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寫方案網 > 教學教案 > 小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時間: 新華 小學教案

好的教案應該考慮所需教具的準備,如教學用具、實驗器材、多媒體設備等,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好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

一、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容。

2、多音字組詞

省、落、間、胖、稱、興、行、盛、傳、好、干

二、填上適當的詞語。等第

()的葉子()地登高

()的掌聲()地漂浮

()的湖面()地演唱

三、閱讀分析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等第

走進大豆田,如同走入畫一般的境界。一陣秋風吹過,眼前豆棵上掛滿的豆英就像美人的耳墜似的&39;,微微搖晃,鈴鈴作響。像春風吹過樹林,像春泉淌過小澗,像海浪輕輕拍擊岸壁。俯身收割,眼前的一株株豆棵,瞬間幻化成佩環丁當的姑娘,手攜著割豆人奔過來。此時,割豆人能聽到她們的歡笑聲、喧鬧聲、呼吸聲和她們低低的絮語,聲音在豆棵的枝丫間蕩漾,也在割豆人的心里蕩漾。

1.這篇短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畫出來。

2.讀課文,說說文中把豆棵上掛滿的豆莢比作什么?寫出句子。

3.根據課文填空。

豆棵上掛滿的豆莢,秋風一吹,_______搖晃,________作響。像春風_________,像春泉________,像海浪________。

四、復習作業(見試卷)

復習目標:

1、掌握第七單元的生字詞。

2、學會把句子補充完整。

3、能按課文內容填空

4、進一步練習修改病句。

5、進行閱讀分析,提高閱讀水平。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2

目的要求:

1、讓學生明白學寫鋼筆字的意義。

2、認識鋼筆的結構和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

3、掌握鋼筆的執筆方法。

要點:

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我們要用鋼筆寫作業,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先學寫鋼筆寫字。但是,鋼筆和我們用的鉛筆一樣,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執筆方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使用鋼筆和正確地握筆。

二、認識鋼筆的結構和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

1、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鋼筆,觀察一下鋼筆由哪些部件組成。

2、學生發言,教師補充說明。

3、教師總結:鋼筆主要分為三個部位,即筆殼、筆膽和筆尖。筆殼是用來保護筆膽和筆尖的(教師作演示)筆膽是用來吸收和裝墨水的(教師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筆膽清洗干凈,換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凈。筆尖用來寫字,使用時要保護好,盡量不要讓筆尖撞上硬的東西。

三、學習執筆方法

1、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握鉛筆的。

2、教師邊作示范邊歸納。

手握在離筆尖三厘米左右的筆桿上,拇指按在筆桿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筆桿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內側,即食指的一側,抵在筆桿的右后方;無名指貼在中指旁,起墊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無名指旁,起墊起無名指的作用;無名指和小指不接觸筆桿。筆桿向里靠在拇指的虎處,自然傾斜,筆尖向左前伸出。

四、學生練習握筆

教師巡視指導,糾正錯誤的握筆方法。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3

復習目標:

1、掌握閱讀短文中體現的知識點,并能按題目要求正確答題。

2、能掌握讀懂句子的基本方法,利用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以及想象畫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

3、通過學生自主復習,歸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積累閱讀方法。

復習重點:

利用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以及想象畫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

復習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復習準備

課件

復習流程

一、激趣導入

1、復習引入:同學們,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想必大家掌握了不少閱讀文章的好方法,老師現在要考考大家,讀懂一篇文章要具備哪些要素呢?(出示:掌握詞句意思、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情感、把握文章結構。)

這幾部分都很重要;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突破其中的一項——句子的理解。(出示題目)

2、創設情境:今天老師收到了一封來自森林的求救信,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出示課件:創設闖關救小老虎的情境。)大家愿意幫幫虎媽媽嗎?

二、第一關:溫故知新說方法(10分)

1.現在就來秀一秀我們的本領吧。請說說自己掌握了哪些理解句子的方法。

2.小組討論,匯報(師相機出示方法)

3.小結。

三、第二關:精彩句子大回放(20分)

1、出示課文句子,請分小組讀。

2、請說說這些句子的&39;意思和理解的方法。

3、同位互說,選題搶答,其他補充。

4、小結

四、第三關:實戰訓練大比拼(20、30、50)

1.出示閱讀短文,讓學生練習,小組討論

2.選題回答,請說出你是用什么方法讀懂的?

3、過渡:看來,前面幾關都難不到同學們,現在要提高難度,有信心嗎?4、請大家從短文里找出一句你認為是最重要或最難懂的話并說出選句的理由?

4、討論: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

五、第五關:七嘴八舌談收獲

這場比賽真是既緊張,又激烈,不知不覺就要接近尾聲了。大家在這節課中有什么收獲呢?

六、宣布結果、總結

同學們這次表現都很棒,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孔子說得好: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希望我們日后能把學到的閱讀方法多加以練習,達到靈活運用,這樣,我們的閱讀能力才能提高得更快,在下次的挑戰中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板書:

抓關鍵詞

讀懂句子的方法聯系上下文

聯系生活實際

發揮想象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4

《和時間賽跑》教案

教材分析:

《和時間賽跑》一課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樸實中有著感人的力量。文中“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爸爸媽媽為早日結束“我”的哀痛,告訴“我”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后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并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課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本文采用的是敘議結合的方法,觀點鮮明,故事具體,值得我們學習、深思。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時間的意義,激發珍惜時間的意識,立志養成和時間賽跑、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驗,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教具準備:自制的關于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的小書簽;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名言嗎?誰給大家說一句有關時間的名言?程老師也喜歡收集名言,課下要送給大家每人一個小書簽。(出示課件:)

1、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宋)朱熹

2、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英國)培根

3、失去眼前的時間,就等于失去所有時間。——(德國)貝納姆

誰能大聲地給大家讀一讀?你能把自己的理解給大家說說嗎?老師相信你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今天的學習對“珍惜時間”會有更深入的感觸。

二、情境導入

(配樂出示古詩:)《長歌行》

師:這一老一少立于江邊,昭示著人生短暫,轉眼百年,時間就如同滔滔江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是呀!太陽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時候;小鳥飛走了,有再來的時候;小樹枯萎了,有再綠的時候;花兒凋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然而時間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有人面對時間一片茫然,而有人卻要和時間賽跑!兩種態度,結果會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時間賽跑》。

三、領悟文章

1、帶著問題,快速的讀一遍課文,之后思考填空:出示思考題:

(1)通過外祖母去世這件事,“我”懂得了_________,長大后要告訴自己的孩子_________。

(2)文中的“我”是一個_________的孩子。

(3)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

2、小組討論之后匯報。

3、結合著學生的匯報問:爸爸看到“我”為失去外祖母哀痛的樣子,對“我”說了什么話?邊讀邊畫在書上。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

4、指名讀爸爸的話。爸爸想讓孩子明白什么?

爸爸的話樸實,深奧。“我”有什么反應呢?指名讀。

5、理解兩句關于時間的諺語。(體會時間的寶貴)

6、爸爸的話比這些諺語還讓人震動,還讓人心里不是滋味,爸爸的話是什么呢?再讀。

7、爸爸的話始終圍繞在耳際,爸爸的心愿從此埋在了“我”的心底。“我”發現時間果真過的是那么飛快,“我”是怎么明白爸爸的話的?

“我”不僅明白了,還非常著急、非常悲傷。想一想:“我急的是什么?”“悲傷的是什么?”“決定的是什么?”

8、文中從哪幾個方面寫“我”和時間賽跑的?他認為和時間賽跑就像在做游戲,多么緊張、多么快樂,贏過時間又是多么自豪。能體會著讀出你的感受嗎?指導讀。

9、因為他時常能夠賽過時間。這種游戲可能就是的珍惜時間的方法了。聽了爸爸的話,不僅不為外祖母的去世而傷心了,反而更加懂得了珍惜時間,與時間賽跑。他最想告訴我們的是什么呢?指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受益不淺”你是怎樣理解的?是什么使“我”懂得珍惜時間,與時間賽跑的?再讀爸爸的話。

“我”理解了爸爸的話,爸爸的話已不是一個謎語。而且還找到了謎底:假如你一直和時間比賽,你就可以成功!“我”要把這句話告訴自己的孩子,告訴所有的人。讓我們也牢牢地記住這句話吧:(出示課件)齊讀最后一句:假如你一直和時間比賽,你就可以成功!

10、你能用具體事例來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嗎?可以說自己,也可以說別人。

11、這么多人都懂得珍惜時間,那我們做得如何呢?我們算一算:每天有24小時,睡覺大概用去9小時,吃飯要用2小時,上學時間用6小時。那大概還剩7個小時,哪里去了?我們來做個實驗:我計時間,你們輪流來讀這篇課文,看一分鐘能讀多少個字。(結果出來了,同學們大都能讀三百字以上)我們算一算:一小時我們可以讀一萬八千字,7小時呢?(十多萬字!)帶著你們新的感受再來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課文拓展

像作者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就像我們課前說的那些名人名言一樣,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你們看:(出示圖片)

1、礦難救援與時間賽跑,一次次救援工作與時間爭分奪秒。

2、中國的宇宙飛船與時間賽跑,三峽工程和時間賽跑,中國的發展和時間賽跑。

未來的科學家、作家、藝術家、設計師們……你們一定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新的啟發。請拿起你們的筆,盡情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吧。

(學生動筆寫后進行交流。)

五、總結

孩子們,時間無處不在,它正悄悄地從你身邊流逝,如果你聽到了時光奔走的聲音,請調整自己的心態,與時間賽跑吧!

六、布置作業

1、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好后貼在寫字臺前,時時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

2、發給每人一個小書簽,繼續收集關于時間的名言。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創、攜、蔡、倫”等10個生字,重點認識“攜、蔡、”。會寫“錄、冊、歐、社”等13個字,注意指導“錄、存、阿、歐”的筆順,尤其是“社”字左邊是“礻”不是“衤”。能正確讀寫“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結合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4.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結合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教學難點:

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搜集造紙術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知道你們現在用的紙是誰發明創造的嗎?(孩子們表達)

2.板書課題。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紙的發明》。對于紙,你知道些什么嗎?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4.在課件上出示蔡倫和造紙術等資料,師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初讀,處理生字。

對于紙的了解,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么樣呢?

2.檢查生字和詞語

術、創、錄、冊、保、存、約、驗、阿、伯、歐、洲、社。(字)

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詞語)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等。

三、書寫漢字相機指導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體上同現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現在我們自己稱中國還有“神州”“九州”說法。

2.筆順講解

“錄”的第七筆是撇;“歐”的第二筆是撇。

3.學生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老師相機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電腦屏幕出示術、創、錄、冊、保、存、約、驗、阿、伯、歐、洲、社。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二、瀏覽課文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思考:

1.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設計意圖: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養學生概括的表達能力。】

2.蔡倫為什么要改進這個造紙的方法呢?

3.蔡倫用什么方法改進造紙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重點詞語感悟文本是三年級閱讀訓練的重點,但也常常是三年級孩子的一個難點。在歸納時老師引導孩子用畫重點詞語的方法歸納。】

三、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默讀課文,抓住重點詞語,小組討論,請將課后題補充完整。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而在默讀中邊讀邊畫,可以促進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2.小組討論后,選出本組發言人匯報。

【設計意圖:小組討論,研究重點知識,突破重點,這樣可以兼顧所有學生,也可以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思考和樂于表達的熱情。】

3.再次默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把描寫蔡倫改進造紙方法的動詞畫出來

剪碎、切斷、浸在、搗爛、鋪在、揭下等動詞

(2)從這些動詞中你可以體會出蔡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4.結合課文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設計意圖:一是贊揚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對中國的巨大影響。二是學會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四、總結全文: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造紙術的發明,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五、作業布置:

課下在搜集一下中國古代另外三大發明。

板書設計:

10、紙的發明

蔡倫→總結前人經驗→自己專研→造紙術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6

《恐龍》

課時目標:

1、初步讀課文,激發學生對恐龍的興趣。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理清文章層次,學習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學會在網絡上查找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是一種曾經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復存在的爬行動物。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3、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質疑,交流。

學生可能會提出這些問題:

(1)恐龍有哪些種類?它的外形是什么樣子的?

(2)恐龍以吃什么為生?

(3)恐龍是怎樣生育后代的?

(4)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

二、初讀指導

1、檢查預習。

2、出示生字詞:漫游輕型神秘鋒利消失龐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飛

3、指名讀,競賽讀,學生教讀。

4、聯系上下文、觀察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些詞語。

5、自由交流,師相機點撥。

6、出示生字,指名讀,說說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寫錯。

7、師標示出易錯處,重點指導"恐、漫、梁、戚"等字。

8、用鋼筆描紅。

9、齊讀生字詞。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

三、理清層次

1、快速瀏覽,說說自然段主要介紹了什么?

2、交流,師總結:

(1)恐龍生活的年代及數量。

(2)介紹恐龍的種類及形態。

(3)介紹恐龍的`親戚。

(4)介紹恐龍吃什么。

(5)介紹恐龍如何生育后代。

(6)講恐龍神秘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

3、試著分段。

4、交流:(1)、(2-5)、(6)

四、上網查找資料。

1、在標題欄里輸入“恐龍”,再敲“回車”。

2、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瀏覽內容。

3、查找“恐龍生存的環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為我們介紹的。

五、教學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說一說,你從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引導學生抓住“兩億年”、“大片大片”、“密密”、“到處漫游”、“遍及整個世界”等詞語來感悟恐龍生活年代之久遠,生活條件之優越,活動范圍之廣及數量之多。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齊讀。

六、作業鞏固

1、抄寫生字詞。

2、進一步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憐、雛、禁、耀、瘙、癢、頰、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熱愛春天,愿意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

1、會認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1、出示課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當我們發現春天的時候,心里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現的快樂。讓我們先讀讀課文,看看誰給我們帶來了春天的消息。

3、出示課題:春的消息。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想辦法記住生字。

2、同桌互相認讀生字,并交流記字的方法。

3、讀詞語

牽引、愛憐、雛菊、禁不住、欣喜、雀躍、照耀

綠苞、喚醒、沉睡、溪流、瘙癢、面頰、嫩綠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三、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讀后說說你體會到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的心情?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說說你體會到課文的小朋友是怎樣的心情?(歡快高興)

4、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找出有關的詞句。

5、反饋

隨機理解:

禁不住:禁不住就是忍不住。

欣喜:欣喜的近義詞是什么。(開心喜悅)

雀躍:誰來表演一下小朋友雀躍時的樣子。

6、春天已經來到,是誰告訴了我們這個好消息呢?

7、出示句子:

看到第一只蝴蝶飛,

它牽引著我的雙腳;

小花朵,你還認得我嗎?

你看我又長高了多少!

來到去年葉落的枝頭,

等待它吐出新的綠苞;

再去喚醒沉睡的溪流,

聽它歌唱,和它一起奔跑。

是誰瘙癢了我的面頰?

啊,身邊又鉆出嫩綠的小草……

讀讀這些句子,說說又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小朋友與大自然之間和諧的關系,以及投身大自然中的情趣。

8、配樂朗讀課文

四、選讀課文,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1、展示讀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自己讀后的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可以讀讀背背,可以讀讀抄抄,也可以試著默寫。然后讓部分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積累的詞句或段落。

3、練習背誦課文。

五、拓展想象,發現春天。

1、課件出示春天美景圖:桃花盛開柳樹發芽小溪解凍等

2、用比喻或擬人的方式說說這些事物又是怎樣告訴我們春天到來的消息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簡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了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三只灰雀當中的一只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深受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的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城實和天真。

通過言語和行動的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發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選編這篇課文,主要是要學生認識到列寧對兒童的愛護;通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生還可以受到愛護鳥類動物的教育。

二、學情分析

本文篇幅較長,難度的句子和詞語較多,文章中有幾個生字是平常不常見的,很容易讀錯,部分詞語的意思比較抽象,給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加了難度;列寧的循循善誘學生也不易領會。《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結合我們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此本課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生的朗讀,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面包渣、

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肯定、果然、歡蹦亂跳、誠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四、教學重難點

1.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難心,得體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2.通過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五、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題,激發興趣。

1.出示列寧的照片,指名學生談談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簡介列寧。

3..出示灰雀圖,板書:灰雀。師:我們來和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齊讀課題三遍。

指導書空“雀”

師:灰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列寧的故事,為了這只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趕快走進課文,美美的去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初讀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學習生字,新詞。重點指導讀準“胸脯、白樺樹、散步、婉轉、面包渣、誠實”,。

3.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師適時指導。

4.生自由讀,以小組為單位賽讀課文,互相評價,幫助。

5.分角色朗讀課文。

6.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那幾個自讓段是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設計意圖:養成讀書自學的好習慣。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讓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讓段。說說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課文是怎樣描寫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教師指導朗讀,體會灰雀的可愛。

借助多媒體,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列寧喜歡灰雀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出示列寧喜歡灰雀的句子。指導朗讀,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

4.齊讀課文第一自讓段。

5.就是這樣惹人喜愛的灰雀,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竟然不見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并積累文中的詞語。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分組出示“渣、胸、脯、惜、低、誠”“郊,步,或,散,敢,者”

2.說說這些字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記住這字的。

3.指導書寫。第一組強調左窄右寬,第二組強調“或、步、者”。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作業講評。

設計意圖:養成正確,規范的寫字習慣。

五、課堂作業

1.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1)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預料的相符。()

2)令人惋惜。()

3)抬著頭向上看。()

2書寫生字并組詞。

設計意圖:鞏固字詞的學習。

板書:

兩只粉紅一只深紅

三只灰雀惹人喜愛

來回跳動婉轉歌唱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2.聯系上下文,讀懂課文中的語句。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三只灰雀在枝頭唱歌,跳躍的畫面。

2.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都來這兒散步,和他們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寧發現風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去哪兒了呢?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讀課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幾段話是列寧講的,那幾段話是小男孩說的?找出來。

2.灰雀不見了,列寧的心情是怎樣的?(急)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出示“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指導朗讀。

3列寧看見了一個小男孩,他對小男孩說了什么呢?

出示:1).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2)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4)會飛回來?

細細讀這些話,,你對那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用朗讀的形式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指導朗讀。列寧的關心,惋惜,焦急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字來概括,是什么呢?(板書:愛)

4.聰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兒了呢?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呢?說一說。

出示:1)沒……我沒看見

2)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3)一定會飛回來。

細讀這幾句話,你對那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用朗讀的形式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嗎?指導朗讀。

5.小男孩為什么要捉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列寧的愛是給小鳥自由,小男孩的愛卻奪去了小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6分角色朗讀課文的3---10自讓段。

設計意圖: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出示灰雀在枝頭歌唱的畫面。在列寧真該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有在枝頭歌唱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11---13自然段。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質疑,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3.朗讀課文最后三個自讓段。

設計意圖:感受孩子的誠實,列寧對孩子的愛。

4課堂練筆: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頭歌唱的灰雀,你想對小男孩和列寧說些什么呢?請在課本的空白處寫下你的“三言兩語”。

2)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拓展延伸

1.這個故事寫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感動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及時改正了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個別交流。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拓展知識。

五、課堂作業

1.讀一讀,寫一寫。

1)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我從“……”體會到

2)“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我從“一定”和“!”里推測出男孩當想什么?

2.摘抄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

1、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跡、其它詩作等。

教學過程:

一、觀圖導入。

說說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

五、認記生字。

1、說說你認記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游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說出來。

六、練習寫字。

七、課外作業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說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收集和閱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里,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閱。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體會小作者對良好學習環境的喜愛,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理解“寬敞、嶄新、優秀、苗圃”等詞語的意思。

3、能從課文中找出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它們的意思。能用“又……又……”造句。

4、初步知道按方位順序寫的段的特征,認識方位詞,了解讀懂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的方法。

5、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能按方位順序介紹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學重點:

學會按方位順序介紹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師帶我們在這里播撒著希望的種子。”

教學準備:配套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二、反饋課前預習情況

1、用自己的話說說初讀課文后對“我們的教室”的了解。

2、交流字詞自學情況。

(1)說說自己學會了哪些生字?讀、記這些字要注意什么?

●著重正音:敞嶄

●重點分析:敞、嶄、喇、圃

(2)你是怎么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的?

寬敞、優秀、苗圃、欄目

(3)當堂聽寫生字,校正后請學生將寫錯的字上黑板訂正,再強調。

3、通讀課文

●給盡量多的學生讀的機會。

●及時糾錯。

●難讀的幾個長句重點跟讀。

三、學習第1自然段。

1、讀“我們的教室又寬敞又明亮”,理解“寬敞”,找找近義詞。

2、這句話總的寫出了教室的什么?

3、帶著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再讀讀這句話。

四、學習第2自然段。

1、自讀這一段,說說你了解了什么?

2、交流。

●這一段寫了教室中間(方位詞,明白是什么方位)的課桌椅。(板書:教室中間,課桌椅)

●“教室里最多的要數課桌椅啦!”這一句把第一段和第二段很自然地連起來了。這樣的句子叫過渡句。

●積累好詞:嶄新(反義詞:陳舊)

整整齊齊、閃閃發亮(寫出了教室的“明亮”)

4、用自己喜歡的語調讀讀這段話。

五、鞏固練習

1、抄寫生字。

2、完成課堂作業本(1)中的第1、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方位順序寫的段的特征,了解讀懂這樣的段的方法。

2、能自己找出文中的兩句比喻句,并明白句意。

3、能按方位順序說說自己教室某一處的陳設。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到作者對良好學習環境的喜愛、珍惜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我們已經學過了兩種按什么順序寫的段落?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

(1)這一段話也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和時間順序寫的嗎?

(2)想想每句話在寫什么?哪幾句是寫同一方面的?用“∣”分開。

2、怎樣讀懂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

(1)先看看寫了哪幾個方位?用“”劃出方位詞。(板書:課桌前面的墻上、黑板的左上方、黑板右上方)

(2)再看看每個方位寫了些什么?用“△”標出。

(3)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說說這段話寫的內容。

(4)讀懂寫出來的幾句話,重點讀懂比喻句。

A、讓學生自己找出比喻句,讀一讀。

B、引導學生質疑:“一方土地”、“播撒希望的種子”各指什么?

在學生了解了把“大黑板”比作農民耕種的“一方土地”后,啟發學生聯系本段第2句,理解“播撒希望的種子”,播撒下去知識的種子通過耕耘者的辛勤勞動,將會發芽、開花、結果。學生們通過黑板,接受老師的教育,學好知識和本領,長大了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為祖國作貢獻,感受到學習的幸福。

(5)帶著這種情緒讀整段話。

(6)結合“單元學習提示”小結學法: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

①注意寫了哪幾個方位?②每個方位寫了些什么?

(7)把表示方位的幾個詞寫到插圖的相應位置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段內容。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用學到的方法自學第4自然段,分別用“——”和“△”標出方位詞和寫的內容,交流。(板書:課桌后面的墻上學習園地)

2、找出比喻句,說說意思。

把什么比作“美麗的花”?“優秀作業”與“一朵朵美麗的花”有什么相象之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同學們喜歡這些欄目嗎?從哪里看出來?為什么喜歡?朗讀。

4、提供“左邊、中間、右邊”三個方位詞,把這一段按方位順序寫的段。

(1)自由說(2)指名說(3)同桌說

四、學習第5自然段

讀這一段,再一次感受在這樣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的幸福。結合說說自己的學習環境,懂得珍惜這樣幸福的學習生活。

五、小結

小作者介紹自己教室時,介紹得很清楚。先寫教室中間,再寫到前面的墻上,最后寫后面的墻上,全文也是按方位順序寫的。

六、練習

完成課堂作業本(1)中的第3—7題。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1

《春的消息》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詩歌特點和兒童情感的特點,采用“尋找春天——欣賞春天——感受春天——贊美春天”的教學思路。首先以“尋春啟示”為導入,激起尋找春天的興趣;接著引導學生初步讀文,從整體欣賞春天的美;然后在不斷的品讀中引導孩子們品味語言,體會字里行間流淌著的喜悅之情,感悟春天的美麗,讓課堂成為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在拓展中,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春天,讓課堂無限延伸,讓孩子們在課后還能去尋找春的消息。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牽引、愛憐、雛菊、禁不住”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拼讀“漂、禁”兩個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3、合理展開想像,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理解搖綠、漂白等重點詞語,感受春的美好及孩子們的喜悅之情。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與態度

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體會孩子們看到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春的氣息。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尋找春天—尋春啟示

我們聽說過尋人啟示,尋物啟示,你聽說過尋春啟示嗎?(出示尋春啟示)

尋春啟示

春姑娘,在冬爺爺走后悄悄來到人間,身穿花衣服,走到哪,哪就充滿生機和活力。你看見春姑娘了嗎?如果有她的消息,馬上與我聯系。謝謝。

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幫上我的忙,你有春的消息嗎?(學生試說自己看到的春天)

感謝同學們給我帶來這么多春的消息,今天,老師就帶著你們到詩中繼續尋找《春的消息》。(齊讀課題)

二、欣賞春天—初步感知

1、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從哪小節收到了春的消息,用筆勾出有關的詞語或句子。

3、交流:(學生邊匯報教師邊畫)同學們找到這么多春的消息,嫩綠的枝條、青青的小草、鮮艷的花朵、美麗的蝴蝶、清澈的溪水、雪白的鴨子,看來,春天真的已經來到,風,搖綠了樹的枝條……(出示第一小節,學生跟隨教師讀)

三、感受春天—品讀課文

引導學生自由讀第一小節:你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匯報交流:

在匯報交流中理解“搖綠”、“漂白”用詞的精妙,感受春天的美。

指導朗讀:春風春水,綠樹白鴨,多么美麗的春景啊!這是我們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啊!

第二小節:

這么美的春天,想不想出去玩?那就讓我們換上春裝,出發吧!(投影出示第二小節,學生邊讀邊悟。)

飛過樹林,飛上山岡,到處有春天的歡笑,孩子們在樹林里、山岡上跑得多歡哪,帶著這種快樂的心情讀一讀吧!

第三、四、五小節:

到處有春天的歡笑,孩子們到底看到了什么,自由讀三、四、五小節。

第六小節:

在學生談體會時,引導學生抓住“牽引”“愛憐”體會對蝴蝶的喜愛之情。

指導朗讀:帶著對蝴蝶的愛讀一讀這一小節。

第七小節:

指導學生談體會,在交流的過程中抓住“禁不住”、“雀躍”體會孩子的快樂心情。

指導朗讀:那你帶著這種感情讀一讀。

第八小節:

春天的田野,到處充滿春的氣息,一切都那么新鮮、有趣,看,孩子們又在干什么?(讀第五小節)

在春天的田野上玩,多有趣啊!誰能將這三小節美美地讀一遍,讓我們也來分享孩子的快樂!

第九小節:

同學們體會得多好啊!看來,你們都是用心在讀書,用心去感受,才會有這么深刻的體驗!是啊!暢游在春的原野,看蝴蝶飛舞、雛菊綻放、枝頭吐綠,聽溪流歌唱,和它奔跑,多愜意啊!就連走累了,也是一種享受,(投影出示,學生讀)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頭頂有明麗的太陽照耀。是誰瘙癢了我的面頰?啊!身邊又鉆出嫩綠的小草……

從這個省略號你體會到了什么?(還有許多春天的消息)

四、贊美春天—拓展延伸

我知道同學們課下收到了很多春的消息,那么,拿出筆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吧,可以寫一段話,也可以寫一首小詩。(學生書寫)

交流:教師適時評價

總:是啊!走進春天,就像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春天就是如此美麗。

五、作業

1、繼續尋找春的消息,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2、找一找相關描寫春天的兒歌、古詩、歌曲讀一讀,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美麗的春天。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讀課文,了解灰雀失而復回的故事,學習小男孩用送回灰雀的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的誠實品質,感受列寧對孩子、對鳥類的愛。

2、能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

【教學重點】

理解“列寧為什么認為那個男孩是誠實的?”

【教學難點】

小男孩第一天離開列寧后是怎樣想的?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一邊演示課件一邊講:同學們,你們看正向我們走來的這位老人就是列寧,他不但善良,和藹可親,而且他還非常喜愛小動物,今天我們就學習《灰雀》(板書課題)。

2、開門見山:

今天我們學《灰雀》,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教學意圖:導入激趣。老師們可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看看用哪種方法更好。

二、預習課文

1、出示學習方法:

⑴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邊讀邊看哪些詞不會。

⑵帶著問題讀,想一想公園里丟失的一只灰雀又回來了,這是怎么回事?

教學意圖: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2、學生按照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⑴自己學。

⑵分小組學。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檢查學習情況:

⑴同學們,你想找幾個人來讀這篇課文呀?為什么?

學生如果答出三個人分角色朗讀就達到學生明白這篇課文的人物是列寧和小男孩。

教學意圖:通過自主學習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

⑵通過讀課文,你有那些詞不會可以提出來,同學之間相互解答。

自言自語

可惜

堅定

果然

誠實

歡蹦亂跳

仰望

微笑

如果有一些詞答不出來,教師可結合課文中的句子或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

⑶公園里丟失的一只灰雀又飛回來了,這是怎么回事?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學生可能回答:

①小男孩特別喜歡這只灰雀,所以把它抓走了,想自己養著。當他看到列寧是那么喜愛關心這只灰雀,為再也看不到它傷感時,小男孩被感動了,所以又悄悄地把灰雀拿回來了。

②小男孩被列寧說的話深深打動了,他為自己想獨自養灰雀的事感到不安,于是沒跟列寧說出事情真相,但他已經覺得自己這樣做太自私了,于是第二天他又把灰雀放回來了。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播放電腦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10自然段,把列寧和小男孩對話的句子畫下來,想一想你應該怎樣讀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

2、要求:

兩人為一組,讀一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出示表格)

⑴你是怎樣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的?給大家讀一讀,為什么要這樣讀?

⑵找2個同學用不同語氣來讀,通過對比讀、抓重點詞,體會出列寧和小男孩此時此刻的心情。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3、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課文3~10自然段。大家邊聽邊體會此時此刻列寧和小男孩是什么心情。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同時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

4、那么,第一天小男孩離開列寧后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

學生可能回答:

①都怪我一時糊涂,把小灰雀抓回家來。

②由于我的過錯,讓時刻惦記灰雀的人們擔憂。

③我太喜歡灰雀了,真不想把它送回去,可是我已經答應人家了,男子漢說到做到。

學生可能說出很多種情況,至于小男孩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同樣也不限定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教學意圖: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感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5、那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11~13自然段。

提問:

⑴想一想列寧為什么認為那個小男孩是誠實的?

⑵同學們學完課文,你認為那個小男孩是誠實的孩子嗎?為什么?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學生可能回答:

①小男孩把灰雀送回來了,所以列寧認為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②小男孩一開始沒說真話不誠實,可是后來他被列寧說的話感動了,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所以列寧仍然認為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③小男孩一開始不誠實,后來他又把灰雀送回來了,我認為他還是個誠實的孩子。

④那個男孩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因為他最終把灰雀送回來了。

教學意圖: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問題,解答問題。

6、回讀課文:

方法:

⑴小組同學用你們小組喜歡的方式有語氣朗讀課文。

⑵把課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對話;第三部分:結果。你喜歡那部分,起立讀。

教學意圖:給學生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回讀全文,整合內容。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四、說話、寫話訓練

方法:

1、用上“列寧”“灰雀”“小男孩”這三個詞說一句話。

學生可能會說出:

①列寧愛灰雀。

②列寧和小男孩都愛灰雀。

③列寧愛小男孩。

2、你想對列寧、灰雀、小男孩說出什么?寫下來。

學生可能寫出:

①列寧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善良老人。

②多可愛的灰雀呀!我喜歡你。

③我希望小男孩也像列寧那樣做一個愛護鳥類,愛護小動物的人。

教學意圖:發散思維,訓練學生口頭表達和寫話能力。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五、布置作業

1、自己給自己留作業。

2、回家后有語氣的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

老師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六、教師小結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3

學習目標:

1.認識“全部,正確”等五個新單詞。能寫“都、都”等14個新單詞。

2.能夠正確讀寫“點評、評論”等21個單詞。(重點)

3.理解課文內容,帶著感情大聲朗讀。(困難)

法律指導:

利用參考書和上下文來理解新單詞。

知識鏈接:

在波蘭,有兩個特別隆重的國慶節。一個是5月3日,1791年5月3日波蘭憲法通過的紀念日(是歐洲第一部憲法,世界第二部憲法)。另一個是11月11日,是波蘭的獨立日。

第一節課

第一、自主學習:

1.通過自學,我已經掌握了這節課的詞匯。我可以寫:

聚樂杰布之隊陳武饃焗面

()()()()()

雅雀無聲黥布紫金仙木酒蒸

()()()()

2.通過聯系上下文和參考書的幫助,我理解了課文中的生詞。它們是:

3.我要把課文讀幾遍,才能讀得通順流暢。

第二,合作探究

1.獨立識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詞。

(2)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鼓勵創造性的識字方法。

2.仔細觀察今天要寫的.新單詞,告訴我們寫這些單詞要注意什么。

3.討論交流。課文里寫了什么?

4.思考:這篇課文說了關于球員的什么?觀眾是怎么稱贊他們的?用筆畫出最感動的地方。

第三,課堂小結

朗讀課文中最感人的句子。

第四,課堂測試

填空,明確課文的思路。

文中有()自然段。()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和背景,()寫了隊員們討論了一件“棘手”的事情,()自然段寫了兒童隊員參加國慶游行的情況。

第五,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帶著感情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感受大家對殘疾人的尊重和關愛,學習兒童團隊成員的團隊精神和博樂士的勇敢參與精神。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

一、自主學習:

1.聽寫單詞。

2.請選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帶著感情讀課文。

二、合作探究:

學習3-9自然段。

1.有些事情已經達成一致,但是從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還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討論。這是什么?為什么沒有人愿意第一個發言?

2.那后來是怎么解決的?玩家怎么看?大家滿意嗎?你經歷了什么?

學習第十——十六自然段。

1.我們小組一起讀課文。

2.你知道哪些關于伯樂當時心情的句子?用筆畫。

3.討論:為什么觀眾說“這個小伙子真棒!”

閱讀第12段,理解伯樂希的心情。

為什么你又說“這些家伙很棒”?

三,課堂小結

學完課文,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深受感動。這次國慶檢閱不僅檢閱了孩子們整齊的隊伍,也檢閱了他們美麗的心靈!

四,課堂測試

1.指導寫作。

(1)看著團隊中的伯樂,我想對你說:

(2)檢查結束后,伯樂對母親說。

2.抄寫課文中的好詞。

五,課后反思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2、通過句子比較,體會到同樣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3、朗讀課文。從第3、5自然段中任選一段背誦。

4、自選句子讀一讀或寫一寫。

5、了解小喜鵲有兩個家的原因,體會到人類對小鳥的關愛及小鳥對人的友好。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類對小鳥的關愛及小鳥對人的友好。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類對小鳥的關愛及小鳥對人的友好。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2、朗讀課文,從第3、5自然段中選擇一個背誦。

3、自選句子讀一讀,寫一寫。

4、激發寫字興趣,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寫字。

教學難點:把字寫得正確、規范、整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學習第11課。齊讀課題。

二、復習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2、檢查背誦課文3或5自然段。

引導:一只小喜鵲掉到了地上,被好心的郭奶奶帶回了家,郭家母女對小喜鵲關懷備至請你背一背描寫郭家母女關心、愛護小喜鵲的自然段。

從此,小喜鵲就離不開郭家母女了,小喜鵲都是怎樣做的,你再背一背。

三、學習生字:

1、指名讀生字。

狂刮弱存至展躍止撒跳蛋

2、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生字。(困)

學生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合體字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存至止可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記。也可以按筆畫或筆畫加部件的方法記。

注意:撒、墜、巢的讀音

3、指導書寫。

展:被包圍部分是7畫,不要在豎提旁邊加一撇。最后兩筆是撇、捺。

存:書寫時注意“丨”、“子”的位置。

躍:右邊是“夭”不是“天”

4、寫生字。

要求:

a、從整體上去觀察一個字,觀察時,要用心地把字形記在心里,然后一氣呵成,不要看一筆寫一筆。

b、寫好后,要對照范字進行自我反饋,要爭取每寫一個字都有所進步。

四、完成課后習題:

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抄一抄。

五、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3個生字,希望大家記住所學生字,并能運用。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小鳥是人類的朋友”或“我知道的益鳥”為題寫稿,向板報組投稿。

六、作業:抄寫生字,讀或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板書:11、小喜鵲的兩個家

展撒

課后反思:生字掌握的較好。

第二課時(重點課時)

體現新課程理念:課文學起來沒有什么難度,在學習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完成自學,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掌握學期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了解小喜鵲有兩個家的真正原因。

3、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寫話能力。

4、體會到人類對小鳥的關愛以及小鳥對人的友好。

教學重點:體會到人類對小鳥的關愛以及小鳥對人的友好。

教學難點:了解小喜鵲有兩個家的真正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小喜鵲的兩個家》,請同學齊讀課題。誰能告訴我通過讀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喜鵲有兩個家

師:同學們你們有幾個家呀?

生:一個

二、整體感知

師:奇怪了,小喜鵲怎么會有兩個家呀?它到底有哪兩個家呀?請同學快速讀課文后告訴我答案。

生:一個是大喜鵲建的鳥巢,也就是它自己的家;一個是郭奶奶的家。(師板書:郭奶奶的家、小喜鵲自己的家)

師:老師發現你們讀書讀得真仔佃!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下面誰再來說說究竟發生了一件什么事,使小喜鵲本來有自己的家――鳥巢了,怎么還會把郭奶奶的家也當成自己的家?

(一天,狂風刮斷了樹枝,鳥巢從樹上掉下來,三只柔弱的小喜鵲墜落到地上,其中兩只當場就死了,只有一只幸存。被郭奶奶發現后,救回了家并對它關懷備至,使小喜鵲把郭奶奶的家也當成了自己的家。)

三、細讀課文,體會郭奶奶對小喜鵲的關懷備至

師:同學們你們能想象一下狂風過后小喜鵲的家被破壞成什么樣了嗎?(指名說)

生:散了、爛了。

師:假如你在現場看到這種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特別傷心、特別難過

師:那接下來你會怎么做呢?

生:立刻把小喜鵲救回家。

師:你真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同學們如果你們看到這種現象是不是也會這樣做呀?

生:是

師:那好,帶著你的感情出聲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是怎么做的?

師:誰來給我們讀讀(指名讀)

師:郭奶奶也跟你們的做法一樣,把小喜鵲帶回了家。下面同學們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把小喜鵲帶回家后是怎樣照顧它的?請你在書上畫下相關的句子(生自讀)誰來說說。

生:①買漂亮的鳥籠;②每天用小米、雞蛋喂它;③把長大的小喜鵲放飛。

師:你們能想象一下,郭奶奶給小喜鵲買了一個什么樣的鳥籠呀?

生:特別大、特別好、特別漂亮。

師:它怎么個漂亮?

師:你們再想象一下郭奶奶平時是怎樣照顧小喜鵲的?(提示:那么柔弱的一只小喜鵲在籠子里呆著多孤單呀,郭奶奶會跟它說什么呢?在喂小喜鵲吃食時又會對它說些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生:郭奶奶一家對小喜鵲的照顧非常好、非常周到。

師:同學們你們感受到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那好,帶著你們的感受讀讀第三自然段(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師:誰愿意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師:誰能用書上的一個詞,形容一下郭奶奶一家對小喜鵲的好到什么程度?

生:關懷備至。

師:你能給我們讀一讀讓我們感受到郭奶奶一家對小喜鵲的“關懷備至”嗎?(指名讀)

師:誰來說說你怎么理解“關懷備至”這個詞,郭奶奶對小喜鵲怎么“關懷備至”了。

生:對小喜鵲特別的關心,特別的好,什么都為它想到了(吃的,喝的,住的,還陪它聊天)。

師:你覺得誰對你關懷備至呀?(困)

師:帶著你的感情再給我們讀讀這一段。(指名讀)

師:咱們同學也來感受一下。讀讀這一段(學生有感情地自由讀)

過渡:

師:小喜鵲在郭奶奶的精心照顧下一天天地長大了,于是她們就把小喜鵲放飛了,小喜鵲找到了媽媽,回到了自己的新家,心情多么高興呀!請你帶著這種喜悅的心情來讀讀第四段。(學生出聲自由讀課文)

四、體會小喜鵲對人的友好

師:小喜鵲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它忘記了郭奶奶一家人了嗎?

生:沒有

師:你們怎么知道的呀?同學們快來讀讀第五自然段。

1、〔出示課件〕

讀一讀,比一比,體會他們的不同。

①白天,小喜鵲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會飛到她們面前。

②白天,小喜鵲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會飛到她們面前,歡快地跳躍不止。

③白天,小喜鵲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會立即飛到她們面前,歡快地跳躍不止,像一個撒嬌的孩子。

2、讀讀這三個句子,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每一句都比前一句寫的具體,生動。)

3、你喜歡哪句話,為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感受小喜鵲與郭家母女的親密程度。)

提示:①抓詞體會。“立即”“跳躍不止”“撒嬌”

②抓句子體會。“歡快地跳躍不止”、“像一個撒嬌的孩子”

(方法:想象一下你躺在媽媽懷里撒嬌是個什么樣子呀?)

生:小喜鵲與郭奶奶一家相處的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樣。

師:你能讀讀第③句讓我們也體會一下小喜鵲與郭奶奶一家相處的好,就像一家人一樣嗎?

師:咱們同學也來感受一下,讀讀第③句。

師:文中還有沒有說小喜鵲與郭奶奶一家相處好的句子,誰來給我們說說?

生:郭奶奶的女兒上班時,小喜鵲會跟隨著她;郭奶奶的女兒下班回到家時,有時小喜鵲會在門口叫喳喳地迎接她。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聯系自身的實際談一談嗎?(比如:你上學的時候爸爸媽媽把你送到學校,放學時又把你接回家。)

生:小喜鵲和郭奶奶一家很親密。

師:你來給我們讀讀吧!

師:同學們也來讀讀體會一下他所說的。

師:還有沒有。

生:更有意思的是,一到晚上,小喜鵲就會回郭奶奶家過夜。

師:小喜鵲為什么會回郭奶奶家過夜呀?

生1:因為小喜鵲想要去陪伴郭奶奶。

生2:因為小喜鵲已把自己當成了郭奶奶的女兒了。

……

師:你真是擁有一顆童心的孩子,把小喜鵲當成人來看待了,賦予了它人的情感、說的真好!

4、同學們再來思考一下,小喜鵲為什么會與郭家母女相處的這么好,就像一家人一樣?(體會人對小喜鵲好,小喜鵲也會對人好,因為動物也是通人性的。)

5、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全文,看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郭家母女對小喜鵲的好,對小喜鵲的關愛?

①小喜鵲受傷了,郭奶奶把它救回家;②為小喜鵲買鳥籠,喂它小米和雞蛋;(師:這些是最有營養的東西呀,也許平時郭奶奶自己都不舍得吃,今天為了受傷的小喜鵲也拿出來了。)③大喜鵲在原來的那棵大樹上又造了一個新家。(師:同學們對這一條可能會提出疑問了,這句跟郭奶奶對小喜鵲的好沒關系呀?我們再仔細想一想,實際上有沒有關系,誰來給我們說說?生:有,郭奶奶如果對小喜鵲不好,大喜鵲就不會再在原來的地方做窩了。)④一看到郭家母女,就會飛到她們面前,跳躍不止;⑤郭奶奶的女兒上班,小喜鵲會跟隨著上班,下班會在門口迎接;(師:小喜鵲和郭家母女那么親密也從側面說明了郭家母女對小喜鵲的好。)⑥晚上在郭奶奶家過夜。(師:小喜鵲決得在郭奶奶家過夜安全,它才會回郭奶奶家過夜呢?如果郭奶奶對它不好,它也就不會回來了。)

五、總結全文

師:回到我們剛上課時提出的問題“小喜鵲為什么會有兩個家?”誰來說說?

師總結:就是因為郭家母女對小喜鵲的關愛,使得小喜鵲對郭奶奶一家產生了感情,才和郭奶奶一家相處的那么友好,小喜鵲才把郭奶奶的家也當成了自己的家。才使得它有了兩個家。從而在我們的面前展現出了一幅人、鳥共處的合協畫面。

七、寫作

在你們的身邊有沒有類似的現象,作為小學生的你應該怎樣去關愛它們呢?請你以《關愛__》為題,范圍:關愛他人、關愛集體、關愛動物、關愛社會、關愛世界、關愛自然等。展開思維的翅膀,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字數(300字左右)。

六、板書

11、小喜鵲的兩個家

關愛

郭奶奶一家小喜鵲一家

友好相處

板書:在教學中,我選擇了恰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句子訓練,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3.能說出紙的發明經過。

4.知道紙是怎么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術比中國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過程與方法

1.通讀課文,借助工具書預習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紙的發明的過程。

3.引導學生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紙是怎么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術比中國遲一千多年,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明過程。

教學難點

從紙的發明過程中,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和身為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遠古時代沒有紙。商朝時,人們將字刻在龜甲、獸骨之上,這就是最早的古文。周朝時,人們用竹簡(即竹片)、木簡、帛寫字著書。西漢時,勞動人民發明用絲絮造紙,后來用麻纖維造紙。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為原料造紙。從此,紙的產量大增。唐朝時,造紙術開始外傳朝鮮、日本和阿拉伯、歐洲等地。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借助工具書,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讀音和意義。

(1)確定生字部首,學習部首字法。

(2)以“豪”字為例講解部首查字法,學生跟著做。

要點:部首目錄→部首幾畫(部首)→檢字表→部首→數除部首外幾畫→找到相應字的頁碼→字典正文。

(3)口頭歸納: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圍查外面,獨體字查起筆。

2.對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偉”左窄右寬,右邊的“韋”第三畫是橫折鉤。

“冊”左右疏密宜均勻,“冊”的第一、三畫是豎撇。

“存“的第一筆和第三筆要寫得稍短點。

易錯提示:

“社”的部首為“礻”而不是“衤”。

3.多音字。

累léi:累贅lěi:積累lèi:勞累

鮮xiān:鮮明xiǎn:鮮為人知

4.理解下列詞語。

創造:發明、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事物。

(例句: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的歷史。)

鑄刻:在金屬上刻、鑄文字。

(例句: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被稱為金文。)

攜帶:隨身帶著。

(例句:圖書館禁止攜帶寵物進入。)

蠶繭:蠶吐絲結成的殼,橢圓形,蠶在里面變成蛹。

(例句:蠶繭是織造絲綢的原材料。)

篾席:竹篾編的席子。

(例句:夏天躺在篾席上很涼爽。)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講述了紙的發明過程。

2.在發明紙的過程中,先民們都做出了哪些嘗試?

明確:將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或者青銅器上--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將文字寫在帛上--麻紙的出現--蔡倫改進造紙術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掌握了部首查字法,并且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學們可以在課后,試著去查找我國四大發明的故事。在下一堂課的學習中,我們將重點講解課文內容,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手術偉大錄入手冊保存

約會經驗阿姨歐洲社會

2.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在掌握了部首查字法的基礎上,對課文中的生字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這一節課上,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本內容,進一步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在紙發明以前,人們是用什么記錄文字的?

2.我國最早的紙是什么做成的?

明確:是用麻做成的。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用麻來造紙,但是麻紙比較粗糙,不好書寫。

3.蔡倫對西漢時期的麻紙,進行了怎樣的改造?

明確:蔡倫吸收長期積累的經驗,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

4.為什么蔡倫改進的紙能夠被流傳下來?

明確:蔡倫改進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數人的需要。

5.課外拓展。

(1)蔡侯紙:蔡倫曾被封為“龍亭侯”,由他監制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2)四大發明: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悟?

明確:讀了這篇課文,我了解了紙的發明過程。在紙的發明創造中,我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明確:通過對紙的發明過程的描寫,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紙的發明

紙發明以前——甲骨、青銅

西漢時期——麻紙出現

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

后來——造紙術傳到了全世界,促進文化的發展

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身為中國人的自豪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6

一、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三、課前準備:

1、教師:生詞卡片、矛和盾的圖片、坦克的圖片。

2、學生:閱讀有關發明家的發明故事。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談話】

趣味數學題:

出示:橡皮+鉛筆=()電風扇+取暖器=()

電視+電話=()()+椅子=輪椅

同學們表現得很不錯!老師要獎勵大家聽一則寓言,準備好了嗎?《自相矛盾》

一、導入新課。

1.知道剛剛我們聽的寓言是叫什么名字嗎?

2.提到的兩種兵器是什么?出示矛和盾的圖片,請同學觀察圖上哪個是矛,哪個是盾?

3.指導書寫“矛”和“盾”(田字格書寫“矛”和“盾”。)

矛:矛字橫撇點橫鉤,豎鉤加撇把筆收,打仗用它來進攻,如果用盾是自衛。

盾:短撇長撇連十目,萬箭飛來能擋住。

4.“矛”和“盾”有什么作用?(板書:進攻、防守)

5.一個進攻,一個防守,有點兒冤家路窄、針鋒相對的感覺,如果把它們集合起來又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矛和盾的集合》。(田字格書寫“集”。)

二、學習字詞。

1.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隨文識字。

3、鞏固詞語。

4.認讀詞語。

⑴出示詞語,認讀:

自衛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進攻龐然大物大顯神威

⑵把詞語填進這段話中,指名讀。

比賽中,面對朋友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還是()。經過反復思考,發明家將矛的()和盾的()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這個()在戰場上(),德國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三、學習課文一二段。

1、打開課文,默讀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會看到一個令人緊張的畫面,千萬不要讓這個畫面在你眼前一晃而過,把它用波浪線畫下來。

⑴指名讀句子。

⑵誰都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什么感受?

⑶出示句子: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大家看這個“刺”字,“木字中間口不嚴,一把大刀立右邊;刺字見誰把誰戳,誰人見了都膽寒。”更何況這矛是怎樣刺來的?(指名讀。)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緊張啊!讀——一生讀。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么危急啊!讀——一生讀。

師:看到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拿出右手,放在胸前,你有什么感受!就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讀——

2、面對如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只能是——(學生:左抵右擋),知道什么是“左抵右擋”嗎?(生說。)

師:我這里就有一根鋒利的矛,拿出你的盾來,我可要刺過來了!

我的矛左刺——,右刺——,左刺——,左刺——,右刺——,上刺——;再上刺——;下刺——;左刺——,再左刺——;再左刺——;右刺——,下刺——……

你什么感覺?(難以招架。)

經過一場激戰,相信此刻你一定明白了“左抵右擋”?(上下左右全方位地保護自己。)

3、師:即便是這樣左抵右擋,發明家依然是難以招架,心中暗想:——

出示句子: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①自己讀讀這兩句話,不要放過每一個標點,你有什么發現?

②從這兩個感嘆號,你又讀出了發明家此刻怎樣的心情?誰來試著讀一讀?(生讀。)師:不夠急切,再讀!

③師引讀: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發明家左抵右擋,緊張極了,此刻他產生了一個萬分迫切的想法——(個別讀)

發明家難以招架,在這危急關頭,他在內心深處急切的呼喊——(個別讀)

生死攸關哪,發明家甚至想大聲呼喊——(齊讀)

讓我們一起幫著發明家喊出內心深處這萬分迫切的想法吧——(齊讀)

四、作業:抄寫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矛和盾的集合》的生字詞,下面老師這兒有一些字詞,你們能讀準字音嗎?個別認讀新詞語:

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衛進攻炮口坦克

戰場首次長處大顯神威亂成一團合二為一勝利者

2、指名復述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內容。

——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賽,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發明家的盾難以招架。發明家想要自己的盾象鐵屋子那么大。

隨機出示:

(1)、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二、學習課文三、四自然段。

1、師過渡:發明家的這個想法好嗎?妙嗎?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思考發明家又是怎么想的。給出提綱:

(1)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2)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發明家靈機一動,對了:_________________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2、組織交流:

師接(1)問:請大家看到第一句,發明家的這個辦法好嗎?怎么好呢?用書上一個詞來說,這就叫做——(自衛)

生接著說出這個辦法的缺陷:補充第二句:

(2)(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師:是啊,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于是他又產生了新的想法。

補充第三句話:

(3)、(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那這樣的方法好不好呢?——很好,既可自衛,又可進攻。

3、發明家先想到了自衛,又想到了進攻,他就是這樣經過深入的全面的思考后,有了這樣成熟的想法的。我們再把他思考的過程完整地說說吧。

(出示句式)

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時,他遇到了第一個問題:__。于是想到:__。可是,又出現了第二個問題:__。發明家靈機一動,對了,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__。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4小結:發明家就是這樣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這就叫做——矛和盾的集合。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坦克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集合優點的結果怎樣?課文中的哪個詞能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勾畫,交流。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顯神威”?

1、出示詞語:合二為一。齊讀。“一”指什么,“二”指什么?“合”又指什么?

再讀讀這個句子。

2、指導朗讀。讀好“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3、合二為一的坦克為什么會這么厲害?你能用上“因為------所以------”來說說嗎?

四、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師:是啊,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哪兒是用單獨的矛和盾作戰能比的呢!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句子,你能聯系課文,看著板書,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嗎?

2、句子中的“誰”指的是誰?換成它所指的那個事物來說說這個句子。

3、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這樣的勝利者?(比如鉛筆加橡皮就成了帶橡皮的鉛筆、輪子加椅子就成了輪椅……)

4、你想成為一個“勝利者”嗎?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勝利者呢?

五、升華理解,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上、生活中,象發明家那樣,多觀察、多思考,學習別人的優點,發明或改進更多的東西,早日邁入勝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7

《海底世界》

一、導入課題。

我們一進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誰能就這幅圖畫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圖)說說。

二、借助重點句,指導分段。

1、聽課文錄音,思:海底世界怎樣?劃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一句話。

2、幻燈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特產豐富。

3、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海底世界的?

4、結合“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嘗試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劃出這段中你認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點的兩個詞。

(2)創設情境。

學生當潛水員。

(3)在深海里發現什么?

出示句子朗讀:“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圍繞哪一句話寫?(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

(2)幻燈出示: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還好像在()。

(3)這些句子中用上許多疊詞,好好地讀一讀。

(4)創設情境。

聽海底動物的聲音(錄音)

(5)延伸說話(盡量用上疊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6)引讀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行進的時候……遇到危險……。

師:海底靜中有(聲音)有(動)。

(7)指導背誦(出示重點詞)

四、學習第二段。

1、快速閱讀4、5、6自然段,想想寫什么?

海底特產豐富。不但有(),有(),而且還有()。

2、再讀課文,準備說話。(抓住特點)

海底特產豐富。不但有()的動物,有()的植物,而且還有()的礦藏。

3、讀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參靠肌肉收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

師:寫海參什么特點?人哪幾個詞看出來?這幾個詞,我們可以讀得突出一點。

(2)放:“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學生自己練讀)

(3)練習讀寫“烏賊和章魚”的句子。

4、訓練:

(1)這一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練習:

校園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種多樣),有(),有(),還有()。最()的(),最()的()。

五、總結課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8

《小藍裙的故事》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借助批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變開始的道理,并善于從生活中去感受、發現美。

3、學習抓住關鍵詞語復述文章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2、繪聲繪色講故事。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故事)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你們都曾聽過哪些故事呢?今天,我們就自己來讀一個故事。師板書完課題,生齊讀。

2、看到了這個題目,你們會有哪些問題?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課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問題通過我們自己讀書就能解決,再看看我們在讀中又會產生哪些新問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識記字音、字形。

2、引入競賽機制,比一比哪個同學課文讀得最流利。

3、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課堂小結

由教師對本節課的學習作小結,布置預習內容。

四、布置作業

1、寫自己喜歡的字或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2、學會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3、體會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重點難點

繪聲繪色講故事。

教學過程

一、查檢復習

1、指名認讀生字。

2、朗讀課文。

二、精讀理解,繪聲繪色講故事

1、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抓住重點詞句的方法,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

比如“臟兮兮”“協調”“煥然一新”等詞語的意思,以及問題:“街道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大的變化?”、“小姑娘的藍裙子為什么引起這么大的變化呢?”

2、學生再讀課文,在文中去找出問題的答案。

3、學生匯報自己的體會。

4、都是小結:所有這一切的改變,只是因為大家的一認識:與美的事物不協調。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調一致的話,我們就能創造美,我們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導學生講故事。

(1)指導學生抓住三“不協調”和三“不對勁”來記住這個故事。

(2)指導學生在講故事時注意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做到繪聲繪色。

(3)學生小組內講故事,互相評議,比一比誰講得好。

(4)自愿者講給全班聽。

6、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三、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喚()兩()凍()

煥()倆()棟()

2、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我不小心把手劃破了。

手被我不小心劃破了。

(1)老師親自把一件禮物送給了小女孩。

(2)我和媽媽把家里收拾得煥然一新。

511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车测评网_网罗汽车评测资讯_汽车评测门户报道 | 铜镍-康铜-锰铜-电阻合金-NC003 - 杭州兴宇合金有限公司 | led全彩屏-室内|学校|展厅|p3|户外|会议室|圆柱|p2.5LED显示屏-LED显示屏价格-LED互动地砖屏_蕙宇屏科技 |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_烟气在线监测仪_扬尘检测仪_空气质量监测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液晶拼接屏厂家_拼接屏品牌_拼接屏价格_监控大屏—北京维康 | ETFE膜结构_PTFE膜结构_空间钢结构_膜结构_张拉膜_浙江萬豪空间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渣土车电机,太阳能跟踪器电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厂家-淄博传强电机 | 捆扎机_气动捆扎机_钢带捆扎机-沈阳海鹞气动钢带捆扎机公司 | 玻璃钢板-玻璃钢防腐瓦-玻璃钢材料-广东壹诺 | 泰兴市热钻机械有限公司-热熔钻孔机-数控热熔钻-热熔钻孔攻牙一体机 | 超声波清洗机_超声波清洗机设备_超声波清洗机厂家_鼎泰恒胜 | 珠海冷却塔降噪维修_冷却塔改造报价_凉水塔风机维修厂家- 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过滤器_自清洗过滤器_气体过滤器_苏州华凯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 消泡剂_水处理消泡剂_切削液消泡剂_涂料消泡剂_有机硅消泡剂_广州中万新材料生产厂家 | 步进驱动器「一体化」步进电机品牌厂家-一体式步进驱动 | 仓储货架_南京货架_钢制托盘_仓储笼_隔离网_环球零件盒_诺力液压车_货架-南京一品仓储设备制造公司 | 撕碎机_轮胎破碎机_粉碎机_回收生产线厂家_东莞华达机械有限公司 | 水冷式工业冷水机组_风冷式工业冷水机_水冷螺杆冷冻机组-深圳市普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球盟会·(中国)官方网站| 北京签证代办_签证办理_商务签证_旅游签证_寰球签证网 | 天津蒸汽/热水锅炉-电锅炉安装维修直销厂家-天津鑫淼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冲击式破碎机-冲击式制砂机-移动碎石机厂家_青州市富康机械有限公司 | 「安徽双凯」自动售货机-无人售货机-成人用品-自动饮料食品零食售货机 | 有机肥设备生产制造厂家,BB掺混肥搅拌机、复合肥设备生产线,有机肥料全部加工设备多少钱,对辊挤压造粒机,有机肥造粒设备 -- 郑州程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北京网站建设-企业网站建设-建站公司-做网站-北京良言多米网络公司 | 继电器模组-IO端子台-plc连接线-省配线模组厂家-世麦德 | 中视电广_短视频拍摄_短视频推广_短视频代运营_宣传片拍摄_影视广告制作_中视电广 | 欧盟ce检测认证_reach检测报告_第三方检测中心-深圳市威腾检验技术有限公司 | 中山市派格家具有限公司【官网】 | 全自动实验室洗瓶机,移液管|培养皿|进样瓶清洗机,清洗剂-广州摩特伟希尔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船用烟火信号弹-CCS防汛救生圈-船用救生抛绳器(海威救生设备) | TPE塑胶原料-PPA|杜邦pom工程塑料、PPSU|PCTG材料、PC/PBT价格-悦诚塑胶 | ISO9001认证咨询_iso9001企业认证代理机构_14001|18001|16949|50430认证-艾世欧认证网 | 溶氧传感器-pH传感器|哈美顿(hamilton) | 聚氨酯复合板保温板厂家_廊坊华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金属检测机_金属分离器_检针验针机_食品药品金属检探测仪器-广东善安科技 | 高铝轻质保温砖_刚玉莫来石砖厂家_轻质耐火砖价格 | 双相钢_双相不锈钢_双相钢圆钢棒_双相不锈钢报价「海新双相钢」 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_dxa骨密度仪_双能x线骨密度仪_品牌厂家【品源医疗】 | 商标转让-购买商标专业|放心的商标交易网-蜀易标商标网 | 浙江建筑资质代办_二级房建_市政_电力_安许_劳务资质办理公司 | 精密机械零件加工_CNC加工_精密加工_数控车床加工_精密机械加工_机械零部件加工厂 |