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寫方案網 > 教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數學教案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一些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經歷具體的圖形分類活動,對已學過的一些圖形進行歸類和梳理,了解圖形的類別特征以及圖形之間的聯系。通過拉一拉,親身體驗、發現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感受三角形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不穩定性在實踐中的應用。教材安排了三次對圖形的分類活動。第一次是對已學的一些圖形按是否是平面圖形進行分類,第二次是對平面圖形按其是否由線段圍成進行分類,第三次是對線段圍成的圖形的邊數進行分類。由此可見,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圖形進行分類,了解這些圖形的類別特征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應該是一個主要的目標。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的易變性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實用價值很高。由于特性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分類,對已學過的一些圖形進行整理歸類,了解圖形之間的類別特征;

2、通過實際實踐,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一、二個教學目標將在教學第二個環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來落實。第三個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第三個教學環節“運用拓展,課外延伸”來落實。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已經認識了這些圖形,對它們的特征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分類的思想,學生也已經接觸過,曾進行過數的分類。加上城區學生基礎比較好,所以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應該不難。只是學生對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應用平時關注的較少,理解起來可能會有困難。

三、說教法與學法

1、說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特別是通過課件展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的實例,非常形象。,有助于學生理解。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學法

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2、說學法

(1)自主觀察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當學生真正自己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時,才能最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自己來觀察圖形的特點,思考分類的標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與他人的合作獲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適、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課讓學生在自主觀察思考的前提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五大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通過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圖形,借機引出課題,交代學習目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學生分組嘗試分類

提出分類問題之后,讓學生先思考一下如何分類,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借助學具分小組動手分一分,說一說。

2、集中交流分類標準

先讓學生上臺粘貼,再說一說是怎樣分的。然后逐步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分。邊分邊交流分類的標準。

3、梳理思路,展示過程。教師用課件演示分類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圖形類別特征的認識。

4、動手實踐,探討特性

先由生活中大橋、伸縮門等圖片引出問題,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如果換成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將會出現怎樣的情況。然后讓學生借助學具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發現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再讓學生回憶學生中應用了特性的實例,加深對特性的理解。

(三)運用拓展,課外延伸

1、誰能說說圖的意思(教材23頁第3題)。為什么現在可以坐了?

2、欣賞圖片: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存在著許多我們學過的圖形,聰明的建筑師們不僅利用他們設計出了許多漂亮的建筑,同時又利用他們的特性設計出了不可思議的雄偉建筑。它們中有的都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雖然歷經風雨滄桑,但是依然完好無損保持了原樣。下面就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欣賞這些有名的建筑圖片,去感受圖形帶來的魅力。

3、課外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4、運用今天學過的知識加固搖晃的椅子。

(四)總結評價,交流收獲

“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你能談談你的收獲,并對自己或者其他同學的學習給出一個評價嗎?” 學生可以說知識上的收獲,也可以說情感上的收獲,既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又將本堂課的內容進行了總結。評價自己或他人的學習表現,生生互動評價,學生既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體驗了成功,促進了發展。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⒈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能運用這兩個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⒉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克服學習困難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重、難點

靈活運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回憶上節課中所學的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并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敘述。

2?填空。

我們學習了乘法運算律,這節課我們一起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計算。

二、探索新知

學習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議一議。

61×25×4 8×9×125

教師:觀察每個算式中的因數之間有什么特點?可以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嗎?(學生觀察思考,獨立計算)

全班匯報,教師板書:

(1)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

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組討論:每題都有幾種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最簡便?為什么?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匯報。

教師小結: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它的核心就是"湊整"。

往往可以把兩個或幾個數結合在一起乘起來得到整十、整百……有時還可能需要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再與另外的數結合相乘得到整十數、整百數……總之使計算變得簡單。

三、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第1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簡便,并說出依據,再完成在課本上。

2?課堂活動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在小組中討論該怎樣進行簡便計算,最后全班反饋。

要學生認識到同一個計算可以有不同的簡便計算方法。

3?練習四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連線)后反饋。

4?練習四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反饋。

5?練習四第8題。

學生觀察圖中信息,然后抽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學生判斷。

最后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課堂作業本上,不得少于3個問題。

注意:隨時提醒學生觀察算式中數據的特點,并應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

四、拓展練習

思考題:引導學生抓住突破點:一是1~9各數字在算式中只出現一次;二是算式中積的個位數字是2。

根據這兩個信息可以想到兩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字只能分別是3和4,繼續分析便可解決此題。

五、課堂作業

練習四第3~6題。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經歷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情境中探索發現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3?在解決數學問題中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發散思維能力,通過發現運算律培養探索、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發現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對乘法分配律進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問題情景,解決問題。

你從情景圖中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養雞場共有多少只雞?"該怎樣列式計算?(學生口答信息,然后獨立列式計算)

全班匯報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師板書:

(50+30)×75  50×75+30×75

=80×75     =3750+2250

=6000(只)   =6000(只)

(2)比較兩種解法,發現兩種解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舉出生活中的類似例子。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 (50+30)×75=50×75+30×75

(3)在計算中比較并發現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比較每排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每排的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嗎?

學生獨立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板書: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教師:誰還能舉出符合這個規律的例子?(學生舉例)

教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幾組算式所反映的規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將兩個積相加,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個數,可以用怎樣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學生獨立寫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師整理并板書:(a+b)×c=a×c+b×c 或a×c+b×c=(a+b)×c

二、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對有困難的也可先在小組中議一議。

最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說明乘法分配律嗎?

2?課堂活動第2題:先讓學生討論,找出錯誤的原因,再匯報,最后讓學生改正。

4?練習五中第1題:學生獨立做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說說運用的是什么運算律?

先做,再議一議,最后與全班同學交流。

三、課堂小結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4

這學期的教研活動快要結束了,也就意味著這學期也即將結束。今天上午數學組沒有課的老師都聽了我講的一節數學課,也是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的植樹問題,現對教學的反思總結如下:

一、導入

課前活動時,我選擇學生的小手為素材,引入植樹問題的學習。讓學生清晰地看出手指的個數與空格數之間是相差1的。使學生直觀認識并總結出了手指數與間隔數的關系,為下面的學習作了鋪墊,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引導探究,發現“兩端要種”的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合作,自由探究,發現規律

提示學生可以借助線段圖來幫忙學習,讓部分優生能順利發現并總結規律

2、簡單驗證,總結規律。

棵數=間隔數+1

間隔數=棵樹-1

3、例題學習,例題拓展,讓學生明確兩端和兩邊的概念區別

4.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這里我一共借用了課本練習的一道題:一個求車站的個數,目的是讓他們利用所學植樹問題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以為自己設計的教案考慮到了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生活實際,重視了數學思維培養,方法的滲透,是可行的,學生們應該是能夠掌握的。可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棵數”時還是躍躍欲試的學生們到求路長時一個個都感動困難重重。到后來參與的總是那幾個平時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看來這樣的設計很難顧及全體學生的發展,這與我的設計有關,如果再上這種課,我一定要再認真設計教案,已達到教學目標。

當然,再好的設計在實踐中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學中在生生、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不斷開發課程資源,完善自我。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5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一、教學內容: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P17——P18

二、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學會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發現并掌握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難點:由具體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出示教材第17頁情境圖。

師:在我們班里,有多少同學會騎自行車?你最遠騎到什么地方?

師生交流后,課件出示李叔叔騎車旅行的場景:騎車是一項有益健康的運動,你看,這位李叔叔正在騎車旅行呢!

2、獲取信息。

師:從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

3、師小結信息,引出課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二)探索發現

第一環節 探索加法交換律

1、課件繼續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騎了40km,下午騎了56km,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學生口頭列式,教師板書出示: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號把這兩道算式寫成一個等式嗎? 40+56=56+40

你還能再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

學生獨自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并在小組內交流各自寫出的等式,互相檢驗寫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觀察寫出的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

全班交流。從這些算式可以發現: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可以用符號來表示:△+☆=☆+△;

可以用文字來表示:甲數十乙數=乙數十甲數。

3、如果用字母a、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又可以怎樣來表示發現的這個規律呢?

a+b=b+a

教師指出:這就是加法交換律。

4、初步應用: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37+36=36+( ) 305+49=( )+305 b+100=( )+b

47+( )=126+( ) m+( )=n+( ) 13+24=( )+( )第二環節 探索加法結合律

1、課件出示教材第18頁例2情境圖。

師:從例2的情境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師生交流后提出問題: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樣列式?

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

匯報預設:

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騎了多少千米”: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騎了多少千米”: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把這兩道算式寫成一道等式:

(88+104)+96=88+(104+96)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號嗎?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小組討論。先比較每組的兩個算式,再比較這三組算式,在小組里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集體交流,使學生明確:三個算式加數沒變,加數的位置也沒變,運算的順序變了,它們的和不變。也就是: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3、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個加數,可以怎樣用字母來表示這個規律呢?

(a+b)+c=a+(b+c)

教師指出: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初步應用。

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數。

(45+36)+64=45+(36+ )

(560+ )+ =560+(140+70)

(360+ )+108=360+(92+ )

(57+c)+d=57+( + )

(三)鞏固發散

1、完成教材第18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填寫,組織匯報時,讓學生說說是根據什么運算律填寫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哪些符合加法結合律?

(1)470+320=320+470

(2)a+55+45=55+45+a

(3)(27+65)+35=27+(65+35)

(4)70+80+40=70+40+80

(5)60+(a+50)=(60+a)+50

(6)b+900=900+b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總結: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號和字母來表示發現的規律。

(五)板書設計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例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88+104) +96 88+(104+96)

56+40=96(千米) =192+96 =88+200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a+b=b+a (a+b)+c=a+(b+c)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六、教學后記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6

教學內容:

p.1例題,想想做做第1~4題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基本方法。這是在學生掌握了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基礎上安排的。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可以完善和提升整數乘法的筆算能力,為以后進一步學習乘法計算伐好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放大,培養類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計算問題的興趣。

重點難點: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學生自己出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并筆算。算完后互相檢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書,說說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主要說清楚分別要用第2個乘數的個位、十位上的數去乘)。

二、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

讓學生看圖后,讀讀題目的意思,說說怎么列式?

隨學生回答板書:144×15

指出: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二、探索算法

1、學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換算法,說說自己怎么算的?有問題么?

2、找幾個學生的做法板演,分別說說各題錯在哪里?正確的該怎么算?

[課堂中出現的問題:(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數是兩位的,要分兩次乘。

(2)分別用第一個乘數三個數位上的數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個乘數分別去乘]另外再指出:個位乘得的積末尾和個位對齊,十位乘得的積和十位對齊。

總結:(1)用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三位數;(2)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三、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題

1、做“想想做做”第2題(做在書上)

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中很容易出錯,除了上面說的錯,還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題:說說錯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別要注意三位數中間有0時,不能漏乘;還要注意不能忘記每次計算時的進位。

2、完成第1題

讓學生在作業本上寫出豎式進行筆算,算完后指名說說得數。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列豎式計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豎式計算類似的題目時,通過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能使筆算方便一些。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讀題,指名說題意。

提問:要求算出每種水果各賣了多少元,就是要算出總價,總價是怎樣計算的?(板書:數量×單價=總價)

學生列式計算,寫在作業本上。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7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它原先是奧數知識,是少部分學有余的孩子學習的。而新課程改革后,該內容被選入課本,每個孩子都要參與學習。這時,我們該怎樣去組織課堂教學呢?

1、引導學生畫圖理解。

植樹問題的思維有一定的復雜性,對于剛接觸植樹問題的四年級學生來說,則更有一定的難度了。所以,我覺得讓學生畫圖來理解深化,更好一些。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很好的理解題意,找到其數量間的關系,而且能很好的培養其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初步感知三種情況:兩端都栽“棵樹=間隔數+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樹=間隔數”,兩端都不栽“棵樹=間隔數-1”。等學生找到規律后再解決這類問題就簡單多了。

2、創設情境,讓數學走近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在學生初步感知植樹問題的幾種不同種法的基礎上,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與植樹問題有關的生活題型,如插紅旗,安路燈、排隊做操等,讓學生在具體生活中理解數學現象,并運用規律解決形式各異的生活問題,使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3、加強訓練。

數學離不開訓練,特別是對小學生,因為他們的忘性較大,很多的知識在課堂上學的很好,但時間一長,就會遺忘。這樣,就要求教師注重平時的有意識的強化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加深理

4、這部分雖學得扎扎實實,但問題也存在著。

(1)針對學生能夠找到簡單植樹問題的規律“棵數=間隔數+1”卻無法運用這個規律求路長的問題,因為學生的認知起點與知識結構邏輯起點存在差異。以為學生能發現“棵數=間隔數+1”就能解決問題了,實際上這只是部分學生具備了繼續學習的能力,這恰恰導致了能找規律卻不會用規律。也就是在發現規律與運用規律間缺少了的鏈接,我要加強對規律的擴散教學,比如:得出規律時,可以說說“間隔數=棵數-1,路長=間隔數X間隔長”等等知識的擴散。

(2)把握每一個細節,問題即時解決,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學生的質疑,間隔長和間隔數之間的區別,兩端和兩邊的區別,應該考慮學生的知識構建,學生的知識認知一般是在具體情景中通過活動體驗而自主建構的。沒有體驗,建構就會顯得很抽象。在這一次的教學設計中,雖然我創設了情境,但學生僅憑一次體驗是不可能全部達到繼續建構學習主題的水平。我可以利用線段圖或者實例來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有可以憑借的工具,借助數形結合將文字信息與學習基礎結合,使得學習得以繼續,使得學生思維發展有了憑借,也使得數學學習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滲透。

25970 主站蜘蛛池模板: IHDW_TOSOKU_NEMICON_EHDW系列电子手轮,HC1系列电子手轮-上海莆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铝合金风口-玻璃钢轴流风机-玻璃钢屋顶风机-德州东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南汇8424西瓜_南汇玉菇甜瓜-南汇水蜜桃价格 | 心肺复苏模拟人|医学模型|急救护理模型|医学教学模型上海康人医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安全阀_弹簧式安全阀_美标安全阀_工业冷冻安全阀厂家-中国·阿司米阀门有限公司 | 色油机-色母机-失重|称重式混料机-称重机-米重机-拌料机-[东莞同锐机械]精密计量科技制造商 | 膏方加工_丸剂贴牌_膏滋代加工_湖北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板框压滤机-隔膜压滤机-厢式压滤机生产厂家-禹州市君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葫芦|防爆钢丝绳电动葫芦|手拉葫芦-保定大力起重葫芦有限公司 | ◆大型吹塑加工|吹塑加工|吹塑代加工|吹塑加工厂|吹塑设备|滚塑加工|滚塑代加工-莱力奇塑业有限公司 | 二维运动混料机,加热型混料机,干粉混料机-南京腾阳干燥设备厂 | 活性炭-果壳木质煤质柱状粉状蜂窝活性炭厂家价格多少钱 | 辐射仪|辐射检测仪|辐射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表面污染检测仪|辐射报警仪|辐射防护网 | 隔离变压器-伺服变压器--输入输出电抗器-深圳市德而沃电气有限公司 | 飞扬动力官网-广告公司管理软件,广告公司管理系统,喷绘写真条幅制作管理软件,广告公司ERP系统 | 北京翻译公司-专业合同翻译-医学标书翻译收费标准-慕迪灵 | 化工ERP软件_化工新材料ERP系统_化工新材料MES软件_MES系统-广东顺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塑胶跑道施工-硅pu篮球场施工-塑胶网球场建造-丙烯酸球场材料厂家-奥茵 | 贵州科比特-防雷公司厂家提供贵州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防雷接地,防雷设备价格,防雷产品报价服务-贵州防雷检测公司 | 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逆变器,控制器-河北沐天太阳能科技首页 | 冷却塔厂家_冷却塔维修_冷却塔改造_凉水塔配件填料公司- 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佛山市钱丰金属不锈钢蜂窝板定制厂家|不锈钢装饰线条|不锈钢屏风| 电梯装饰板|不锈钢蜂窝板不锈钢工艺板材厂家佛山市钱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广州印刷厂_广州彩印厂-广州艺彩印务有限公司 | 【直乐】河北石家庄脊柱侧弯医院_治疗椎间盘突出哪家医院好_骨科脊柱外科专业医院_治疗抽动症/关节病骨伤权威医院|排行-直乐矫形中医医院 | 称重传感器,测力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扭矩传感器,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 广州食堂承包_广州团餐配送_广州堂食餐饮服务公司 - 旺记餐饮 | PO膜_灌浆膜及地膜供应厂家 - 青州市鲁谊塑料厂 | 玻璃钢格栅盖板|玻璃钢盖板|玻璃钢格栅板|树篦子-长沙川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 湖南成人高考报名-湖南成考网 | 恒压供水控制柜|无负压|一体化泵站控制柜|PLC远程调试|MCGS触摸屏|自动控制方案-联致自控设备 | 江苏全风,高压风机,全风环保风机,全风环形高压风机,防爆高压风机厂家-江苏全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pH污水传感器电极,溶解氧电极传感器-上海科蓝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物联网卡_物联网卡购买平台_移动物联网卡办理_移动联通电信流量卡通信模组采购平台? | 家庭教育吧-在线家庭教育平台,专注青少年家庭教育 | 糖衣机,除尘式糖衣机,全自动糖衣机,泰州市长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体感VRAR全息沉浸式3D投影多媒体展厅展会游戏互动-万展互动 | 包塑软管|金属软管|包塑金属软管-闵彬管业 | 深圳标识制作公司-标识标牌厂家-深圳广告标识制作-玟璟广告-深圳市玟璟广告有限公司 | 滚筒烘干机_转筒烘干机_滚筒干燥机_转筒干燥机_回转烘干机_回转干燥机-设备生产厂家 | 平面钻,法兰钻,三维钻-山东兴田阳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PE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_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槽定制厂家-岩康塑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