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教案流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簡單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是幾十幾的數),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的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除法的全過程。滲透轉化和遷移類推的數學思想,加深對口算除法的理解,發展數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是幾十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是幾十幾除法的算理。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練習
60÷3=360÷9=80÷4=
300÷6=2400÷6=4000÷5=
2、想一想,填一填
(1)84里有()個十,()個一。
(2)46里有()個十,()個一。
(3)62里有()個十,()個一。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來我們一起看看這道題。
1、動手操作,理解算法
(1)出示例題:
把66張彩色手工紙平均分給3人,每人得到多少張?
(2)讀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
生:要把66張彩色手工紙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3)理解題意并列式
板書:66÷3=
3、學生自己試著做一做并說明理由,可以借助小棒圖。
4、全班交流,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
生1:66就是6捆和6根小棒,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得到2捆和2根小棒,就是22根小棒。
生2:我是這樣想的:把6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十,6個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一,和起來就是22。
師用多媒體演示分一分
5、借助圖片,理解算理
出示圖片1:
60÷3=20
6÷3=2
20+2=22
小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是:先用十位上的數除以一位數,再用個位的數去除以一位數,最后把兩部分合起來就是商。
6、口算,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96÷3=46÷2=
(三)鞏固練習:
練一練
64÷2=84÷4=77÷7=
28÷2=69÷3=63÷3=
210÷3=350÷5=8100÷9=
420÷6=160÷2=1200÷6=
(四)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布置
作業:第13頁練習三,第5題;
第14頁練習三,第7題、第9題、
第10題
三年級數學教案流程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時間可以分鐘面時間、經過時間兩個方面,從而正確把握有關時間計算的概念。
2、正確計算一天之內的經過時間,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認識兩種時間概念:
1、我們學習了兩種記時法,老師這兒有一句關于時間的話,來看一下:媽媽上午8時,上班一天工作8小時。(板書:8時、8小時)
(1)讀一讀,問:它們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請你分別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要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加以規范:
8時:它表示上午的一個時刻,那時我們正在上課,它還可以寫成8:00;
8小時:它指的是一段時間。
出示鐘面(畫一畫)……
指出:8時,是表示的某一時刻,用“時”來說,它是一個鐘面時間。(板書:鐘面時間—時)
而8小時,是從8:00開始數8個小時,到下午4時下班,這一段時間里經過了8個小時,它不是一個具體的時刻。)(板書:經過時間—小時)
(3)指板書說:時,一般是指鐘面上的幾時,它表示的是鐘面時間;小時,它一般表示的是從某一個時間開始到另一個時間結束,它是一個經過時間。(用點●和箭頭在鐘面旁加以區分)
2、判斷,仔細聽老師說的話,想:這是鐘面時間還是經過時間?
老師晚上10時睡覺;老師晚上睡10小時。
3、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要通過一些鐘面時間來簡單地算經過時間。
二、教學經過時間的計算:
1、出示:老師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時下班,上午要上班幾小時?
(1)出示題目: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時是什么時間?問題求上午要上班幾小時是什么時間?
(2)學生計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較好?(實物投影反饋)
板書:11-7=4(小時)
11:00-7:00=4(小時)
討論:4的單位是時?還是小時?可以寫成4:00嗎,為什么?
(4)結:像這樣簡單的計算,我們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幾時減前面的幾時。
2、王師傅上午7:30上班,中午11:00吃飯,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時間?
(1)獨立思考
(2)全班交流,說說怎樣計算:要求的是什么時間?(經過時間)還能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嗎?你是怎么減的?
教師借助0—24小時圖幫助學生理解、體會不同方法。
7:30——10:303小時,再加30分鐘,是3小時30分
7:30——11:304小時,再減30分,是3小時30分
教師重點介紹橫式書寫方法,先減分再減時,分不夠減想時借1作60。
11:00(10:60)-7:30=3小時30分
3、練一練:同學們下午1:00開始上課,下午4:25放學,同學們下午在校有多長時間?
三、綜合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
示圖,補充銀行營業時間:上午8:30——下午5:00
(1)計算每個商場的營業時間
說說所標內容是什么意思?嘗試練習
(2)交流:說說你是怎樣計算每個商場的營業時間的?
(3)比較得出結果
師結:用普通記時法表示時,若兩個時間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若兩個時間,一個在上午,一個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時間先化成24時記時法,再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
四、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要求經過時間只要怎樣計算?該注意什么?(單位;下午時間轉化成24時記時法;退1作60來計算)
三年級數學教案流程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意義。
2.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3.初步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出示:421×4=726×7=285×4=561×2=478×4=
要求學生計算出這些算式結果,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2
這是我們在前一節課學過的內容,但前一節課只算了買3個微波爐要用多少錢。這里還有這么多的商品呢?你能看圖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來大家解決嗎?
下面請同學們翻開書第29頁看著第4題,請你幫助這些小動物判斷一下,它們的計算究竟對不對?如果有錯,錯在什么地方?又該怎樣克服呢?
2.教學練習五第5題
(1)讓學生在書上計算出結果,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3題。完成后集體訂正。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7題。
四、課堂小結
三年級數學教案流程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正確地口算幾千幾百減幾千幾百的不退位減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技能。
4、培養良好的檢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78-40= 46-20= 86-30= 78-40=
38-2= 26-5= 56-4= 86-34=
(1)、先口算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一組3道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結:上面兩題是下面這道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過程。
二、引入
1、根據下面有聯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題目。
68-30= 53-20=
38-2= 33-1=
2、例1:口算
86-34=
想:把兩位數減兩位數轉化成口算過程
86-30=56
56-4=
3、試一試
8600-3400=
想:869個百-349個百
= 個百
=
4、小結
三、課堂練習
1、49-20-7= 76-50-3= 68-40-5=
49-27= 76-53= 68-45=
談談上下兩題之間有什么聯系?
2、速算
73-61= 86-54= 67-25= 76-23=
95-42= 38-21= 89-74= 78-42=
3、計算
4、找朋友
5、綜合練習
四、課堂作業
見課堂作業本
三年級數學教案流程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小故事導入新課
放寒假時小紅去了一個度假村。一天她去度假村旁的森林公園玩,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她該向東、西、南、北哪個方向走呢?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筑物?愿意當小導游為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1)圖上畫的是小明和他的學校,你能告訴老師他在干什么嗎?大家想和他一樣去我們的操場上認識這四個方向嗎?
早上太陽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么方向?背對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現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問學校的教學樓等建筑物在操場的哪一面?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面對的方向。引導其他同學觀察和發現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1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三年級數學教案流程篇6
教學內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4÷2 55÷5
2、計算。
(1)20×30×7 (2)50×6×12 (3)400÷8÷5
(4)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匯報結果,并說一說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復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里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題中數量關系,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①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2)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