
高考應屆生一般受新高考選科政策影響比較小;高考復讀生在新高考改革的浪潮下,受影響比較大,特別是已經啟動高考改革的省份,考生第一年高考的時候是傳統高考模式,如果考試不理想,想要復讀,正好趕上新高考選科,無論是思維模式還是學習形式都要進行很大的轉變。
還能復讀嗎
部分地區禁止公辦高中招復讀生。
根據各地的政策不同,在重慶、貴州等省份明確規定,公立的中學不得招收復讀生。這個政策還是對復讀生有很大的影響,意味著教學環境和付出的金錢都會發生變化。
在政策的禁止下,那復讀就沒辦法了嗎?其實除了公立學校以外,私立學校也是招生的,當然,學生也可以選擇在家自學。
私立學校有好有壞,普通的私立高中對于考試看待不重,在教育中會受到限制,孩子容易被放松的環境影響,最終導致復讀考試的不理想。
如果孩子的自制力不夠好,最好花大價錢去一些專業復讀的私立高中。整體的學習氛圍,老師的經驗都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自己。不過對于私立學校,花費很大,一些普通的家庭不一定可以負擔。
所以,考生還是要珍惜應屆考生的身份,好好備考!4.錄取院校數量
社會考生錄取院校數量少,高考正式生錄取院校數量多。因為社會考生不能參加高考提前批次的錄取,所以諸如軍隊院校、公安、司法院校、飛行類、航海類院校以及其他參加提前錄取的普通院校都不能報考。此外,一些對年齡有要求的高校在錄取時也把年齡不滿足條件的社會考生排除在外,這就使得社會考生錄取院校數量要比高考正式生少很多。
社會考生怎樣參加高考
1、到戶口所在地的高考報名點進行報名(一般為當地教育局),注意高考報名時間,有的地方可以補報,有的地方則不可以,所以,錯過了就得再等一年。
2、需要帶上戶口本、身份證以及同等學力證明(高中文憑、中專文憑或《學業水平測試合格證》)、在職干部和工人帶學歷證明及單位介紹信;應安排工作而尚未安排的退伍、轉業軍人,須持(區)民政部門的證明 。履行填寫手續。
3、報名時需上繳考試費、《報考指導》費、體檢費等全部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