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寫方案網 > 教學教案 > 小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

時間: 新華 小學教案

好的教案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里分享一些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下載,供大家寫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參考。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

一、談話導入

1、師:有人給你鼓過掌嗎?為什么給你鼓掌?得到別人的掌聲你的心情怎樣?你為別人

鼓過掌嗎?為什么給別人鼓掌?

2、板書課題,齊讀

3、讀了課題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三、再讀課文

思考:掌聲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什么時候響起的?

1、指名說。

2、先走進演講前的小英。指名讀一自然段。

理解體會、指導讀。板書:憂郁自卑

英子的憂郁還表現在哪兒呢?讀2、3小節,畫出表現憂郁的詞句。

3、交流反饋

過渡:后來,英子變了,她變得怎樣了?指名讀第4自然段。

板書:開朗自信

是什么原因讓憂郁自卑的英子變得開朗自信?板書:掌聲

4、出示兩次掌聲響起的句子

理解“驟然”。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英子什么?

掌聲再次響起,此刻小英會說些什么?

指導讀句子

5、讀英子的來信,你對掌聲有沒有新的認識?

交流

四、升華

聽到掌聲響起來,我們的心更明白,珍惜別人送給我們的關愛,同時把鼓勵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下面我們就行動起來,寫一句鼓勵或贊美的話送給你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歡快。

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4、感受槐鄉孩子的快樂、勤勞,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自讀能力,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槐鄉的風土人情及槐鄉孩子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準備】

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自讀品析,感知理解

1、學生自讀課文:

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小組內朗讀:

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各組選派代表分節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4、討論:

⑴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用處?

⑶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讀讀相關的課文

5、理解課文第3自然段:

⑴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描述后朗讀課文中有關的句子。

⑵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他們是怎么去割槐花的?

(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同配合,干得可歡了!)

⑶指導感情朗讀。

三、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交流欣賞:

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2、談感受:

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參加過什么勞動?有些什么感受呢?

3、小結。

通過說自己的實際勞動與感受,得到情感升華,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四、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

2、把參加的一次勞動的過程與感受寫下來。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3

《山里的孩子》

一、教學目標:

1、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健壯”、“漫山遍野”等詞義。

2、懂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出山里孩子的特點的。

3、感情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對山里孩子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總起句,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和行文脈絡。

三、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你們到山村里去過嗎?了解山里的孩子們嗎?說說你們了解的山村,了解的山里的孩子。

(二)課文錄音

(三)學課文,

1、自讀要求:

(1)把課文讀通順。

(2)說山里孩子是怎么樣的?

2、反饋。

3、生字新詞的學習

(1)正音:甸盈歇躍充

(2)形:形近字組詞

鍵()蹬()歇()盈()

健()登()渴()盆()

(四)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自由讀:你發現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寫的?

2、回顧怎樣讀懂總分段式。

3、按步驟自學總理解中心詞“健壯”

4、細讀這一段:山里的孩子怎么會長得這么結實、健壯呢?

讀中體會,讀中交流。

5、理解“滿山遍野”:讀課文,從課文中句子來理解。

想象說話:他們在山岡(),他們在竹林()……

他們到過這么多地方,趕過這么多事情,怪不得長得這么結實、健壯。用歡快的語調讀好第4句。

6、感情朗讀、

7、試背誦。

(五)作業

1、擴詞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量詞和表示怎么樣的詞

一()野花()一()涼茶()

一()鳥叫()一()客人()

一()動物園()一()翠竹林()

五、教后記

今天這堂課,我覺得上得很有味道。特別是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是,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滿山遍野”,在讀中來悟“結實、健壯”,覺得特別好,很大氣。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點寫具體的。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山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3、鞏固復習字詞,理解“向導、熱情好課、充滿”等詞的詞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1.復習引入:

(1)趣味引背:

(2)回顧學習方法

2.學習課文第2段

(1)用這樣的方法,自學課文第二段

課文第二段是按()寫的。總起句是(),中心詞是(),分述部分是第()句,從()、()、()三方面具體來寫。

(2)讀后反饋校正。

(3)讀中感悟,句子比較,體會山里孩子的熱情。

他們迎接進山的客人。

他們笑瞇瞇地歡迎進山地每一位客人,為客人當向導。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茶。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清涼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窩里。

比一比,哪句話更能體現山里孩子的熱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第3段。

(1)出示填空先自學,然后小組討論理解“幻想”

(2)哪些地方讓你體會到他們充滿幻想。找到有關句子進行充分朗讀。

小組內先讀在推薦同學讀。

重點評價朗讀:表現山里孩子滿懷希望、蠻有信心的樣子。

(3)連起來讀分述部分

(4)山里孩子幻想真多呀!課文哪個詞說明這一點?

(5)啟發想象:他們還會有哪些幻想?

(6)要是山里孩子這些幻想都能實現的話,山村肯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4、分組齊讀課文這三個小結。

5、討論:山里的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性格呢?

教師充滿激情小結:是大山養育了他們,他們呼吸大山里新鮮空氣,喝大山里的水長大,是大山培養了他們那樣的胸懷,那樣的氣魄。

齊讀最后一句話。

6、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收獲?

7.作業

1.完成作業冊

教后記:

第三課時

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

2、進一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3、能仿照第三段,圍繞總起句寫一段話。

一、聽寫詞語

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通過朗讀比賽的形式進行:

(1)先四人小組合作進行然后組內推薦一名

(2)各組推薦比賽

(3)評出優勝

2、背誦課文

三、讀寫遷移

教師啟發:山里的孩子結實健壯、熱情好客、充滿幻想。他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從小就有把自己的家鄉裝扮地更美的打算。我們城里的孩子也充滿幻想,也希望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地更加美麗。圍繞“城里的孩子,心里充滿著幻想”這一總起句說話、寫話。

六、教后記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4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

教學要求:

1.認識“饒”等11個生字。會寫“富”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一張中國地圖。

2.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彩色掛圖。

3.小黑板三塊,或投影片四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你知道西沙群島在什么地方嗎?西沙群島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們讀完這篇課文你就會有所了解。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生字新詞。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深藍 懶洋洋 披甲 劃來劃去 威武 揀貝殼 形狀 漁業 工人 肥料 祖祖輩輩 富饒 島嶼 山崖 棲息 鳥糞

a.指名讀,注意正音。

b.開火車練讀,齊讀。

c.重點指導難認難寫的字:懶 威 武 揀 輩

d.學生練寫生字。

3.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a.從地圖上指出西沙群島的具體位置。

b.根據學生的回答,讀畫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朗讀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并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3.全班交流。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4.重點感悟。

a.出示句式。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b.朗讀體驗。這兩段話寫了什么,你覺得寫得怎么樣?

c.仿照句式寫話。

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四、課后拓展。

1.搜集描寫祖國風光的詩句、諺語、歇后語等。

2.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教師出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有關圖片,學生看圖背誦相應的段落。

3.舉行“可愛的祖國”古詩名言展示會。

①學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如:

《望廬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錢塘湖春行》。

②學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諺語。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峨嵋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二、積累語言。

1.學生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聽寫剛才抄寫的詞語,聽寫后自己對照批改、訂正。

3.抄寫課文中優美的語句。

三、拓展延伸。

學生把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島用絢麗的色彩描繪出來,辦一期《可愛的西沙群島》畫展。

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 各種魚類

海島:海鳥、鳥蛋 風景優美

物產豐富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和詞,能區分并運用多音字。

2了解沙灘上發生的事,感受大海沙灘貝殼的美。體會小姑娘天真、善良、誠實的美好品質。

3學習小姑娘樂于助人、對人對事認真負責的精神。

__初步了解寓情于事,寓人于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大海沙灘上發生的事,體會小姑娘的美好品質,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傳播美。

教學難點:

“金色”的除了指美麗的沙灘外,還代表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教學準備:

美麗大海沙灘的風景錄象、課文錄音磁帶。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去看過大海嗎?

師:去年暑假老師也去過海邊,看到了美麗的椰樹,踩到了柔軟的沙灘,同時也感受到了海浪陣陣、海濤洶涌的壯觀場面。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而金色沙灘上發生的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師:聽老師這么說,同學們想去看大海嗎?

師:你想知道沙灘上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嗎?

二:學生初步感知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

a找出讀不準的字詞和多音字。

b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講了那幾個片段。?

c小姑娘給你留了什么印象?

d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指明學生提問,相機板書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三:分析課文

(一)學習第一片段(分角色朗讀1-6段)師指導朗讀

大意:畫家去拾貝殼,小姑娘幫忙看衣服。

朗讀:男-老伯伯(蒼老慈祥親切)女-小姑娘(細小甜美認真)

(二)學習第二片段

大意:畫家送貝殼,可是小姑娘不要貝殼。(找小伙伴合作、討論)

討論:為什么小姑娘不要畫家送的貝殼呢?

“這是沙蜊子,這是大貓眼,這是小螺絲,這是金海螺,你要哪個隨你挑。”通過描寫貝殼的種類寫出貝殼的.美。

(三)學習第三片段

大意:畫家故意丟貝殼,小姑娘撿還貝殼。

師:在黃昏的沙灘上,他們倆又是你什么樣的方式告別這美麗的沙灘和大海的呢?

表演:(學生上臺表演師指導動作和神態)

四:總結課文

師:這位天真可愛善良的小姑娘有著樂于助人和對人對事都很認真負責的精神。她淳樸而誠實的心靈深深打動了我們的心,同時她也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同學們,你們喜歡這小姑娘嗎?

師:大海沙灘上發生了這么一件美麗感人的事,讓我們覺得大海的一切可真美啊!除了這些,你還知道什么也美嗎?

1找找課文中描寫大海、沙灘、貝殼美的句子。

2標題“金色的沙灘上”有其他更深的意思嗎?

五:鞏固拓展課文

1師:大海美沙灘美,貝殼又多又美,而且小姑娘的心靈更美,就讓我們帶著激動渴望和敬佩的心情把這篇美文美美的齊讀一遍吧。

2把你認為美的句子抄下來,反復誦讀。

六:深化延伸課文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同學們也應該像課文中的小姑娘一樣,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為祖國這個美麗的大家庭奉獻自己的愛,祖國才會更美好!

附:板書設計

在金色的沙灘上

畫家小姑娘

拾貝殼看著東西

送貝殼不收貝殼

丟貝殼撿還貝殼

大海:一望無際浪花美極了

貝殼:燦爛奪目各種各樣

(這一切都美極了)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6

一、激趣導入

1、課前放音樂,多么熟悉的歌曲,大家都知道這是《愛的奉獻》,那么同學們知道什么是愛嗎?(學生3-4個)你們對愛都有著不同的體會,是呀!愛是給公共汽車上的老奶奶讓座,愛是給下班的爸爸、媽媽送上一杯熱茶,愛是向有困難同學伸出友愛之手,愛還可以怎樣表達呢?這節課我們就在掌聲里體會這篇課文當中深深的愛。

2、按一下大屏幕,齊讀課題。

3、看到這你有什么問題嗎?

4、那好,同學們有這么多問題,相信你們讀了課文就會找到答案了,快去讀讀吧!

二、團結合作,讀中感悟

1、誰愿意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們說得很對,英子是一個自卑、膽小的人,有一天……。發生了什么事呢?

3、匯報

4、對,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掌聲,是為什么呢?你從兩次掌聲里有什么體會呢,認真讀一讀課文,然后把你的體會在小組內說一說。

5、學生通過讀文、找詞、談感受,與此同時追問,如果你是英子你會怎樣想。

6、我們就帶著英子這種矛盾、膽小、自卑的心情讀一讀(指名、齊讀)

7、對呀!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來體會這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兩小組的同學讀一讀,感受一下那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另外兩個小組請你們為英子的勇氣響起那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8、同學們聽到這樣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此時此刻,如果你是英子的話你會怎么想。

9、是呀!這掌聲里充滿了同學對英子的鼓勵,這掌聲時充滿了同學對英子的信任。與此同時,英子的心里也充滿了同學們的無限感激。

10、這是同學們送給英子的第二次掌聲,那么第二次掌聲中你又能體會出什么呢?請其它小組繼續匯報。

11、對呀!這一次同學們情不自禁地把贊揚的掌聲送給了英子,那就讓女同學試著讀一讀,男同學響起那贊揚的掌聲。

12、師:從那以后,英子就象變了一個人似的,她變成了什么樣子?

三、升華感情

1、英子的變化真大呀!是什么力量讓英子有了這么大的轉變,是掌聲、是愛、拉近了心的距離,是掌聲、是愛給了英子巨大的鼓勵,讓英子勇敢地笑對人生。

2、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愛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2、希望同學們都來做傳播愛的使者,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播灑愛的種子,讓愛滋潤每個人的心甜。

反思:愛,對于現在孩子說,并不陌生。但在生活中他們只知道去接受別人的愛,卻從末體會到向別人付出愛也是一種快樂和幸福。本文就是通過同學們向英子獻出愛,這愛改變了英子,使英子笑對人生。文章很感人。因此,通過本文的學習,我主要是讓學生在文中體會同學們對英了的愛,和英子對同學的感激之情。不僅要把一節語文課上好,還要讓學生從中受到更為深刻的思想教育。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7

《翠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形象感知,導入新課。

播放關于翠鳥的教學錄像,直觀形象地認識翠鳥,進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學生互相交流難點字詞。

3、分組分段朗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投影翠鳥,學生自讀,思考:這段寫翠鳥的什么?(外形)

2、提示:課文從三個方面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是哪三個方面呢?

3、四人小組自學。

4、交流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1)第一句:寫了翠鳥愛停在葦稈上。突出外形特點:“紅色的小爪子”。

(2)第二——五句:寫翠鳥的顏色。用一個詞概括(“鮮艷”)。

重點理解:作者是怎樣把翠鳥的顏色鮮艷寫具體的?

頭上:橄欖色頭巾,翠綠色花紋。

背上:淺綠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襯衫

聯系上文,理解“鮮艷”的意思(形容顏色又鮮明又美麗)。

思考:為什么作者用“頭巾”“外衣”“襯衫”來打比方?體現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感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3)第六句

學生自讀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詞語(小巧玲瓏)。

“小巧玲瓏”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瓏?

眼:透亮靈活

嘴:又尖又長

聯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瓏”(形容又小又靈巧精致)。

5、結合板書,小結本段

6、指導訓練朗讀。

板書設計:

紅色的小爪子

外形顏色鮮艷頭上(頭巾)背上(外衣)腹部(襯衫)

小巧玲瓏眼(透亮靈活)嘴(又尖又長)

第二課時

一、試背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齊讀課文,思考主要寫了什么?(翠鳥的活動特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讀,理解每句話寫了翠鳥活動的特點。

第一句:動作敏捷

(1)“貼著水面疾飛”說明翠鳥飛得低而快。重點理解“貼”和“疾”。

(2)“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說明翠鳥停得急而輕。在停與飛的對比中感受翠鳥的動作敏捷。

第二句:專心機警

抓重點詞體會,如:“一動不動”“注視”“等待”

通過比較“看著水面”與“注視著水面”而理解“注視”(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鳥飛與停的慢鏡頭,讓學生具體感知。

3、學習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鳥捉魚的過程,學生自讀課文,思考這段寫了什么?(翠鳥捉魚的過程)

提示學生從翠鳥捉魚的過程中找出翠鳥活動的兩個特點。

第1、2句:銳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盡管……還是……”體會。并理解“銳利”(尖銳鋒利,指感覺靈敏)

第3、4句:行動迅速敏捷

勾出捉魚的動作:“蹬開”“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貼著”“飛走”。從捉魚過程中體會到(1)翠鳥的動作熟練連貫,不猶豫不落空。(2)動作在一瞬間完成,連機靈的小魚也沒反應過來。可見翠鳥行動迅速敏捷。

“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葦稈為什么搖晃?(翠鳥蹬開葦稈去叼魚)水波為什么蕩漾?(魚兒被翠鳥叼出水面)

提示:“搖晃”和“蕩漾”的時間都不可能太長,而翠鳥卻完成了離開葦稈到叼起小魚飛走的一連串動作,這說明(翠鳥的迅速敏捷)。這是作者從側面寫出了翠鳥的迅速敏捷。

4、、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與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

啟發:(1)翠鳥為什么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因為它有一雙能“緊緊抓住葦稈”的小爪子。)(2)翠鳥為什么目光“銳利”,能發現機靈的小魚?(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3)翠鳥為什么能在疾飛中叼起水中的小魚?(因為它有一張“又尖又長”的嘴。)(4)翠鳥的羽毛以綠色為主,這對它悄悄等待捉魚有什么作用?(與草、樹的顏色相近而有掩護的作用,不易被發現。)

總結:翠鳥捉魚的本領是由它的外形決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點整體發揮作用的結果。

5、結合板書,小結本段。

6、訓練朗讀。

板書設計:

活動1、迅速敏捷:疾飛

2、專心機警:注視

捕魚1、眼睛銳利:悄悄

2、行動迅速:蹬、叼、飛

第三課時

一、朗讀第1——3自然段

二、指名簡要概述已學內容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在欣賞了翠鳥美麗的外形和捉魚的精彩表演之后,你會產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學習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強調“真想”,感受那種非常喜愛、迫不及待的心情。

2、但這種想法可能嗎?引入學習第2——6句

理解“陡峭”,板書“打消想法”。

3、導讀:于是,我們只能……

從“遠遠地看著”“希望它……多停一會兒”中感受對翠鳥的喜愛。板書“希望”。

4、進行愛鳥、護鳥教育。

思考討論:假如你有機會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鳥,你該怎么辦?

6、齊讀。

四、總結全文

五、指導背誦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8

一會兒,粗大的雨點落下來了,打得玻璃窗啪啪直響。雨越下越大。窗外迷迷蒙蒙的一片,好象天地之間掛起了無比寬大的珠簾。雨點兒落在屋頂的瓦片上,濺起的水花像一層薄煙,籠罩在對面的屋頂上。雨水順著房檐流下來,開始像斷了線的珠子,漸漸地連成了線。地上的水越來越多,匯合成一條條小溪。

教學這一段話,可以運用“組塊教學”三字法:

1、讀。

(1)聽教師讀,邊聽邊想: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自己練習讀,邊讀邊體會:怎樣才能將雨的大讀出來?

(3)交流讀,邊聽別人讀邊:抓住那些詞句才能體現雨大?這些詞句怎樣讀才能充分表現雨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點撥。

2、聯。

(1)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發現:那些詞句寫得妙?(最能體現雨的大)

(2)將“玻璃窗上----天地間---屋頂的瓦片上---房檐---地上”這幾個表示地點變化的詞語聯系起來,熟讀成誦,積累語言材料。

3、習。

學習運用作者的觀察與描寫方法,將“霧越來越濃”或“---越來越---”寫具體,要按順序寫,可以象課文那樣按地點變化的順序寫。

學生寫后進行評點。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戰勝巴依的過程,把握阿凡提的兩個特點:智慧過人、熱心助人。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特別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并能上臺表演。

3、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迫不及待、大搖大擺、懇求;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阿凡提的足智多謀。

教學難點:

阿凡提結清帳目的過程。

課前準備:

1.閱讀阿凡提的故事

2.準備表演的道具。(褲腰帶、錢袋、頭飾)

3.錄音機

4.做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很喜歡看動畫片,那你們喜歡哪些卡通人物呢?今天有個大家喜歡的動畫人物來看大家了,他是誰?快看,他來了。

2.播放動畫片片頭

3.那個騎著毛驢唱著歌的新疆人是——(板:阿凡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故事

齊讀課題

二.聽錄音,理解飯錢的含義

1.釋題:什么叫飯錢?

師:對了,吃了飯就要付飯錢。那么課文中的飯錢是不是這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分小節朗讀課文。

2.其余同學邊聽邊想,課文講的是誰向誰要錢?要的是什么樣的飯錢?

三.緊扣“飯錢”體會人物的性格

師:吃了飯菜的香味需要付錢嗎?這件事是不是太荒謬了呢?小朋友們有沒有遇到過?在這里巴依不僅要窮人付錢而且如果不付錢,還要————你覺得巴依是個怎樣的人?

●蠻不講理/貪婪/愛財如命/欺詐窮人……

面對欺詐窮人的巴依,窮人是如何的呢?讀讀文中描寫窮人的句子,并說說理由

●無奈/可憐/孤立無助/束手無策/

法官卡子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指名讀第五節。

(1)卡子是個怎樣的人?

●巴結富人欺壓窮人

(2)“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迫:急迫急迫得不能在等待。(語素分析法查字典)

◎誰能來讀一讀迫不及待的語氣。指名——競賽——齊讀

那卡子對窮人和富人態度一樣嗎?從哪里可以看出。

(用著重號點出不同的態度)

可見卡子是站在富人這一邊的,他與富人狼狽為奸。在對于吃飯菜香味的問題上,卡子和巴依都認為是要付錢的。

四.體會阿凡提的聰明才智

1.對于巴依和卡子的無理取鬧,阿凡提想出了什么辦法?自讀課文6——9小節找找答案

●聽錢的聲音(重點朗讀,請學生劃出動詞,上臺表演)

2.小組內討論:這種方法妙不妙,巧妙在哪里?

●窮人不損失一分錢,就能把帳結清了

●按照巴依和卡子的說法,吃了飯菜的香味要付錢,那么聽了錢袋的聲音也要付錢。

○這就是用巴依欺負窮人的方法來對付窮人。這就是所謂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3.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

●聰明的/充滿智慧的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1.在組長的帶領下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

2.小組交流,其余同學認真聽,然后說一說,他們是否讀出了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語氣。(兩組左右)

●懇求:誠懇地請求—————求,肯不肯幫忙

爽快:————你說吧

無奈———哎(拖長音)、站了一站

大搖大擺(作動作)

小結:讀好人物的語氣,不僅要讀好提示語,更重要的是讀好那些表達提示語的詞語。

3.聽了同學們的交流后,我相信這回你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語氣。自己再讀課文。

4.齊讀:念到你喜歡的句子可以站起來,也可以動作邊讀。

六.小結

1、(指板書)阿凡提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的巴依和…、、卡子,幫助了…、、的窮人

2.課外延伸:

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教學過程比較清楚,安排也比較合理,但是,教學任務沒有全部完成,續編故事沒有上,比較遺憾,可見,上課時教學環節抓得還是不夠緊湊,耽誤了時間。

2、朗讀比較欠缺,讀得不夠多,尤其是分散地讀,比較少,以后還應該增加各種不同的朗讀形式,多讀,精讀。

3、字詞的教學也要重視,因為語文就是教學生學會使用語言文字,能理解,能聽懂,會靈活運用,所以,上課時,千萬不能脫離了語言文字的教學。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0

一、設計理念。

探索奧秘,是人類的天性,因為每個正常的人都有求知欲。從某種意義上說,謎是推動人不斷探索、不斷前進、不斷發展的動力。讓孩子們從小就心中有謎,試圖去解開這些謎,這本身就是一個孕育發展和創造的過程。因此,本教學設計力圖通過語言文字的閱讀,把謎播種在孩子們的心田,使之成為持續學習和進步的動力。怎樣才能把謎播種在孩子們的心田里呢?語文課有語文的方式,那就是:引導孩子在與文本、文化和客觀世界的對話中,去敞亮,去點染。

二、教材分析。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全文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叢生。開篇從遐想入手,引出一連串的問題,首寫謎。接著寫人們對月球的了解,以及開展的實驗,看似在揭密,其實,處處生謎,用一個自然段的省略號,留下無窮無盡的謎。正因為如此,課文為讀者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讓讀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這是一篇激發學生探索熱情的好教材。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目標統一的要求以及我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的了解,故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3)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2、過程與方法。

運用想象、資料交流、質疑等各種方法,強化學生對月球魅力的感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同學們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同學們熱愛科學和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

依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特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五、教學難點。

因為月球對于人類來說是充滿神秘色彩的,迄今為止,只有少數宇航員登上了月球,而且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在月球上久留,只能從月球上采集一些標本或做一些簡單的實驗。所以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有關月球的知識是知之甚少的。依據此點和對教材的分析,特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六、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依據課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具體方法有:

1、創設情景法:

《月球之謎》一課描寫了月球奇異的景色。對于月球上面的神秘之處,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雖配有插圖,但卻是靜止的,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我利用悠悠課堂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了形象、直觀的和諧情境。

2、合作探究法:

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

3、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會拉近。

《月球之謎》這一課的導語我是這樣設計的: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著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及學習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同時,由課文第一段導入,既使學生重溫了上節課學習的內容,也為新課起到了連接的作用。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這兩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向月球出發,好嗎?(揭示題目,板書)

(二)自主探究,讀文感悟。

1、學習第二段和資料袋。

(1)出示課件演示:

看,這就是月球,當我們來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資源,引導學生觀看錄象,整體感知。

(2)請大家找一找在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把它劃下來,并讀一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月球景色的句子,想象月球上神秘的景象。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匯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么樣的景色?

采用學生喜歡的形式,以小宇航員的形式為學生創設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

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指名讀)

讓我們把這十分奇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齊讀)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培養自主讀書的能力,在正確、流利地讀書的同時,獲得初步的理解和體驗,體驗讀書的快樂。

(5)我們原本以為月球上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與我們想象的簡直太不一樣了,那么就讓我們看看宇航員們從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出示課件)

你們看,宇航員在月球上是怎樣行走的呢?怎么會這樣呢?

結合課文,引導學生學習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有利于對課文的理解。

2、學習月球的未解之謎。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針對這一理念,這一環節我采用讀→找→議→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3~6自然段。重點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月球之謎。宇航員把月球上的塵土和巖石帶回了地球做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發現了哪些未解之謎?

(1)自己小聲讀一讀3~6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全班交流)

(2)在這三個實驗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實驗?仔細讀一讀,假如你們就是參與實驗的科學家,發現了很多現象,你們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這一環節讓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決問題及遇到的困難。

(3)匯報交流。

這一環節著眼于學生加強對課文的體驗和領悟,開闊視野,培養綜合素養。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4)課文的第7自然段出現了一個省略號,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5)除了這些實驗給我們提出了沒有揭開的謎,結合你們讀的資料,你還想提出哪些謎呢?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該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教學中以知謎、探謎為主線,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探究科學、不斷質疑的興趣。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使得每個學生的頭腦細胞活躍,富有創新意識,其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不斷自主參與、自主學習,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發散思維,拓展練習。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

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為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同時也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決心。

2、師生共同交流描寫月亮的詩句。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夏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豐富自己的積累,感受詩句的優美。

3、課后搜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月球資料。

在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探索奧秘的興趣。

(四)總結全文。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地位不可低估。通過總結,能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儲存信息,鞏固記憶知識。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同學們和科學家們一樣都對月球有很大的興趣,有志氣有決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會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用課文最后一句話來結束我們這節課: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齊讀)

板書設計:

塵土是否能殺菌?

22、月球之謎

水藻為何鮮嫩青綠?

年齡是否比地球大?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1

學習目標:

1、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2、認識十個生字,能結合課文理解“猶豫、憂郁、驟然、歧視等詞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理解一些詞語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

一、前測激趣

剛才同學們在進行晨會時,臺上的同學講完故事,臺下便響起熱烈的掌聲,說說為什么給他們幾位掌聲?(請一個在臺上講故事的同學)你得到別人給你的掌聲,心情怎么樣,會怎么想?在什么場合下我們經常聽到掌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29掌聲(板書)

1、齊讀課題。

2、說說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誰鼓掌?這掌聲是給誰的?為什么給她掌聲?

過度:看來同學們心中的疑問還真多!下面同學們帶著這些心中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讀完之后再把本課的生字認讀,呆會兒老師會檢查。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課文后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1)出示小黑板A指名認讀B齊認,C擦去拼音認

(2)請同學說說這些生字在課文中所帶出的一些詞語

(3)出示小黑板:學生齊讀詞語:

小兒麻痹癥姿勢落下了殘疾情況鎮定

講述情緒調來

a、講解兩個多音字:落調

b、解釋小兒麻痹癥

2、學生自由說你剛才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3、隨機講讀課文的重點段

(1)出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文靜、膽小、自卑……)

如果用書上的一個詞來概括,你會想到哪個詞?

(2)隨機板書憂郁,并請同學說說它的意思。

(3)課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與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現,同學們找找是哪個自然段?這一段中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快樂、自信、愛與人交往、開朗……)

(4)練習朗讀第一段與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讀出她一種自卑心理,所以語氣要低沉緩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讀出快樂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讀得高興,跳躍一點)

a、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b、讀后評議。

過渡:一個自卑、憂郁的孩子后來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瞧,一對反義詞同時出現在她的同學身上,是什么讓她有如此大的轉變,同學們學了課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學生默讀課文,讀后說說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

5、老師隨機講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1)英子為什么猶豫呢?這個時候她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緊張、自卑、痛苦)

(2)指導朗讀這一句。(要讀出那種難受,那種緊張的心理)

6、同學們為她鼓了幾次掌?

7、第二次同學們是因為什么而鼓掌?

8、指名讀描寫第一次掌聲的句子。

9、如果英子是我們中的一員,此時你想對她說什么?隨機解釋驟然。

(你真勇敢,你能行,我們相信你,你終于克服了自卑心理)

10、這一次掌聲代表什么?(是對英子走上講臺的贊許,是對英子走出陰影的肯定和鼓勵)

11、看插圖:找出課文中的句子描述這幅圖。

12、這次響起掌聲是因為什么?這次掌聲代表了什么?(贊揚,也有鼓勵)

13、從這兩次掌聲里,你體會到什么?(分小組交流,再匯報)

14、學生匯報。

(尊重、理解、鼓勵可以改變一個人,當別人身處困境時要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幫助別人,自己也會體會到快樂……)

15、感情朗讀2、3自然段

16、出示小黑板:

(老師這有一段英子長大后給作者的來信,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

(1)齊讀

(2)聯系全文:從英子的變化中,說說你會想到什么?或是有什么感受?

(隨機講解歧視的意思)

①站在英子的角度,作為英子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陷,反正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這何不快樂一點)

②我們對殘疾人充滿關愛,不能歧視,要多給他們鼓勵與幫助)

過渡:一個自卑憂郁的小女孩,在同學們的掌聲鼓勵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并微笑面對以后的生活,這掌聲所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種愛)

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關愛,在生活中,愛還可能是什么?(學生自由說,說完之后,老師出示小詩讓學生朗誦)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

愛是炎炎夏日一縷清涼的風

愛是寒冷嚴冬的一杯熱茶

愛是瓢潑大雨中的一把小花傘

愛是黑暗中的一支蠟燭

師:是呀,這個世界是由曖維系成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板書:

29掌聲

原先的英子:文靜、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憂郁)

↓熱烈的掌聲(關愛)→受到鼓勵、鼓起勇氣

改變的英子:快樂說笑跳舞(開朗)

教學反思

1、在學生與本文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為此,教學本課時我采用了“以讀代講,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當學生調積起已有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樣去想一想的時候,學生便不再是他們自己了,他們便不知不覺中游離于文本之內,學生就具有了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覺得這樣學生更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點,她能激發學生關愛殘疾人的愛心,并由此產生一種強烈的關愛他人的愿望。教學中,我有多處這樣的設計: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講臺前心里會想什么?當你聽到掌聲以后心里又會怎樣想?假如你是臺上的同學,你想對英子說什么?等等,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的思考和朗讀與文本能直接的對話,其實,這樣的機會也是靠老師多給學生創造的。

2、重視朗讀的指導

“書聲朗朗”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征。朗讀并不是僅僅靠傳統的.“讀書百遍”就能湊效的,在寶貴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朗讀的指導就起著“引路人”的作用。

在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兩段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讀,并想想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出英子的不同性格特點。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導學生該怎樣讀好英子猶豫的心里、英子激動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種感激的心里。我在教學中注重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自己尋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內心世界,通過不同的語氣朗讀,學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讀當中表現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改變后的開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讀中體味,在讀中感悟,真正地讓學生在朗讀教學中具有了獨特的內心體驗。教師在課堂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

中年級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不能直接給出解釋,也不能讓他們按字典解釋照搬,而應結合課文,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在課文中有幾個這樣的詞語:猶豫,憂郁,歧視等。“猶豫”一詞我在教學中結合后面的“慢吞吞”來理解,說明英子不愿意走上講臺,但是老師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憂郁”和“歧視”可以放在一起來指導這兩個詞雖然都是在課文的后半部分才出現,但含義在前半部分已經顯露出來。例如第一自然段:“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這其實就是英子憂郁的表現,而為什么英子會這么憂郁,起上講臺時又那么猶豫呢?就是因為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學們歧視她。在這樣的語境下來理解“歧視”,學生就能知道這里“歧視”的意思是“看不起她”。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就會相應的提高。

評課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整堂課都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學中,老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需要出發,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為他們營造了一個良好氛圍,讓他們以小主人的身份討論他的話應該怎樣讀,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說、讀、演練中形成師生互動,學生在學中獲得快樂,得到發展。

二、正確把握課文重點、難點,優化了課堂結構

語文課不像數學課那樣層次清楚,條分縷析,由易到難,環環相扣,它融整體層次性的明確和相對的模糊性為一體,所以語文課特別需要認真設計課堂內容,明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這樣老師講起來才有所側重,學生聽起來才目標明確。《掌聲》這堂課主要用對比的教學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來的英子對比,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對比,由淺入深,刪繁就簡,化整為零,從而使學生理解“掌聲”的意義,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教育。

三、創造性的教學實踐活動,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1)課堂以“活”為原則,激活學生的思維,劉老師授課時不是僅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讓課堂上充滿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演練的主陣地,劉老師在這堂課上自始至終都做到了這點。例如:學生的質疑問難,想像當時英子的想法,談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無不體現一個“活”字,課文以朗讀為主,朗讀形式多種多樣,有個別讀,分組讀,齊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新”延伸課堂內容,使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例如:教師設計的拓展練習,生活中哪些是愛,可以說是學生對教材的再認識,也是學生主動性的體現,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當然,這堂課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處,在一些細節方面還處理得不夠好,有些話要說的淺一些,盡量能讓學生更好一些。

總之,整堂課始終貫穿了自主、合作、創新這一些教學理念,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2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年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

②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嗎?

③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③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④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么試驗嗎?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②學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為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么?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復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后同桌互述。

課堂練習

①學習生字。

a.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b.書寫后,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學生寫的字。

②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2、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3、通過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①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②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③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①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c.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②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③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只,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④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么不同?

b.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么情況,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說)

c.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著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①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②學生自讀體會。

③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①誘導生疑:讀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②學生發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③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么說的,好嗎?

④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⑤教師再引。

a.對于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么想法交流嗎?

b.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指導寫字

①出示要寫的生字:測、括、確、誤、途、超,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②學生組詞書寫書,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優點或不足。

拓展活動

分工合作,搜集有關昆蟲奧秘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板書:

14、蜜蜂

辨認方向 能力強

遇到問題 實驗求證 得出結論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填寫詞語,摘錄課文中優美的詞語或精彩的句段。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感受北海公園的風景如畫,知道北海公園聞名于世界。從而為北京有這樣美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教學重點:感受北海公園的風景如畫,知道北海公園聞名于世界。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優美語句的意思。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重點課時)

體現新課程理念:本文詳細的介紹了北海公園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園林。用優美的語言介紹了園內的湖光山色、園林建筑,展示了北海公園的美麗如畫,精致典雅。我用爭當小導游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實踐中學習語言文字,感受語言文字,同時配以課件生動真實的展現北海公園的美景,讓學生在積累運用語言的同時,體驗、感受公園的美,北京的美,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熱愛北京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填寫詞語,摘錄課文中優美的詞語或精彩的句段。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感受北海公園的風景如畫,知道北海公園聞名于世界。從而為北京有這樣美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教學重點:感受北海公園的風景如畫,知道北海公園聞名于世界。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優美語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們都去過哪些公園?生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去過的公園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困)

2、下面老師要帶你們到北海公園看看。(板書)北海公園

二、新授: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指名讀課文。思考:北海公園給你留下最初印象是什么?

(板書)美麗的

3、我們到那里看一看怎么美,不過首先得把這節課的字詞讀準確。

出示:

皇家建筑瓊島蒼松翠柏宮殿廟宇

亭臺樓閣水面開闊一尊朱紅色

(指名讀,領讀,開火車讀。)

4、默讀課文,思考:介紹了那幾個景點?都有哪些特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5、匯報:瓊島四面環水

白塔高大雄偉

五龍亭造型別致

三、細讀課文:

自學提示:讀你最喜歡的景點。說說是怎么寫清楚的?你準備怎么向大家介紹?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邊介紹,老師邊出示瓊島的圖片。使學生感受瓊島的美麗。

2、指導朗讀。

3、利用填空的方式指導背誦。

4、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邊介紹,老師邊出示白塔的`課件。學生感受白塔的高大雄偉。

2、按由下至上的順序演示。感受白塔每一層的美麗。

3、指導朗讀。

4、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邊介紹,老師邊出示五龍亭的課件。學生感受五龍亭的造型別致。

2、按由中間向兩邊,再由上至下介紹五龍亭。

3、指導朗讀。

4、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用你收集的圖片,按一定的順序向大家介紹。(由下至上、中間向兩邊、從左向右等)

(指導學生把語言組織完整,介紹時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

五、作業:朗讀課文。

板書:

22、美麗的北海公園

瓊島美麗如畫

白塔雄偉精美

五龍亭造型別致

課后反思:教師是新課堂的設計者、引領者,要重視教師語言的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話我的重復過多,語言還不夠凝練。關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作為教學的補充資源,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幫助學生增加感性意識,輔助學生加強對文本的理解。但是,怎樣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與文本學習完美融合,我做的還不夠。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想象,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盤古的獻身精神,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積累好詞佳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盤古的獻身精神。

教學活動:

在閱讀的同時,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掌握理解生詞的方法,讀懂句子、讀懂自然段,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意識與習慣,落實年級段的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預習課文,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

教師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他們嗎?(播放熟悉的動畫)

(由孩子們熟悉的動畫導入,孩子們十分感興趣)

過:他們都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在中國神話中,還有一位巨人被稱為人類的老祖宗,他就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盤古開天地的故事。板書課題,讀題

師:伸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誰來讀讀課題——齊讀

教學步驟

(重難點突破的過程、鞏固方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問難

師:課文讀過了吧,讀通順了嗎?老師來考考大家

(一)認讀生字

出示生字:肌膚四肢滋潤遼闊逐漸緩緩一丈血液

(二)分自然段讀課文,找中心句

師:現在我們把這些這些詞送進課文,誰來自信的讀讀課文

師:其他同學不要氣餒,你們有更重要的任務,仔細傾聽,看他們讀得對不對,還要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1、生讀

2、師:通過自己的預習,就能把課文讀得這么通順,老師獎勵大家一個字“棒”。那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能不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來概括。課文最后一句

師:這一句話,概括了整篇課文的內容,我們叫它——中心句,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板書:創造)

理解:創造

師:相信我們隨著深入的學習,對這個詞會有更深的理解。

3、質疑:

師:深入學習課文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帶著問題來讀書。圍繞著盤古創造了美麗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問題?(盤古是怎么創造宇宙的,宇宙創造之前是怎樣的,宇宙創造之后又是怎樣的。)

(教學預設:對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讀書當即予以解決;而對那些有思考價值,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問題,進行梳理,板書于黑板上,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讀書去解決;如果課堂解決不了的,引導學生在課后通過查閱資料等方法解答。)

三、細讀課文

(一)解決“盤古為什么要創造宇宙”第一自然段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盤古創造宇宙之前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趕快從書上找一找。(理解“混沌”)(生找)

(如果學生不能正確理解詞語,教師可引導學生查字典,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選擇正確的解釋。)

師:遇到不理解的詞,我們有一個好辦法,就是查字典。我們看字典上是怎么說得。(生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盤古創造宇宙之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我們把這個問題擦掉。

(二)解決“盤古怎樣創造宇宙”

師:盤古在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醒了,他是怎么創造宇宙的呢?默讀課文,我們先來找一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里。(2—4)(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第二自然段

1、盤古動作的句子

師:二三四自然段都是寫盤古怎樣創造的。我們先來看看第二自然段,這個自然段寫了盤古干什么。他是怎么做的呢?讀給大家聽聽(理解:掄起)(生做動作)

師:我們感受到了,盤古在開天地時是很用勁的,你能帶著這份力量來讀讀這句話嗎?(生大聲讀)

師:力量非常大,那盤古掄斧猛劈的時候,心理會想什么呢?(生交流)

師:多有決心呀!帶著這份決心和力量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2、天地分開

師: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讀

出示: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A、這句話中,有兩個qing,意思一樣嗎?理解“輕”、“清”

B、師生合作讀,你發現了什么?(主要引導其中的反義詞)

(反義詞:輕——重,清——濁,上升——下降,天——地,近義詞:慢慢——緩緩)

師:剛才有同學發現了四組反義詞,這些反義詞把天和地分開的過程寫清楚了。我們在讀的時候就要關注這些詞。這次女同學來讀上半句,男同學讀下半句,要通過你們的讀,讓我們看到天和地就是這樣分開的,也可以加上動作來讀。(生做動作朗讀)

3、小結:

師:在天地分開之前,這輕而清,重而濁的東西全部都——混沌一片

師:我們真正的理解了混沌,今后再遇到不懂的詞語,我們可以用這樣結合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孩子們,盤古一把斧頭就分開了天地,這個過程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想到什么詞了嗎?生交流(開天辟地)

師:前所未有的創舉呀,把這個詞寫下來

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在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里也藏著一個成語,請大家自由讀一讀,看看你能發現嗎?(生輕聲朗讀)

師:發現了嗎?看看盤古的動作,起來做一做(生做動作,引導成語頂天立地)

師:盤古頂天立地的形象已經屹立在你心中了,我們也把這個詞寫下來

(“開天辟地”“頂天立地”這兩個詞語也許就是從《盤古開天地》這個神話故事中衍生出來的吧,所以,把這兩段的內容濃縮為這兩個詞語十分重要,我相信,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而且這詞和這場景會深深刻在他們的腦海中。)

學習第四自然段(指導朗讀,展開想象,感受神奇與變化

師過:盤古頂天立地,直到天地成形才倒了下去,盤古倒下后,他的創造停止了嗎?

他又做了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用上書上的一句話回答(生默讀,找句子)

出示:(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師:這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容,我們叫做這個自然段的——(中心句)

師:真棒,你們已經學會用抓住中心句來概括段落的內容了,那盤古的身上發生了哪些變化呢?用橫線把它劃出來,并與同桌合作,一位讀身體的部分,一位讀它變成了什么。(生互相對讀)

師:讀完了,你們覺得這些變化怎么樣(生交流)

2、師:是呀,正是有了這些神奇的變化,才形成了美麗的宇宙。一個美麗的'變化就是一幅美妙的畫,現在聽老師讀變化,你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看看你們眼前出現了什么?(生閉眼想象)

(師讀: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生交流)

師:那就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一讀,通過你的讀,要讓這潔白的云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自由讀)

師:要感受到云在隨風飄動,風一吹,這云就越飄越遠了(師范讀速度放慢,聲音慢慢變輕)老師用什么方法,讓這云越飄越遠了。(生交流)

師:你能讓這云飄遠嗎?我們來試試,我讀身體的部分,你們讀變化。(師生合作讀)

3、師小結: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象,眼前要出畫,而且要把你想象到的景象通過朗讀展現給大家。能不能用這樣的方法讀讀其他的變化的句子。那就請你們自由讀讀,待會兒把你想象到的美景通過讀展現給大家。

師:讀著讀著,你眼前出現畫了嗎?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4、師小結:現在你們知道盤古創造的宇宙是什么樣了吧?讓我們一起走進盤古創造的美麗宇宙吧!(師引讀生接讀)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抓住“飄動的云”“奔流不息的江河”等詞語展開想象,感受美麗。)

5、拓展想象,豐富美麗

師:盤古身上是不是只有這些變化呢?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標點“……”)

那他的身體還會有哪些變化呢?(生想象后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想象要合理、豐富。)

師:原來就是這樣,盤古把自己的整個身體都獻了出去,化成了美麗的宇宙,現在你知道盤古是怎樣創造宇宙的吧

四、課外延伸

1、圍繞“創造”總結課文內容。

2、師:還有幾個問題,我們可以回去搜集資料來想一想,回家后我們還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你可以用書上的語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與動作,這就是你的——創造了。

(下課)

板書設計

18盤古開天地

開天辟地

創造頂天立地

身化萬物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5

學習目標:

1、學習“屏、燭、曉、偷”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難點:

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詩人和嫦娥圖片。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問題: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什么節日?(中秋節)

2、中秋節有什么風俗習慣呢?(吃月餅,賞月,拜月娘)

3、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神話故事!請同學們注意聽,待會兒告訴老師:你覺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樣呢?(師講述嫦娥奔月故事)

4、聽完這個故事,你覺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樣呢?

二、初讀自悟,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翻開課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讀一讀,注意讀準每個字音。

2、聽課文朗讀,我們也來讀一讀。

3、詩人簡介

4、你有不會讀的字嗎?

5、學習生字

6、再讀古詩,隨時糾正學生讀音。

三、再讀,讀準節奏

采用指名讀、范讀、分組讀,指導朗讀節奏。

四、復讀古詩,讀中理解古詩

1、出示: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1)齊讀。

(2)讀了詩,你有什么收獲?

(3)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4)“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沉”我們知道了什么?天快亮了

(5)天快亮了,詩人睡覺了沒有?

(6)睡不著會感覺怎么樣?很孤單,寂寞。

(7)試著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說一說

(8)再讀,老師提個醒: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齊讀

(2)男女分開讀

(3)讀了這句詩,你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嗎?

(4)讀了這句詩,你想到了什么?

(5)聯系嫦娥奔月的故事,說說嫦娥為什么后悔?

(6)我們來想一想,嫦娥的心情怎樣呢?

(7)那你們能說說詩句的意思嗎?

(8)讓我們帶著對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讀這句詩。

五、品讀古詩,體會情感

過渡:月宮上孤棲無伴的嫦娥,人間清高而孤獨的詩人,盡管仙凡懸隔,但在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所謂同病相憐。一樣孤獨寂寞!

(1)讓我們帶著對嫦娥對詩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誦這首詩。

(2)讀這首詩時語速要緩慢一些,語氣要低沉一些!再讀

(3)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誦這首詩啊,好嗎?

(4)學著老師的樣子,再把它讀一讀。

(5)老師和你們合作讀:師讀4個字,生讀3個字。

(6)詩人由于心情孤獨寂寞,坐看屏風燭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宮上的嫦娥,讓我們輕輕合上書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誦這首詩吧。

(7)尋找讀詩高手。誰愿意來讀一讀。

六、課外延伸

那你能說說有關“月”的詩句嗎?

七、總結

一個節日中蘊含著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一首詩又取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同學們了解了神話故事,又學習了這首古詩,收獲一定不少。

八、作業

回去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或長輩們聽!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6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宇,會寫出12個生宇。能正確讀寫“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隨風飄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感受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

教學難點

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導學過程

預習題綱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內容。

2.搜集荷花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喜歡猜謎語嗎?請聽好了: 一個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紅袍,坐在綠船上。(打一植物)

2.說說你了解到的荷花。(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荷花的資料)

3.葉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又是怎樣的呢?(板書課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分組出示生詞,指讀,正音:

A.挨挨擠擠、翩翩起舞、隨風飄動(讀了這些詞,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景象?)

B.荷花、蓮蓬、飽脹、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3.接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這一池荷花?

三、讀議結合,體會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

(一)品讀二、三段。

1.自由讀二、三自然段

邊讀邊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劃下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說說為什么喜歡,再有滋有味地讀一讀。

2.理解并讀好重點句。

(1)“荷葉挨挨擠擠的……”

從這個句子中你感受到荷葉是什么樣子的?從哪些詞體會到的?[課件演示:挨挨擠擠的一池荷葉]——你們看,這就是一池挨挨擠擠的荷葉,這就是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呢!看了畫面,誰能把這句話讀得更好?(指名讀、齊讀)

(2)“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a.談體會: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好?

b.換詞理解“冒”:“冒”還可以換成什么字?

C.表演體會“冒”:荷花是怎樣冒出水面的?誰能來表演一下。

d.激發想象: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后,它們想干些什么呢?

小結:多么可愛的白荷花呀!你們看,一個“冒”字不僅把荷花寫活了,而且使它變得更美了。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什么說這個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

a.[課件演示:荷花的三種姿態]這些姿態是什么樣的,我們來看看!

b.看了剛才的畫面,你能說說課文描寫了哪三種荷花的樣子么?(剛開的、全開的、將開的。)

C.引讀三句話:剛開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全開的呢?將開的呢?

d自由練讀。(你們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這三種姿態不同的美和可愛么?)e.指名朗讀。

小結:[課件演示:一池荷花]

師讀:“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個什么詞來形容這些荷花呢?(板書:千姿百態)

作者又把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

a.質疑探究:讀了這句話、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2(作者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畫?畫家指的是誰?)

b.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小結:正象你們說的那樣,這一池荷花不僅僅很美,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們還可以感受到荷花競相開放的生機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畫。(板書:一幅活畫)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這位了不起的畫家創造了這樣的杰作,才讓作者產生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同學們,讓我們也走入畫中,一塊來回味課文的二、三段。

(二)巧讀四、五段。

1.指名朗讀四、五段

2.看到了這美麗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當作者陶醉在這種美的境界中的時候,他眼前出現了怎樣奇特的景色?

4.如果,體也變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會有哪些動物來告訴你什么?

5.作者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呢?

6.齊讀第四、五自然段,體會荷花的美。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總結全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回顧全文,總結寫法

1.齊讀全文。

2.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本文的?

(板書:聞到──看到──想到──回到現實)

3.作者用什么方法把這篇文章寫得這么美?

(板書:細致觀察、豐富想象)

三、拓展練筆

1.作者把荷花寫得如此之美,你們一樣能把自己喜歡的花寫下來。

2.交流課前所觀察的花。

3.師引導依照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寫,寫出特點。

4.交流習作,講評后,學生修改小練筆。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觀察描寫,識記字形

3.集體交流,重點點撥范寫:

4.書寫練習。

5.自評互評。

五、作業布置

抄寫文中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板書設計

葉:多 綠 大 圓

荷花 看 活的畫

花:才開 全開 將開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7

本冊復習要求:

一、漢字

1、能熟練認讀《生字表(一)》中的218個漢字,會寫《生字表(二)》中的235個漢字。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3、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4、認識形聲字的特點。

5、了解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思。

二、詞語

1、正確認讀課后詞語表中的詞語,并能理解詞義。

2、能辨別近義詞的不同用法,會說反義詞。并能用部分生字口頭或書面組詞和擴詞

3、正確地搭配詞語,能發現褒義詞和貶義詞的特點。

4、注意積累詞語和成語。在閱讀中養成抄寫好詞佳句的習慣。

三、句子

1、會用常用的幾種句式寫句子(如條件、遞進、因果)。

2、正確判斷句子是否完整,能將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

3、會改寫句子,如把字句、被字句。

4、學會運用打比方的手法寫句子。

四、閱讀

1、正確、流利有感情背誦指定的&39;課文,并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能聯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3、能把握自然段的內容結構,了解自然段中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的。從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

5、在理解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五、習作

1、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以及常用的應用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2、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根據表達的需要,會使用冒號、引號。

3、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并能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整潔規范。

六、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并能簡要的轉述。

2、能清楚明白的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與別人交談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并能對別人的發言做出簡單的評價。

3、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別人。

復習重點:

1、能熟練認讀《生字表(一)》中的218個漢字,會寫《生字表(二)》中的235個漢字。

2、正確認讀詞語表中的詞語,掌握理解詞句的方法。

3、加強朗讀和背誦,充分積累語言。(四字詞語、名言警句等)

4、鞏固理解文章的方法。

5、注意習作中語句表達通順,不寫錯別字。

6、能根據文章內容,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

復習難點:

1、能把握漢字的難讀音的讀音。

2、能辨析形近字與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3、能用打比方的句式寫句子。

4、能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含義。

5、注意寫想象文的合理性和條理性。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教案篇18

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

★啟發學生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

★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

啟發學生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題。

教師結合本堂課上兩位學生的實際由衷地進行夸獎,讓被夸獎的同學談談感受。

學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難忘的一次夸獎以及當時的感受。

二、討論明法。

引導學生聯系前面的例子討論:應該如何夸獎別人。

三、分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組分成四組。先想想小組里每個同學的長處,再用具體的事情來夸一夸組里的同學。注意小組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要夸獎同學,每一個同學也都要被夸獎到。④全班交流。

四、填寫“成長卡”。

成長卡上分四欄:“教師說”“家長說”“同學說”“自己說”。同學間交換填后兩項。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能發現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讀背《三字經》節選,大致了解意思。

★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①出示“我的發現”中的列出的詞語。引導學生認真讀讀,再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②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③互相交流:你發現了什么?這些詞語都是ABB式。這種形容詞的重疊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帶有某種感情色彩。

④指導朗讀,通過讀體會這樣重疊的表達效果。⑤拓展積累。

二、讀讀背背

①請學生捧起書,借助拼音,反復練習,把韻文讀正確,讀通順。

②指名試讀。

③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指導。

④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讀,熟讀成誦。同座互相檢查背誦。

三、課外擴展

有條件的,再找《三字經》讀一讀,以后背給大家聽。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能積累成語。猜字謎,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讀讀記記

①自讀“讀讀記記”中的詞語,讀準帶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檢查是否能讀正確。大致說說詞語的意思。

③分類記憶這些詞語。

二、趣味語文(猜字謎)

①仔細看看謎面,你能猜出謎底是什么字嗎?(是“口”字)

②說一說,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③請同學們在搜集的字謎中,選一個讓大家猜猜。

④試著編一個字謎。獨立編、合作編均可。

⑤交流,并評選星級字謎。

根據所編字謎的準確和巧妙,評選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字謎。

514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德利门业,家居安全门,别墅大门 - 安徽家德利门业有限公司 | 无机纤维喷涂棉-喷涂棉施工工程-山东华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诺冠气动元件,诺冠电磁阀,海隆防爆阀,norgren气缸-山东锦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高低温试验箱-模拟高低温试验箱订制-北京普桑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珠光砂保温板-一体化保温板-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杭州一体化建筑材料 | 高光谱相机-近红外高光谱相机厂家-高光谱成像仪-SINESPEC 赛斯拜克 | 北京晚会活动策划|北京节目录制后期剪辑|北京演播厅出租租赁-北京龙视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山东齐鲁漆业有限公司【官网】-工业漆专业生产厂家 | 家用净水器代理批发加盟_净水机招商代理_全屋净水器定制品牌_【劳伦斯官网】 | sfp光模块,高速万兆光模块工厂-性价比更高的光纤模块制造商-武汉恒泰通 | 江门流水线|江门工作台|江门市伟涛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租奔驰_上海租商务车_上海租车网-矢昂汽车服务公司 | 冷凝锅炉_燃气锅炉_工业燃气锅炉改造厂家-北京科诺锅炉 | 中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高频淬火设备|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不锈钢管光亮退火机|真空管烤消设备 - 郑州蓝硕工业炉设备有限公司 | FFU_空气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_空调过滤网-广州梓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地磅-地秤-江阴/无锡地磅-江阴天亿计量设备有限公司_ | 天津试验仪器-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水泥恒应力压力试验机-天津鑫高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施工围挡-施工PVC围挡-工程围挡-深圳市旭东钢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电动葫芦-河北悍象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包装袋厂家_河南真空袋批发价格_河南服装袋定制-恒源达包装制品 | 企业彩铃制作_移动、联通、电信集团彩铃上传开通_彩铃定制_商务彩铃管理平台-集团彩铃网 | 专业音响设备_舞台音响设备_会议音响工程-首选深圳一禾科技 | 心得体会网_心得体会格式范文模板 | 珠光砂保温板-一体化保温板-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杭州一体化建筑材料 | 湖南长沙商标注册专利申请,长沙公司注册代理记账首选美创! | 权威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铜|废钢价格|再生资源回收行情报价中心-中废网 | 便携式XPDM露点仪-在线式防爆露点仪-增强型烟气分析仪-约克仪器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蜂窝块状沸石分子筛-吸附脱硫分子筛-萍乡市捷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产业规划_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投资选址及规划招商托管一体化服务商-中机院产业园区规划网 | 食品机械专用传感器-落料放大器-低价接近开关-菲德自控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丹佛斯变频器-Danfoss战略代理经销商-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 | 天津货架厂_穿梭车货架_重型仓储货架_阁楼货架定制-天津钢力仓储货架生产厂家_天津钢力智能仓储装备 | EDLC超级法拉电容器_LIC锂离子超级电容_超级电容模组_软包单体电容电池_轴向薄膜电力电容器_深圳佳名兴电容有限公司_JMX专注中高端品牌电容生产厂家 | 测试治具|过炉治具|过锡炉治具|工装夹具|测试夹具|允睿自动化设备 | 机床导轨_导轨板_滚轮导轨-上海旻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岸电电源-60HZ变频电源-大功率变频电源-济南诚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小型玉石雕刻机_家用玉雕机_小型万能雕刻机_凡刻雕刻机官网 | 江苏全风,高压风机,全风环保风机,全风环形高压风机,防爆高压风机厂家-江苏全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RTO换向阀_VOC高温阀门_加热炉切断阀_双偏心软密封蝶阀_煤气蝶阀_提升阀-湖北霍科德阀门有限公司 | 液压油缸-液压站生产厂家-洛阳泰诺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MOOG伺服阀维修,ATOS比例流量阀维修,伺服阀维修-上海纽顿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