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果,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什么才算好的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供大家參考。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1
教學內容:
1和0的乘法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利用乘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掌握1和0的乘法。
重點難點:
掌握1和0的乘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魔術師為大家變出了好多寶葫蘆,大家想知道今天魔術師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魔術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課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學生思考,小組交流。
3、原來三頂帽子中一共有幾只鴿子?
1+1+1=()(只)()×()=()(只)
現在三頂帽子中一共有幾只鴿子?
0+0+0=()(只)()×()=()(只)
4、(在此應該先補充一些關于1和0的連加算式,讓學生改寫成乘法,然后讓學生分別觀察關于1和0的乘法算式,引導學生去發現)你發現了什么?
三、試一試
1、第9頁自主練習1
()+()+()+()=()(棵)
()×()=()(棵)
()+()+()+()+()=()(個)
()×()=()(個)
2、自主練習2
(1)吊椅上現在坐了多少人?
()+()+()+()+()+()=()(人)
()×()=()(人)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小組交流。
3、數蘋果
每盤有()個蘋果,有()盤,一共有()個。
()×()=()(個)
四、你學會了嗎?
1、課件展示情景圖。
2、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解答上述問題。
五、豐收園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學生善于觀察但不善于歸納,總結1和0的乘法規律時有困難。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掌握用列表法、假設法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與雞兔同籠有關的問題。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嘗試、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經歷用不同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用方程解雞兔同籠問題的一般性。
3、了解我國古人解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感受其趣味性。
教學重點: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在嘗試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法:分析、引導
學法:自主探究
課前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2分鐘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大約在1500年前,我國古代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著一道有趣的數學題:(課件出示,題略)你們知道這道題的`意思嗎?
生:……(課件演示)
師:這就是有趣的“雞兔同籠”問題。(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這一問題。
2、學習目標:
掌握用列表法、假設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與雞兔同籠有關的問題。
二、自主探究:8分鐘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3
教學內容:綜合練習課(P65練習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
2、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聽算
60-3050-4063-386-6
45+459+104+5863+8
3、填空:(課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練習十一的習題
1、計算練習: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說計算過程,在寫得數。
2、練習十一的第14題
要求:(1)、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
(2)、現在一共有多少架飛機?怎樣計算?
(3)、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3、練習十一的第15題
要求:自己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列式計算。
4、課件出示第16題,比一比誰算的又快又對。
57+86+5625+70
42+671+97+80
80-6068+515-9
9+7237-448-6
三、作業設計
練習十一的第17題。
自己讀題理解題意,后獨立計算。
四、思維訓練
讀題,解答P66面的思考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4
學習目標:
1、復習面積的意義、常用的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初步建立圖形的等積變形思想。
2、體會轉化、估計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為教學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作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思想準備。
3、學習重難點:
對圖形進行分解與組合、分割與移拼的轉化方法
學具準備:學具盒
學習過程:
一、分一分、數一數
1、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嗎?
2、怎樣數的?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數一數
1、怎樣移動右邊圖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數出它的面積?
2、利用分割與平移,保持面積不變,把多邊形轉化為長方形,計算它的面積。
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三、數一數、算一算
1、下面是牧場中一個池塘的平面圖。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滿整格的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數一數各有多少個,再算出池塘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不滿整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你算出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這樣的算法合理嗎?
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邊樹葉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嗎?
四、估一估、算一算
1、采集幾片樹葉,先估計他們的面積個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樹葉描在第122頁的方格紙上,用數方格的方法算促他們的面積。
2、你能用這樣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積嗎?
五、小結:今天我們進行面積是多少實踐活動,怎樣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呢?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5
教學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練習。
學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應用,將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學目標:
能運用比的意__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策略:
練習、反思、總結。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2.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3.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4.全班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5.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6.全班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二)學校有買來小足球和小籃球120個,小足球和小籃球個數的比是3比5。學校買來小足球和小籃球各多少個?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數各是多少
二、變式練習
1、被減數是36,減數與差的比是4比5,減數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種藥水,按藥液與水的比為1比5000配制而成。用這樣的藥液0.5千克,可配制這樣的藥水多少千克?
教學反思:
提高練習的靈活度,以及練習的形式。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
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舉例子復習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思考過程)
二、基本練習
指導完成第5題。
(1)、獨立完成。
(2)、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三、變式練習
1、指導完成第1題。
(1)、指導看懂題意。
(2)、學生完成后交流結果。
2、指導第2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完成后校對結果。
3、指導第3題。
(1)、讀題,明確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
4、指導第6題。
(1)、填寫第1豎的結果,觀察4個算式與上面3個數的關系,得出規律。
(2)、完成后2題。
四、提高練習
1、指導第3題。
(1)、引導學生仔細看圖,提出數學問題。
(2)、解決提出的數學問題。
2、指導第7題。
(1)、看懂圖畫意思,提出數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五、開放性練習。(指導第8題)
1、先獨立解題。
2、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寫出來?
3、交流。
六、總結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掌握統計的方法,會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
(1) 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 黃色 綠色 藍色
(2)學生自由發言
問:多買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計一下吧
二、制成條形統計圖。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紅色 黃色 綠色 藍色
(2)統計,制成統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 )名同學。
2、喜歡( )顏色的人最多?喜歡( )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 )顏色?
4、布置會場,多買些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么?
動畫片體育比賽 電影 新聞
做一次統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8
教學目的:
①讓幼兒知道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口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②培養幼兒的分析能力和想象力。
教學準備:
小朋友、蝴蝶各一套圖;圖片(畫有小朋友拍球、小雞吃蟲)一張;
卡片、動物膠片若干,21=?數字卡若干,魚、鴨、狗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引起興趣
二、“看誰答得對”(邊講邊出示圖卡)
師:老師編應用題,你們用動物的叫聲回答。“草地上,有1只小狗,又來了2只小狗,一共有幾只小狗?”(汪、汪、汪)
三、幼兒學編加法應用題(集體活動)
1.教師示范編應用題(出示小朋友一套圖)
師:應用題講了一件事(小朋友做操),2個已知道的數(2和1),還提出一個問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這道應用題用什么方法運算?為什么說21=3(2和1合起來是3)。
2.教師編應用題,幼兒找出應用題的三個要求(出示蝴蝶一套圖)。
師:剛才編的應用題講了一件事?有哪兩個已知道的數?還提出一個什么問題?
3.幼兒看圖編加法應用題(出示畫小朋友拍球、小雞吃蟲)。
師:看誰能根據三個要求來編應用題,編得又快又完整(并用“三個要求”檢查應用題對、錯)。
四、分組活動
師:桌上有幾種材料,可以看圖片、圖案、式子來編應用題,看誰能根據一件事、兩個已知道的數,提出一個問題這三個要求來編應用題,編得又快又好,并且列出式子,計算結果。
指導:①提示幼兒根據“三個要求”編應用題。
②讓幼兒選擇適宜的材料活動。
五、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編題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9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情境中,體驗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2、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
3、培養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難點是學生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情境教學、游戲
教學準備:
紙制的方向盤4個、車站牌5個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老師請5名學生上講臺排成隊列 5名學生排成隊列,其余學生描述其中一位學生的位置。
2、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按要求調換位置,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具有一定的相對性。
二、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1、觀察課本主題圖、討論并填空。
2、老師出示:課本“做一做”第2題小動物賽跑圖
問:你看到了什么?現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動物?誰第二?小白兔跑第幾?小牛跑第幾?你能把上面的問號位置填上嗎?
三、練習鞏固、啟發思維
1、說一說
(1)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目的: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體會前后意義和相對性)
(2)你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你是排在第幾位?(使學生學會從前面數或者從后面數,得到不同。
小學數學500字教案反思篇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的例3。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課
1、提出問題
(多媒體出示例3的情景圖)
教師: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可能回答:
學生1:我知道了三峽大壩全長2300米。
學生2:我知道了隧道長3千米。
教師:你想提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我想知道“三峽大壩”與“隧道”誰長?
教師:怎樣比“三峽大壩”與“隧道”的長短呢?
2、合作交流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抽學生匯報交流結果。
學生1:因為3千米=3000米,3000米?2300米,所以隧道比三峽大壩長。
學生2:因為2300米比3000米少,而3000米=3千米,所以隧道比三峽大壩長?!?/p>
教師:為什么想到這樣比較?
學生1:因為3千米與2300米單位不同,3千米=3000米,而3000米?2300米,所以我就想到了把千米換算成米再進行比較。
學生2:我想到2300米比2千米多,比3千米少,所以2300米?3千米。
教師:這兩種比較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學生:都是先把不同的單位化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那么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是什么呢?
學生1:一種是把千米數換算成米數。
學生2:另一種是把米數換算成千米數。教師總結比較方法。
教學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