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寫方案網 > 教學教案 > 小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

時間: 新華 小學教案

好的教案應該考慮所需教具的準備,如教學用具、實驗器材、多媒體設備等,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怎樣才能寫好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這里給大家提供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方便大家學習。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教學準備:教師與學生每人帶一個圓柱,教師給學生每4人小組發一個紙制的圓柱。每位學生準備好制作圓柱的材料。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圓柱側面展開是長方形,并理解長與寬與圓柱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

誰能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相對的兩個長方形完全相同,長方體的高有無數條。)正方體呢?

誰能說一說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哪些知識?

二、新授

教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簡稱圓柱。

1、初步印象

教師:同學們,請你們用眼睛看,用手摸,說一說圓柱與長方體的有什么不同?

(圓柱是由2個圓,1個曲面圍成的。)

2、小組研究:圓柱的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與面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

3、交流和匯報

(1)關于兩個圓形得出:上下2個圓是完全相等的圓,它們都是圓柱的底面。(2)關于曲面得出:它是圓柱的側面,如果沿著高展開,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著斜線展開可以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柱的高。

(3)關于圓柱的高: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圓柱的高。高有無數條。高有時也可用長、厚、深代替。

4、舉例說明進一步明確特征

教師:既然大家對圓柱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柱呢?

(學生舉例,再讓學生自己判斷。當有一個學生說粉筆是圓柱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討論。)

5、運用知識進行判斷

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不是?說明理由。

6、制作圓柱

三、練習

1、運用知識進行判斷

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不是?說明理由。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2

1、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將已學的“比的認識”進行梳理、分類、整合,從而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2、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能夠正確熟練化簡比、求比值,并能合理地應用比的意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向學生滲透對各類知識點的整合、梳理意識,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2、新設計

1、串聯信息,整合單元復習內容。

2、溝通聯系,自主搭建知識網絡。

3、聚焦對比,分析說理易混知識。

4、數形結合,提煉方法優化思路。

3、學情分析

廈門市群惠小學六(4)班學生善于思考,思維活躍,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為了更好地以學定教,我通過前測,對學生平時學習中的薄弱知識進行查缺:求比值和化簡比混淆了;比的應用中,沒有掌握解答的關鍵與訣竅。針對學生學情和復習目標,本課設計融入四元素:激趣+梳理+補缺+挑戰,并利用電子白板的優勢,引導學生自主復習,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4、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梳理,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經歷知識的整理過程,建構知識網絡圖;能夠熟練比的化簡以及應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3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了解負數的產生與作用,感受負數使用帶來的方便。

2.會正確地讀、寫正、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負數的意義和負數的讀法與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提出問題:舉例說明我們學過了哪些數?

教師小結:為了實際生活的需要,在數物體個數時,1、2、3……出現了自然數,物體一個也沒有時用自然數0表示,當測量或計算有時不能得出整數,我們用分數或小數表示。

提出問題:我們學過的數中最小的數是誰?有沒有比零還小的數呢?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一個場面,主持人說:“哈爾濱零下6至3攝氏度,重慶6至8攝氏度……”

同學們,你們對情境中的內容一定相當熟悉吧?你能給大家講講“哈爾濱零下6至3度”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為什么阿姨說的零下6攝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變成了-6℃呢?

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記作6℃行嗎?

你有什么簡潔的方法來表示他們的不同呢?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F在,國際數學界都是采用符號來區分,我們把比0攝氏度低的溫度用帶有“-”號的數來表示,例如把零下6℃記作-6℃,讀作負6攝氏度;零上6℃記作+6℃,讀作正6攝氏度或6攝氏度。

(2)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能用剛才我們學過的知識,用恰當的數來表示溫度嗎?試試看。

學生獨立完成第87頁下圖的練習。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寫得是否正確,并讓學生齊讀。

2.自主學習例2。(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請看。(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教科書第87頁的左部分,數字前沒有符號)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交流: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我們再來看x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教科書第87頁的右部分,數字前沒有符號)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交流: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師小結: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學生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教師追問:你是怎么想到用這種方法來記錄的呢?

最后教師將數字改動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教師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這樣的數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鞏固練習:教科書第88頁試一試。

3.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顯示)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它們可以怎樣分類呢?

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如有學生提出更好)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表意見。

小結:(結合圖)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像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像+6、3、+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像-6、-155等這樣的數我們叫做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

通常正號可以省略不寫。負號可以省略不寫嗎?為什么?

最后,讓學生看書勾劃,并思考兩個“……”還代表那些數?(讓學生對正負數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三、運用新知,課堂作業

1.課堂活動第1題。讓學生先自己讀讀,并舉例說說是什么意思?全班訂正后,同桌間自選5個互相說說。

2.課堂活動第2題。同桌先討論,然后反饋。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負數。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二第1、4題。

家庭作業:練習二十二第2、3題。

板書設計:

負數的初步認識

正數:20、22、14、+8844.43…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負數:-2、-30、-10、-15、-155…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4

教學內容:

課本第31頁例3和“練一練”,練習五第10-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景,繼續學習用分數乘法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豐富對用分數表示的數量關系的認識,拓展對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

2、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分數乘法的意義以及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出示例3中的條形圖。

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用分數描述圖中的數量關系。

如:把黃花看作單位“1”,紅花是黃花的11/10,綠花是黃花的6/10(3/5);把紅花看作單位“1”,,黃花是紅花的10/11,綠花是紅花的6/11等。

二、組織探究

1、教學例3。

出示題目:黃花有50朵,(1)紅花比黃花多1/10,紅花比黃花多多少朵?

引導學生看圖思考:紅花比黃花多的朵數是圖中的哪個部分?它是那種花朵數的1/10?也就是多少朵的1/10?

追問:50朵的1/10是什么?指出:“紅花比黃花多1/10“,是把黃花朵數看作單位”1“,也就是紅花比黃花多的朵數是50朵的1/10。

指名列式。

問:列式時是怎樣想的?

學生完成計算。

2、學第(2)小題。

出示:綠花比黃花少2/5,綠花比黃花少多少朵?

學生嘗試解答,指名板演。

追問:綠花比黃花少2/5這個條件中,要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要求”綠花比黃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2/5?

反思:你認為理解用分數表示的數量關系時,關鍵是什么?

指出:理解用分數表示的數量關系時,關鍵是弄清這個分數是哪兩個數量比較的結果,比較時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

3、做”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學生,提示可以先按要求畫一畫,再完成填空。

三、鞏固訓練

1、做練習五第10題。

先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再把數量關系寫完整。

2、做練習五第11、12題

獨立解答,交流思考過程,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在今天課堂上的表現怎樣?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五第13-15題。

教學反思:

通過填空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

3、練習五第6、7題。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學習了那些內容?通過學習你有那些收獲?還有那些疑問?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五第8、9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5

難點名稱:

理解“滿100減50”與“五折”的區別

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打折銷售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并不感到陌生,但在促銷活動中選擇最佳消費方式,要運用所學的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有一定的難度。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要懂得“滿100元減50元”的促銷方式,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如打五折實惠;如果總價是整百元的,那兩種促銷的方式優惠的結果是一樣的,但要得出這種結論,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需要運用所學的百分數知識去分析、交流、比較才能解決。

難點教學方法:

在教學時,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去理解“滿100元減50元”的含義,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表述,再引導學生體會這種促銷方式的計算方法,接下來要由學生獨立完成兩種購買方式所要支付的錢,并通過比較來解決題目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提問“一件物品打九折出售”表示什么意思?

2、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優惠都是以“幾折”來表示的呢?

3、購物中優惠的形式有很多種,我們要做一個精明的小買家。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購物中的折扣問題。(板書:購物中的折扣問題)

二、教學新知。

(一)出示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打五折銷售,在B商場按“滿100元減50元”的方式銷售。媽媽要買一條標價230元的這種品牌的裙子。

1、根據這些信息,學生提問題。

教師板書:

(1)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

(2)哪個商場省錢?

2、分析問題,理解題意。

(1)結合題目給出的數學信息,哪些是關鍵的?

(2)怎樣理解“滿100元減50元”?

(3)不足100元的部分呢?怎么辦?

3、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師: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看能否解決黑板上的這兩個問題?

4、交流并匯報方法。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解決方法?

學生展示自己的算式,并解釋。

5、啟發思考,辨析原因。

(1)滿100元減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啊,怎么優惠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2)什么情況下兩種優惠是一樣的呢?

6、小結:在今天的折扣問題中,我們知道了優惠的形式有很多種,解決這些問題時要注意的是“滿100元減50元”和打五折的區別:

(1)“滿100減50”,就是夠100才能減50,不夠則不減。

(2)打五折實際售價都是原價的50%,不滿100元的也能按50%計算。

(3)售價剛好是整百元的時候,兩種優惠結果才是一樣的。

三、練習鞏固,提高能力。

1、做一做。

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每滿100元減40元”的方式銷售,在B商場打六折銷售,媽媽準備給小麗買一雙標價120元的這種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

(2)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小結:

同學們,在今天學習的折扣問題中,我們知道了不同形式的優惠有很多種,在解決這些問題時要注意的是“滿100元減50元”和打五折的區別。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51頁的內容,做一做,練習十一第4-6題。

教學目標:

1、掌握比的基本性質,能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2、聯系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遷移到比的基本性質。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能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定標

1、20÷5=(20×10)÷(×)=()

2、

想一想:什么叫商不變的規律?什么叫分數的基本性質?

3、我們學過了商不變的規律,分數的基本性質,聯系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樣的規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活動一】比的基本性質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學習任務

1、啟發誘導,發現問題:6:8和12:16這兩個比不同,可是它們的比值卻相同,這里面有什么規律呢?。

6:8=6÷8=6/8=3/412:16=12÷16=12/16=3/4

2、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關系來研究比中的規律。(商不變的規律)

(2)利用比和分數的關系來研究比中的規律。

3、歸納總結,概括規律。

(1)總結: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

(2)追問:這里“相同的數”為什么要強調0除外呢?

【活動二】化簡比

學習方式:嘗試訓練、匯報交流

學習任務

1、認識最簡單的整數比。

(1)提問:誰知道什么樣的比可以稱作是最簡單的整數比?

(2)歸納:最簡單的整數比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二是比的前項和后項的公因數只有1。

(3)指出幾個最簡單的整數比。

2、運用性質,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1)分別寫出這兩面聯合國國旗長和寬的比。

(2)思考:這兩個比是最簡單的整數比嗎?為什么?(前項和后項除了公因數1還有其他的公因數。)

(3)嘗試化簡。

(4)匯報交流:只要把比的前、后項除以它們的公因數。

(5)想一想:這兩個比化簡后結果相同,說明了什么?(這兩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狀相同。

(6)出示例題,組織交流

①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1/6:2/9=(1/6×18):(2/9×18)=3:4

②前后項先化成整數,再化簡:0.75:2=(0.75×100):(2×100)=75:200=3:8

③用分數除法的方法計算:1/6÷2/9=1/6×2/9=3/4

(7)小結:如果一個比的前、后項是分數的,就把前后項同時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如果一個比的前、后項是小數的,先把它們都化成整數,再化簡。

三、達標測評

1.完成課本第51頁的“做一做”,集體訂正。

2、完成課本第52頁練習十一的第2、4、5、6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7

一、教學內容

信息的誤導

二、教學目標

1、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正確解釋統計結果。

2、能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預測。

三、具體編排

1、例1。

例1說明從信息表達比較模糊的統計圖中無法得到準確客觀的結論。

教學時,引導學生分析圖中“其他”部分的具體含義,使學生明確:“其他”占彩電市場份額的47%,其中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暢銷的彩電。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制作統計圖時,一定要客觀準確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統計圖時,不要被數據模糊的統計圖誤導。

2、例2。

例2說明利用統計圖進行統計分析時,不能僅僅關注統計圖的外在表象,還應了解統計圖所包含的具體的統計信息,才能避免做出錯誤的判斷。

教學時,可先呈現這兩幅統計圖,讓學生說說:“A、B兩人繪制的是同一個公司員工的月薪統計圖,為什么看起來不一樣呢?”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并認識到:在運用統計圖進行比較和判斷時,一定要注意統一標準,才不致發生誤判。

四、教學建議

1、注重知識的前后聯系,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應引導學生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重點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使學生學會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對統計結果做出正確解釋,并能根據統計結果作出準確的判斷、預測。

2、把握好教學要求。

本單元教學時應注意向學生闡明以下兩點:

(1)統計圖在表述統計結果時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故統計活動中常用統計圖來描述統計信息,展示統計結果。

(2)不要被統計圖表面的信息迷惑、誤導,要保證所得結論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實際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觀察統計圖,談談直觀感受和看法,再引導學生分析統計圖表達和包含的數據信息,得出正確結論。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50~51頁內容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并能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初步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溝通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培養觀察、比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數學能力。

3.初步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并使學生認識知識之間都是存在內在聯系的。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準備:

課件,答題紙,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同學們先來回憶一下,關于比已經學習了什么知識?

預設:比的意義,比各部分的名稱,比與分數以及除法之間的關系等。

2.你能直接說出700÷25的商嗎?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據是什么?

3.你還記得分數的基本性質嗎?舉例說明。

【設計意圖】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環節意在通過復習、回憶讓學生溝通比、除法和分數之間的關系,重現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為類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質埋下伏筆。同時,還有機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感受知識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系。

二、新知探究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質

1.師:我們知道,比與除法、分數之間存在著極其密切的聯系,而除法具有商不變性質,分數有分數的基本性質,聯想這兩個性質,想一想:在比中又會有怎樣的規律或性質?

預設:比的基本性質。

2.學生紛紛猜想比的基本性質。

預設: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3.根據學生的猜想教師板書: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設計意圖】比的基本性質這一內容的學習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學生在掌握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很自然地就能聯想到比的基本性質,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驗證比的基本性質

師: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數一樣,也具有屬于它自己的規律性質,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一樣呢?這需要我們通過研究證明。接下來,請大家分成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研究并驗證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確。

1.教師說明合作要求。

(1)獨立完成:寫出一個比,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證。

(2)小組討論學習。

①每個同學分別向組內同學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學表明是否贊同此同學的結論)。

②如果有不同的觀點,則舉例說明,然后由組內同學再次進行討論研究。

③選派一個同學代表小組進行發言。

2.集體交流(要求小組發言代表結合具體的例子在展臺上進行講解)。

預設:根據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進行驗證;根據比值驗證。

3.全班驗證。

16:20=(16○□):(20○□)。

4.完善歸納,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質。

上題中○內可以怎樣填?□內可以填任意數嗎?為什么?

(1)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說明理由,教師完善板書。

(2)學生打開書本讀一讀比的基本性質,教師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

5.質疑辨析,深化認識。

【設計意圖】基于猜想的學習必定需要來自學生的自主探究進行驗證,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但合作學習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學習首先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進行合作交流,這樣可以促使每個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交流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同時也真正內化了來自猜想的“比的基本性質”,從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三、比的基本性質的應用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用途嗎?什么是最簡分數?

今天我們發現的比的基本性質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化簡比,進而得到一個最簡整數比。

(一)理解最簡整數比的含義。

1.引導學生自學最簡整數比的相關知識。

預設:前項、后項互質的整數比稱為最簡整數比。

2.從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簡整數比,并簡述理由。

3:4;18:12;19:10;;0.75:2。

(二)初步應用。

1.化簡前項、后項都是整數的比。(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例1)

學生獨立嘗試,化簡后交流。

(1)15:10=(15÷5):(10÷5)=3:2;

(2)180:120=(180÷□):(120÷□)=():()。

預設:除以公因數和逐步除以公因數兩種方法,但重點強調除以公因數的方法。

2.化簡前項、后項出現分數、小數的比。(課件出示)

師:對于前項、后項是整數的比,我們只要除以它們的公因數就可以了,但是像:和0.75:2,

這兩個比不是最簡整數比,你們能自己找到化簡的方法嗎?四人小組討論研究,找到化簡的方法。

學生研究寫出具體過程,總結方法,并選代表展示匯報。教師對不同方法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掌握一般方法。

預設:含有分數和小數的比都要先化成整數比,再進行化簡。有分數的先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有小數的先把小數化成整數之后,再進行化簡。

3.歸納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總結出了將各類比化為最簡整數比的方法。化簡時,如果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可以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遇到小數時先轉化成整數,再進行化簡;遇到分數時,可以同時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4.方法補充,區分化簡比和求比值。

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化簡比?(求比值)

化簡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預設:化簡比的最后結果是一個比,求比值的最后結果是一個數。

5.嘗試練習。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出示教材第51頁“做一做”)。

32:16;48:40;0.15:0.3;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學中應該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運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學、獨立探究、小組合作等方式,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的數學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找到化簡比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一)基礎練習

1.教材第53頁第4題。

把下列各比化成后項是100的比。

(1)學校種植樹苗,成活的棵數與種植總棵數的比是49:50。

(2)要配制一種藥水,藥劑的質量與藥水總質量的比是0.12:1。

(3)某企業去年實際產值與計劃產值的比是275萬:250萬。

2.教材第53頁第6題。

(二)拓展練習(PPT課件出示)

學生口答完成。

1.2:3這個比中,前項增加12,要使比值不變,后項應該增加()。

2.六(1)班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2倍,男生、女生人數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數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同時練習的編排應體現從易到難的層次性。第1題是針對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練習,同時也為后續百分數的學習埋下伏筆。第2題訓練單位不同的兩個數量的比的化簡方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拓展練習不僅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且很好地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同時這類題型也是分數應用題、比例應用題的基礎訓練,也為以后分數應用題和比例應用題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9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笑笑家新買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圖,現在讓我們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圖。

2、觀察圖,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獨立思考。

(2)同伴交流。

(3)匯報。

得出: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1:100的含義是圖上1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100厘米。

4、量一量平面圖中笑笑臥室的長是()厘米,寬是()厘米。笑笑臥室實際的長是()米,寬是()米,面積是()平方米。直接提出“笑笑臥室實際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完成。

(2)匯報交流。

強調:必須先求出實際的長和寬,然后再算出實際的面積。

5、笑笑家的總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

6、在父母臥室南墻正中有一扇寬為2米的窗戶,在平面圖標出來。

(1)理解題意。

(2)獨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據比例尺和實際距離先求出平面距離,然后再在圖中標出。

(3)進行計算。

7、笑笑在本子上畫自己臥室的平面圖,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臥室的長。

(1)圖上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厘米?

(2)她畫的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活動二、試一試

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媽媽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千米。

(1)理解題意,獨立思考。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進行計算。

活動三、練一練

1、完成32頁第2題。

(1)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3)提出問題。

2、一張地圖上,用3厘米表示實際距離600米,求這張地圖的比例尺。

(1)獨立計算。

(2)匯報,全班交流。

(3)說說自己的想法。

活動四、實踐活動

1、找一張中國地圖,量一量,算一算。

(1)量出北京和臺北之間的距離是()厘米,它們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千米。

(2)量出烏魯木齊和上海之間的距離是()厘米,它們之間的實際距離是()千米。

2、找一張中國地圖,用▲表出你家鄉的大致位置。

(1)估一估在地圖上你的家鄉與北京的距離大約是()厘米,實際距離大約是()千米。

(2)放暑假時,你打算從()到()去旅游,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千米。

3、量一量你的臥室的長和寬,以及一些家具的長和寬,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畫出你臥室的平面圖。

學生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在家里完成。

課后小結:說說你今天的收獲和問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十一冊P69~71例1、例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圓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面積公式,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實驗操作,邏輯推理的學習方法。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初步了解極限思想;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準備:

相應課件;圓的面積演示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場景?——《馬兒的困惑》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馬兒吃草的大小是一個什么圖形呀?

生:是一個圓形。

師:那么,要想知道馬兒吃草的大小,就是求圓形的什么呢?

生:圓的面積。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馬兒的困惑”這一場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與身邊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處不在,同時了解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探究合作,推導圓面積公式

1、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師:圓的面積怎樣計算呢?計算公式又是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

生: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切割成兩部分,把這兩部分拼成長方形師:哦,請看是這樣嗎?(教師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長方形的寬,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

師:同學們對原來的知識掌握得非常好。剛才我們是把一個圖形先切,然后拼,就轉化成別的圖形。這樣有什么好處呢?

生:這樣就把一個不懂的問題轉化成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

師:對,這是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的一種很好的方法。今天,我們就用這種方法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師:那圓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你們想知道嗎?(想)

2、演示揭疑。

師:(邊說明邊演示)把這個圓平均分成16份,沿著直徑來切,變成兩個半圓,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師:如果老師把這個圓平均分成32份,那又會拼成一個什么圖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師課件演示)。

師: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師再繼續分下去,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小,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于什么圖形?(長方形)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并借助電腦課件的演示,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化曲為直的剪拼過程。]

3、學生合作探究,推導公式。

(1)討論探究,出示提示語。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給的三個問題,請你們四人一組,拿出課前準備的學具拼一拼,觀察、討論完成這三個問題

①轉化的過程中它們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但是它們的(面積)不變?

②轉化后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

③你能從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出計算圓的面積的公式嗎?嘗試用“因為……所以……”類似的關聯詞語。

師:你們明白要求了嗎?(明白)好,開始吧。

學生匯報結果,師隨機板書。

同學們經過觀察,討論,尋找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真了不起。

(2)師:如果圓的半徑用r表示,那么圓周長的一半用字母怎么表示?

(3)揭示字母公式。

師: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那么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S=πr2

(4)齊讀公式,強調r2=r×r(表示兩個r相乘)。

從公式上看,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在計算過程中應先算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拼成的長方形與圓之間的對應關系,有效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教學例1。

師:同學們,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求圓的面積,必須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知道圓的半徑,讓學生根據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圓的面積。

預設:教師應加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并提醒學生注意公式、單位使用是否正確。

2.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我們該怎樣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動筆算一算這個圓形花壇的面積吧!

3.求下面各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掌握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從而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學例2。

師:(出示例2)這是一張光盤,這張光盤由內、外兩個圓構成。光盤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請同學們小聲地讀一讀題。開始!

師:怎樣求這個圓環的面積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辦法吧!

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嗎?

師:好的,就按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算一算這個圓環的面積吧!

教師繼續對學困生加強巡視,如果還有問題的學生并給予指導。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掌握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掌握環形面積計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作業。

1、教材P69頁“做一做”第2小題。

2、判斷題

讓學生先判斷,并講一講錯誤的原因。

3、填空題

復習圓的半徑、直徑、周長、面積之間的相互關系。

4、教材P70頁練習十六第2小題。

5、完成課件練習(知道圓的周長求面積)

老師強調學生認真審題,并引導學生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一個條件(半徑),知道圓的周長就如何求出圓的面積,老師注意輔導中下學生。

五、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11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的: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5.6+0.9-+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么規律?

B、在數軸上除可以表示整數外,還可以表示分數和小數。請學生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1.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也就是負數都比0小,而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攝氏度。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第二課教學反思:

許多教師認為“負數”這個單元的內容很簡單,不需要花過多精力學生就能基本能掌握??扇绻钊脬@研教材,其實會發現還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內容可以向學生補充介紹。

例3——兩個不同層面的拓展:

1、在數軸上表示數要求的拓展。

數軸除可以表示整數,還可以表示小數和分數。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負整數,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學生表示出—1.5。建議此處教師補充要求學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為這樣便于對比發現兩個數離原點的距離相等,只不過分別在0的左右兩端,滲透+1.5和—1.5絕對值相等。

同時,還應補充在數軸上表示分數,如—1/3、—3/2等,提升學生數形結合能力,為例4的教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2、滲透負數加減法

教材中所呈現的數軸可以充分加以應用,如可補充提問:在“—2”位置的同學如果接著向西走1米,將會到達數軸什么位置?如果是向東走1米呢?如果他從“—2”的位置要走到“—4”,應該如何運動?如果他想從“—2”的位置到達“+3”,又該如何運動?其實,這些問題就是解決—2—1;2+1;—4—(—2);3—(—2)等于幾,這樣的設計對于學生初中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是極為有利的。

例4——薄書讀厚、厚書讀薄。

薄書讀厚——負數大小比較的三種類型(正數和負數、0和負數、負數和負數)

例4教材只提出一個大的問題“比較它們的大小”,這些數的大小比較可以分為幾類?每類比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則沒有明確標明。所以教學中,當學生明確數軸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基礎上,我還挖掘三種不同類型,一一請學生介紹比較方法,將薄書讀厚。

將厚書讀薄——無論哪種類型,比較方法萬變不離其宗。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應用計算法則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觀察、類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定律在分數四則運算中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運算定律及有關性質進行簡便運算。

4、通過練習,培養學生觀察、類推的思維能力和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確定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明確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復習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在一個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減法,應該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2)在一個有小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小括號外面的。

(3)在一個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

2、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1)428+63÷9―17×5(2)1、8+1、5÷4―3×0、4

(3)3、2÷[(1、6+0、7)×2、5](4)[7+(5、78—3、12)]×(41、2―39)

3、小紅用長8米的彩帶做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彩帶,一共可以做多少朵?

二、新知探究

1、教師課件出示例4

2、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例4中的哪些條件和復習中的3相同?問題相同嗎?

(2)自己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及問題,想:要求小紅還剩幾朵花,應先求……

(3)嘗試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并解答。

3、學生根據提綱嘗試解題。

4、全班匯報

(1)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兩種思路:

A、可以從條件出發思考,根據彩帶長8m,每朵花用m彩帶,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從問題入手想:要求小紅還剩幾多花,根據題意,應先求小紅一共做了幾朵花。

(2)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1)計算1/5÷(2/3+1/5)×15

讓個別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并計算題目的得數。

教師巡回指點,搜集存在問題。

教師黑板出示問題,學生上臺改正,并說明理由。

(2)小組間討論帶有中括號的計算題,并正確計算。然后全班校對。

三、當堂測評

練習九第1、2、3題:

注:第2題求樓的樓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導學生意識6

樓樓板到地面的高度實際上只有5層樓的高度。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點評,解決疑難。

學生相互得分,評選優勝小組。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小組內解決。

設計意圖

1、在課初始,我便從復習整數及小數的運算順序入手,

重點讓學生回憶、熟悉運算順序,然后再以例題為載體,讓學生發

現分數的運算順序同整數、小數的`運算順序相同,繼而配合課后練

習加強計算的訓練。

2、當堂測評題將學生置于提高之處,聯系實際生活解決問

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性和嚴謹性

教學后記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1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畫一畫的活動,初步認識正比例圖像。

2.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

變量的值。

3.利用正比例關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畫一畫的活動,初步認識正比例圖象。

2.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

教學難點

1.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

2.利用正比例關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活動一:判斷下面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

1.每行人數一定,總人數和行數。

2.長方形的長一定,寬和面積。

3.長方體的底面積一定,體積和高。

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數值。

5.長方形的周長一定,長和寬。

6.一個自然數和它的倒數。

7.正方形的邊長與周長。

8.正方形的邊長與面積。

9.圓的半徑與周長。

10.圓的面積與半徑。

11.什么樣的兩個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二、新授

活動二:探索一個數與它的5倍之間的關系。

1.求出一個數的5倍,填寫書上表格。自己獨立完成。

2.判斷一個數的5倍和這個數有怎樣的關系?說說你判斷的理由。

(一個數和它的5倍之間具有正比例關系。)

3.根據上表,說出下圖中各點的含義。(圖見書上P22)。請觀察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然后說說各點表示的含義。

4.連接各點,你發現了什么?

(所描的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5.利用書上的圖,把下表填完整。

6.估計并找一找這組數據在統計圖上的位置。

自己獨立完成。

7.在統計圖上估計一下,看看自己估計的是否準確。

三、練習

活動三:試一試。

1.在下圖中描點(圖見課本P22),表示第20頁兩個表格中的數量關系。

2.思考:連接各點,你發現了什么?

活動四:練一練。

1.圓的半徑和面積成正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教師講解:因為圓的面積和半徑的比值不是一個常數。

2.乘船的人數與所付船費為:(數據見書上)

(1)將書上的圖補充完整。

(2)說說哪個量沒有變?(每人所需的乘船費用沒有變化。)

(3)乘船人數與船費有什么關系?(乘船費用與人數成正比例。)

(4)連接各點,你發現了什么?(所有的點都在一條直線上。)

3.回答下列問題:

(1)圓的周長與直徑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圓的周長與直徑成正比例關系。)

(2)根據右圖,先估計圓的周長,再實際計算。

①直徑為5厘米的圓的周長估計值為(),實際計算值為()。

②直徑為15厘米的圓的周長估計值為(),實際計算值為()。

4.把下表填寫完整。試著在上頁第(1)題的圖中描點表示上表中的數量關系,并連接各點,你發現了什么?(表格見書上)

(所有的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再次鞏固練習了正比例的相關知識。大家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比例尺產生過程和探究比例尺應用的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展示目標,引入本課。

二、探究新知,意義建構

1、看一看

下面幾幅地圖的比例尺分別是多少。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②安慶市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③笑笑家的平面圖按照一定的比例畫在紙上,這幅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說一說

(1)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圖上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

(2)在比例尺1:20__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__)厘米。

(3)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圖上,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40000)倍。

3、議一議

(1)什么是比例尺呢?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樣表示呢?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或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板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3)比例尺有什么特征呢?

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個比,不帶計量單位;②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是統一的;③比例尺的前項,一般應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的形式,分子也是“1”。

【意圖】數學概念不是老師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之后,自己總結和概括出來的,自己發現特征的,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生只有經歷知識和概念的形成過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拓展延伸,鞏固新知

1、有時,比例尺的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大。一個精密零件的長度只有3.5毫米,畫在一張圖紙上是70毫米,這幅設計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70:3.5=700:35=20:1

答:這幅設計圖紙的比例尺是20:1。

2、有的地圖上的比例尺用線段來表示。小明家在學校的正西方,到學校的實際距離是900米。你有辦法找到小明家在圖上的位置嗎?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300米。(在學校正西方向900米。)

3、這位老師從廣州坐飛機到北京開會,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192000000(厘米)192000000厘米=1920(千米)

答:廣州到北京實際距離是1920千米。

五、總結新課,整理知識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十二冊P.110整理與反思以及P.110111練習與實踐13題。

教學目標: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2、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的方向;

3、用數對表示物體的具體位置;

4、比例尺的知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比較系統地綜合地運用各種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確定物體的位置,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能綜合地運用比例尺的知識確定物體之間的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在復習中訓練并培養學生的方向感和空間觀念、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識圖、作圖的能力。

3、在復習中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利用數學自身的魅力發展學生對數學積極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重點難點:

1、能根據文字描述在圖上正確找出指定位置

2、能用數學語言準確描述圖形中指定的位置。

教具學具:

教學光盤

教法寫學法:

可以先復習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比如,教師可以提問,我們已經學過哪幾種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由學生說出一種是用數對,一種是用方向和距離,由此引出東、南、西、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的復習。

然后出示課本上的街區平面圖,可以先讓學生說說街區圖的內容,特別是比例尺1∶10000表示圖上1cm相當于實際距離多少米。然后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請同學看圖回答。以提問從陽光小區到郵局怎樣走為例,如果學生回答:出小區穿過馬路向左拐彎,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彎;沿著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都應認可。當說出行進距離時,學生之間有時會出現較大誤差。由此可以讓學生看課本第106頁下面街區圖的局部放大圖,看看該示意圖是怎樣量的,使學生明確通常是量目標位置所在的點到路的中軸線的距離。有了這個統一的約定,一般可要求六年級學生將圖上距離的測量誤差控制在2mm之內。

復習時,也可以先討論課本上兩個少先隊員的對話內容,再請學生提出問題。還可以在學生說出街區圖的內容時,由回答比例尺1∶10000表示圖上1cm相當于實際距離多少米的提問,引出圖上測量的問題。讓學生看課本第106頁下面街區圖的局部放大圖,搞清楚該怎樣量,然后再看著第106頁上面的街區圖,提出問題,或討論課本上兩個少先隊員對話中的問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課件篇16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提問

師:除法、分數和比之間有什么聯系?

2.做復習題,師:第一題你這樣做根據的是什么?(商不變的性質)它的內容是什么?第二題呢?

3.導入課題:

我們以前學過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今天我們就在這些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下面,我們就一起研究研究。(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3比的基本性質。

(1)學生填表(2)提問:聯系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這兩個性質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規律可循?

(3)師生共同總結比的基本性質演示課件“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上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4)師:你覺得哪些詞語比較重要?0除外你怎樣理解得?

2.教學例4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我們以前學過最簡分數,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簡分數?最簡單的整數比就是比的前項、后項是互質數,像9∶8就是最簡單的整數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1)12:18(2)(3)1.8:0.09

(1)讓學生試做第(1)題

師: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著怎樣的關系?

引導學生小結出整數比化簡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項分別除以它們的公約數,使比的前后項是互質數。

(2)化簡(2)

師:這個比的前、后項是什么數?(分數)我們已經會化簡整數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質把分數比先化成整數比呢?

(3)引導學生小結出分數比化簡的方法:(演示課件出示)比的前、后項同時乘以它們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就可以把分數比轉化成整數比,進而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4)化簡(3)1.8:0.09

師:想一想如何化簡小數比呢?

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化簡,指名板演

師:那么應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整數比、小數比、分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填完整

2.做練習十三第5-8題。

3.補充練習

選擇

1.1千米∶20千米=()

(1)1∶20(2)1000∶20(3)5∶1

2.做同一種零件,甲2小時做7個,乙3小時做10個,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1)20∶21(2)21∶20(3)7∶10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習了哪些知識?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質?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如何把整數比、分數比、小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518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创新仪器公司-全自动量热仪,定硫仪,煤炭测硫仪,灰熔点测定仪,快速自动测氢仪,工业分析仪,煤质化验仪器 | 税筹星_灵活用工平台_企业财务顾问_财税法薪综合服务平台 | 大白菜官网,大白菜winpe,大白菜U盘装系统, 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 | 北京百度网站优化|北京网站建设公司-百谷网络科技 | 紫外可见光分光度计-紫外分光度计-分光光度仪-屹谱仪器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口臭的治疗方法,口臭怎么办,怎么除口臭,口臭的原因-口臭治疗网 | b2b网站大全,b2b网站排名,找b2b网站就上地球网 | 偏心半球阀-电动偏心半球阀-调流调压阀-旋球阀-上欧阀门有限公司 | 伺服电机维修、驱动器维修「安川|三菱|松下」伺服维修公司-深圳华创益 | 智慧水务|智慧供排水利信息化|水厂软硬件系统-上海敢创 | 苏州伊诺尔拆除公司_专业酒店厂房拆除_商场学校拆除_办公楼房屋拆除_家工装拆除拆旧 | 杭州中央空调维修_冷却塔/新风机柜/热水器/锅炉除垢清洗_除垢剂_风机盘管_冷凝器清洗-杭州亿诺能源有限公司 | 深圳市超时尚职业培训学校,培训:月嫂,育婴,养老,家政;化妆,美容,美发,美甲. | 广州办公室设计,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设计,办公室装修公司_德科 | 都江堰招聘网-都江堰人才网 都江堰人事人才网 都江堰人才招聘网 邢台人才网_邢台招聘网_邢台123招聘【智达人才网】 |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 杭州可当科技有限公司—流量卡_随身WiFi_AI摄像头一站式解决方案 | 净化板-洁净板-净化板价格-净化板生产厂家-山东鸿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网站建设,重庆网站设计,重庆网站制作,重庆seo,重庆做网站,重庆seo,重庆公众号运营,重庆小程序开发 | 成都治疗尖锐湿疣比较好的医院-成都治疗尖锐湿疣那家医院好-成都西南皮肤病医院 | 兰州牛肉面加盟,兰州牛肉拉面加盟-京穆兰牛肉面 | 不发火防静电金属骨料_无机磨石_水泥自流平_修补砂浆厂家「圣威特」 | 钢结构-钢结构厂房-钢结构工程[江苏海逵钢构厂] | 海峰资讯 - 专注装饰公司营销型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培训 | 磁力加热搅拌器-多工位|大功率|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司乐仪器官网 | 活性炭-果壳木质煤质柱状粉状蜂窝活性炭厂家价格多少钱 | 重庆中专|职高|技校招生-重庆中专招生网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冷却塔改造厂家_不锈钢冷却塔_玻璃钢冷却塔改造维修-广东特菱节能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透平油真空滤油机-变压器油板框滤油机-滤油车-华之源过滤设备 | 贝壳粉涂料-内墙腻子-外墙腻子-山东巨野七彩贝壳漆业中心 | 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环控百科 | 非标压力容器_碳钢储罐_不锈钢_搪玻璃反应釜厂家-山东首丰智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球形钽粉_球形钨粉_纳米粉末_难熔金属粉末-广东银纳官网 | 单柱拉力机-橡胶冲片机-哑铃裁刀-江都轩宇试验机械厂 | 北京银联移动POS机办理_收银POS机_智能pos机_刷卡机_收银系统_个人POS机-谷骐科技【官网】 | 骨密度仪-骨密度测定仪-超声骨密度仪-骨龄测定仪-天津开发区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全自动面膜机_面膜折叠机价格_面膜灌装机定制_高速折棉机厂家-深圳市益豪科技有限公司 | 大米加工设备|大米加工机械|碾米成套设备|大米加工成套设备-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高温链条油|高温润滑脂|轴承润滑脂|机器人保养用油|干膜润滑剂-东莞卓越化学 | 重庆磨床过滤机,重庆纸带过滤机,机床伸缩钣金,重庆机床钣金护罩-重庆达鸿兴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